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弱势学生,他们因为体形特殊、身体素质差,害怕被嘲笑等原因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展开了针对提升弱势学生运动兴趣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走进弱势学生的心里,做他们的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做他们的镜子,使他们感受到关注;想他们所需,激发他们的练习激情;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助他们收获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得他们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希望通过家校合力,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共同感受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体育教学;弱势学生;教学方法;运动兴趣
体育弱势学生是指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由于他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不足,害怕失败被嘲笑等原因,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运动成绩较差。在体育课堂上,这些学生表现为缺乏运动兴趣、缺乏自信、缺乏运动技能学习的动力。导致他们不愿锻炼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运动能力差、疾病、怕被嘲笑等。针对这些原因,体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使这些孩子从主观上去喜欢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而改变“弱势”的现状,增强体质,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此,如何通过教学,激发这些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是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学生课堂表现归因分析
根据笔者在课堂观察和课后调查中发现,弱势学生由于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日常表现出喜静不喜动,缺乏成功的体验,无法感受运动的快乐,这些学生通常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方面,均与其他学生存在着差异。久而久之,造成其学习兴趣下降,缺乏学习动力,使运动能力停滞不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见表1)
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弱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运动激情,使得运动成绩落后,越落后越畏惧。教师唯有从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针对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真心和爱心,点燃其心中那份深藏的运动激情,让他们在多样化的运动体验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并逐步摆脱弱势群体,不断提升各项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弱势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
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针对弱势学生的特点,教师通过帮助、引导、激励等手段,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感受到运动技能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那份身心愉悅,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一)方法1:做弱势学生的朋友 ——帮其树立信心
自信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会伴有消极和抵触的情绪出现。缺乏自信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他们会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和运动,时常会因为不自信而轻易放弃,会因为缺乏信心而消极竞赛,会怕出丑而放弃展示机会。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运动积累,长时间难以体验到成就感所致。对于这些弱势学生,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需要更多关注之外,更多的是要经常给予正面、肯定、激励性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做他们贴心的朋友,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激发其运动兴趣,点燃其运动激情,并在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分层学习中,逐步建立自信。
案例1:弯道跑的动作方法
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弯道跑后,教师提出弯道跑时手臂怎么摆,身体向哪边倾斜的问题,大家都积极举手期待回答。有一位平时跑步常常落后的“麻杆”学生的手,犹豫地重复着举了又放动作。 教师看在眼里,面带微笑走到他身边,让他轻声说,他的回答答到了点子上。教师大声点了他的名,让他来回答问题,听到答案,同学们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老师带头鼓掌,在掌声中,他特别自豪地笑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信心满满,积极参与其中。当天的日记中,他将这件事记录下来,说:“本来,体育课上我都是默默无闻的,今天我终于也让大家为我鼓掌了,我觉得我也很棒的。”
教育需要发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弱势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适时加以引导与帮助,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逐步实现原有基础上提高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提问或者个别展示时,老师对这些学生的表现要了解或有预判,避免让他们难堪、“出洋相”,会使得他们更自信、更愿意展示、更信任老师。再结合课后与学生互动、贴心的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
(二)方法2:当弱势学生的镜子 ——使其感受关注
弱势学生通常体型偏小或偏大,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较弱。因此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有时甚至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渐渐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在课堂上表现出参与不积极,有明显抵触情绪。这些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除了激励、引导,尽可能帮助减少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受到同伴的嘲笑,利于其在活动中逐步感受自身的进步与成长,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案例2:后滚翻的动作方法
