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政治必将越来越从属于经济。经济手段最终会战胜政治手段。
德国19世纪社会学家拉采尔(1844-1904)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地理学》一书,用生存空间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斗争和国家疆域的变迁,至今仍被西方学者视为地缘政治学的经典著作。他在《人类地理学》中,除首次提出“生存空间”概念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的斗争。
拉采尔认为,人类谋取社会财富的手段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经济手段,二是政治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是生产和交换,政治手段的本质是“劫掠”,主要通过武力和武力为基础的权力。人类社会以往的历史,可以归结为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斗争的历史,总的趋势是政治服从经济,经济手段将逐步取代政治手段。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发展,再次印证了拉采尔的这一洞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应时而生,并历史性地取代了七国集团(G7),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当时,G20各主要成员国决定摒弃前嫌,同舟共济,共度时艰,联手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和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在促进全球贸易问题上,G20多数成员国也基本上形成共识,明确表示抵制保护主义。这种难得一见的合作精神,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世界经济已不复两年前之旧貌。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印、俄、巴等新兴大国,经济形势明显看好,增长势头强劲,国际收支和财政状况也相对较好。相形之下,发达国家经济整体上依然复苏乏力,美国国际收支继续恶化,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欧元区各国普遍陷入财政危机,一些国家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形势决定任务。各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和面临的形势不同,所关注的议题势必各异。在世界政治经济议程中,G20成員国间明显出现了分化的倾向,目前主要表现在两条战线上,一是国际贸易领域,二是货币和金融领域。
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过去几个月来,由于各国在经常账户和汇率方面的争执,保护主义压力明显加剧,世界贸易已受到影响。报告提请G20领导人,应防止各国间因激烈的贸易摩擦而导致全面的“贸易战”。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不久前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建议世界各国考虑用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制,或者重新采用金本位制,来取代目前的美元体制,作为世界经济组织最高领导人和美国前高官,佐利克的这项建议出人意料,真正意图令人难以揣测。但此事也足以说明,目前在国际货币和金融领域,思想和现实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存在。过去几年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例持续增多。美国去年9月对中国产的汽车轮胎征收25%至35%的“惩