自主练习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因为身体肥胖的原因,一直不愿走到体操垫前去练习,看到她眼里的胆怯、犹豫,老师故意大声对其他同学说:“我这个胖子也来滚一滚。”老师走到体操垫前,装做很费力的样子用力一滚,身子歪到一边,重重地摔到垫子上。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些同学自告奋勇教老师滚翻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在他们齐心的“指导”下,老师很快将动作“学”得很漂亮了。这时再看那位女同学一脸的羡慕,见时机已到,老师走过去轻声对她说:“你来试试,我帮你,一定也行的。”她将信将疑,看到老师肯定的表情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体操垫前。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她终于能完成整个动作了,虽然动作不是很美,但老师和同学都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雀跃:“原来我也可以!我真的可以!” 学生多半是信任老师的,老师都“笨拙”得学不好动作,暂时落后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落后也是可以原谅的,同时,也会让他觉得老师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这种认知一方面让他有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他会更喜欢和信任老师。老师似乎成了学生的镜子,在镜子中他们看到自己能成为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三)方法3:想弱势学生的需要 —— 激其练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弱势的学生因为怕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等原因,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练习,造成一种越练不好越不想练的恶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重复乏味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练习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其参与热情。
案例3:快速跑的运用方法1
“贴膏药”游戏中,弱势学生参与性不高,怕被抓,又怕抓不到,跑动不积极,活动效率较低。教师发现问题后,设定了多种游戏规则,并常常改动规则。贴前面的方法:也就是贴的学生要贴到站立在圈上前一个同伴的前面,后一个同伴逃;贴后面的方法:贴在后一个同伴的背后,前一个同伴逃走;前面后面都可以贴,看怎样方便就怎么样贴,让学生有灵活机动选择的权力。或者干脆就圈上只站一层学生,单层站立,拍到圈上同学的背即可逃走,这样的好处是贴到的机会增加了,没有被“遗忘”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跑得慢、反应慢总是处于“抓人”的位置,可以变成听哨声交换角色,这样既锻炼了大家的反应能力,又提高了大家的兴趣。以上的方法玩多了興趣也不高了。变为两人抓两人逃。时常改变游戏规则,学生对游戏始终会有一种新鲜感,整个游戏气氛热烈,练习密度与趣味性增加,所有学生运动兴趣得到了激发,主动参与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情绪需要调动,激情需要点燃,弱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常喜欢封闭自己,不善与人交流,怕受到“伤害”,并以此来保护自己,获得安全感。这样的游戏,弱势学生很容易将自己“隐藏”,改变规则,让气氛热烈,也让他们无处可藏,也无需躲藏。当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时,一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喜欢用消极和抵触的情绪来表现。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整教学或组织方法,利用规则、方法的改变,让单一、枯燥的内容焕发新颜,给学生一种新奇感,以满足其好奇心,并通过情境、悬念的设置,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激发运动兴趣,获得身心的最大满足。
(四)方法4:定弱势学生能及之标准 ——助其收获成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统一目标、标准、方法,只会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弱的学生“吃不了”,也难以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根据学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非常必要,它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其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案例四:快速跑的运用方法2
在快速跑的教学比赛中,按学生奔跑能力将学生分为两组,将跑速快的学生的起点,设置在跑速慢的学生的起点之后若干米处(看两位同学的水平而定),终点同一。在比赛中,要求跑速慢的学生尽力保持这段差距,同时要求跑速快的学生尽力缩短这段差距,使双方学生都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胜利。比赛开始后,两组同学都奋力向前跑,快的同学想追上前面的同学,慢的同学努力向前跑,不让后面的同学追上。跑到终点,没有被追上的同学很是自得,觉得自己跑得很快,连班级里的跑步高手都追不上自己,感觉自己的速度突然间快了很多。当然,跑的快的孩子,在缩短与前面同学的距离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样的对垒中,教师期望达到的练习目的,在所有学生都奋力向前跑中达到了。在其他项目中可以做类似的评价目标的修改,比如投掷项目的投掷方式的多元选择,起投线的不同等等。
对于弱势学生而言,由于差异的存在,会出现努力了也难以达到目标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出学生练习缺乏兴趣的症结所在,并通过过程分层和结果分层等评价手段;通过目标、练习规则、活动方法等方面的改变,采用相应的激趣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和活动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从以生为本的视角,为学生设置一个努力了就能达到的目标,付出了就能达成的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弱势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能力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成效与建议
在笔者执教的小学四年级156名学生中,体型偏小或偏大、体质偏弱的学生占12%左右,达到18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中方法的改变,不断激发其运动兴趣,经过一学年实践研究,他们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参与度明显提升,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也有了提高,关键是他们现在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上学生常会喊“我来试一试”“这个我能行”。也有家长表示“我的孩子体质好了很多,感冒都少了”之类的。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体验成功的学习环境,让弱势的学生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建立自信,参与到课堂中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认可,共同享受学习和运动的快乐。同时,笔者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教师平时因为注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教学的完整性等,容易忽视这一群体。他们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对他们的“改造”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包容、理解以及更多切实的帮助。不仅在体育课中,而应与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2.体育教师能帮其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会推动弱势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坚持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我们要让体育课成为每一个孩子的运动乐园,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3.该方法适合于小学不同水平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弱势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心理表现不同,决定了教师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活动。只有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展示与表现的平台,让他们能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不断树立自信、激发运动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逐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方为促进体育弱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正道。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8).
[3]赵超君.学生差异的归类分析与体育教学应对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13(9)
[4]丹尼尔·高曼.情绪智力[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德胜小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弱势学生;教学方法;运动兴趣
体育弱势学生是指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由于他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不足,害怕失败被嘲笑等原因,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运动成绩较差。在体育课堂上,这些学生表现为缺乏运动兴趣、缺乏自信、缺乏运动技能学习的动力。导致他们不愿锻炼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运动能力差、疾病、怕被嘲笑等。针对这些原因,体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使这些孩子从主观上去喜欢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而改变“弱势”的现状,增强体质,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此,如何通过教学,激发这些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是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学生课堂表现归因分析
根据笔者在课堂观察和课后调查中发现,弱势学生由于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日常表现出喜静不喜动,缺乏成功的体验,无法感受运动的快乐,这些学生通常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方面,均与其他学生存在着差异。久而久之,造成其学习兴趣下降,缺乏学习动力,使运动能力停滞不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见表1)
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弱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运动激情,使得运动成绩落后,越落后越畏惧。教师唯有从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针对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真心和爱心,点燃其心中那份深藏的运动激情,让他们在多样化的运动体验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并逐步摆脱弱势群体,不断提升各项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弱势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
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针对弱势学生的特点,教师通过帮助、引导、激励等手段,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感受到运动技能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那份身心愉悅,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一)方法1:做弱势学生的朋友 ——帮其树立信心
自信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会伴有消极和抵触的情绪出现。缺乏自信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他们会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和运动,时常会因为不自信而轻易放弃,会因为缺乏信心而消极竞赛,会怕出丑而放弃展示机会。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运动积累,长时间难以体验到成就感所致。对于这些弱势学生,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需要更多关注之外,更多的是要经常给予正面、肯定、激励性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做他们贴心的朋友,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激发其运动兴趣,点燃其运动激情,并在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分层学习中,逐步建立自信。
案例1:弯道跑的动作方法
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弯道跑后,教师提出弯道跑时手臂怎么摆,身体向哪边倾斜的问题,大家都积极举手期待回答。有一位平时跑步常常落后的“麻杆”学生的手,犹豫地重复着举了又放动作。 教师看在眼里,面带微笑走到他身边,让他轻声说,他的回答答到了点子上。教师大声点了他的名,让他来回答问题,听到答案,同学们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老师带头鼓掌,在掌声中,他特别自豪地笑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信心满满,积极参与其中。当天的日记中,他将这件事记录下来,说:“本来,体育课上我都是默默无闻的,今天我终于也让大家为我鼓掌了,我觉得我也很棒的。”
教育需要发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弱势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适时加以引导与帮助,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逐步实现原有基础上提高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提问或者个别展示时,老师对这些学生的表现要了解或有预判,避免让他们难堪、“出洋相”,会使得他们更自信、更愿意展示、更信任老师。再结合课后与学生互动、贴心的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
(二)方法2:当弱势学生的镜子 ——使其感受关注
弱势学生通常体型偏小或偏大,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较弱。因此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有时甚至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渐渐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在课堂上表现出参与不积极,有明显抵触情绪。这些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除了激励、引导,尽可能帮助减少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受到同伴的嘲笑,利于其在活动中逐步感受自身的进步与成长,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案例2:后滚翻的动作方法
自主练习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因为身体肥胖的原因,一直不愿走到体操垫前去练习,看到她眼里的胆怯、犹豫,老师故意大声对其他同学说:“我这个胖子也来滚一滚。”老师走到体操垫前,装做很费力的样子用力一滚,身子歪到一边,重重地摔到垫子上。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些同学自告奋勇教老师滚翻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在他们齐心的“指导”下,老师很快将动作“学”得很漂亮了。这时再看那位女同学一脸的羡慕,见时机已到,老师走过去轻声对她说:“你来试试,我帮你,一定也行的。”她将信将疑,看到老师肯定的表情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体操垫前。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她终于能完成整个动作了,虽然动作不是很美,但老师和同学都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雀跃:“原来我也可以!我真的可以!” 学生多半是信任老师的,老师都“笨拙”得学不好动作,暂时落后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落后也是可以原谅的,同时,也会让他觉得老师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这种认知一方面让他有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他会更喜欢和信任老师。老师似乎成了学生的镜子,在镜子中他们看到自己能成为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三)方法3:想弱势学生的需要 —— 激其练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弱势的学生因为怕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等原因,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练习,造成一种越练不好越不想练的恶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重复乏味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练习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其参与热情。
案例3:快速跑的运用方法1
“贴膏药”游戏中,弱势学生参与性不高,怕被抓,又怕抓不到,跑动不积极,活动效率较低。教师发现问题后,设定了多种游戏规则,并常常改动规则。贴前面的方法:也就是贴的学生要贴到站立在圈上前一个同伴的前面,后一个同伴逃;贴后面的方法:贴在后一个同伴的背后,前一个同伴逃走;前面后面都可以贴,看怎样方便就怎么样贴,让学生有灵活机动选择的权力。或者干脆就圈上只站一层学生,单层站立,拍到圈上同学的背即可逃走,这样的好处是贴到的机会增加了,没有被“遗忘”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跑得慢、反应慢总是处于“抓人”的位置,可以变成听哨声交换角色,这样既锻炼了大家的反应能力,又提高了大家的兴趣。以上的方法玩多了興趣也不高了。变为两人抓两人逃。时常改变游戏规则,学生对游戏始终会有一种新鲜感,整个游戏气氛热烈,练习密度与趣味性增加,所有学生运动兴趣得到了激发,主动参与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情绪需要调动,激情需要点燃,弱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常喜欢封闭自己,不善与人交流,怕受到“伤害”,并以此来保护自己,获得安全感。这样的游戏,弱势学生很容易将自己“隐藏”,改变规则,让气氛热烈,也让他们无处可藏,也无需躲藏。当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时,一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喜欢用消极和抵触的情绪来表现。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整教学或组织方法,利用规则、方法的改变,让单一、枯燥的内容焕发新颜,给学生一种新奇感,以满足其好奇心,并通过情境、悬念的设置,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激发运动兴趣,获得身心的最大满足。
(四)方法4:定弱势学生能及之标准 ——助其收获成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统一目标、标准、方法,只会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弱的学生“吃不了”,也难以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根据学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非常必要,它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其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案例四:快速跑的运用方法2
在快速跑的教学比赛中,按学生奔跑能力将学生分为两组,将跑速快的学生的起点,设置在跑速慢的学生的起点之后若干米处(看两位同学的水平而定),终点同一。在比赛中,要求跑速慢的学生尽力保持这段差距,同时要求跑速快的学生尽力缩短这段差距,使双方学生都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胜利。比赛开始后,两组同学都奋力向前跑,快的同学想追上前面的同学,慢的同学努力向前跑,不让后面的同学追上。跑到终点,没有被追上的同学很是自得,觉得自己跑得很快,连班级里的跑步高手都追不上自己,感觉自己的速度突然间快了很多。当然,跑的快的孩子,在缩短与前面同学的距离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样的对垒中,教师期望达到的练习目的,在所有学生都奋力向前跑中达到了。在其他项目中可以做类似的评价目标的修改,比如投掷项目的投掷方式的多元选择,起投线的不同等等。
对于弱势学生而言,由于差异的存在,会出现努力了也难以达到目标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出学生练习缺乏兴趣的症结所在,并通过过程分层和结果分层等评价手段;通过目标、练习规则、活动方法等方面的改变,采用相应的激趣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和活动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从以生为本的视角,为学生设置一个努力了就能达到的目标,付出了就能达成的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弱势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能力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成效与建议
在笔者执教的小学四年级156名学生中,体型偏小或偏大、体质偏弱的学生占12%左右,达到18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中方法的改变,不断激发其运动兴趣,经过一学年实践研究,他们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参与度明显提升,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也有了提高,关键是他们现在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上学生常会喊“我来试一试”“这个我能行”。也有家长表示“我的孩子体质好了很多,感冒都少了”之类的。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体验成功的学习环境,让弱势的学生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建立自信,参与到课堂中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认可,共同享受学习和运动的快乐。同时,笔者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教师平时因为注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教学的完整性等,容易忽视这一群体。他们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对他们的“改造”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包容、理解以及更多切实的帮助。不仅在体育课中,而应与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2.体育教师能帮其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会推动弱势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坚持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我们要让体育课成为每一个孩子的运动乐园,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3.该方法适合于小学不同水平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弱势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心理表现不同,决定了教师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活动。只有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展示与表现的平台,让他们能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不断树立自信、激发运动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逐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方为促进体育弱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正道。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8).
[3]赵超君.学生差异的归类分析与体育教学应对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13(9)
[4]丹尼尔·高曼.情绪智力[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德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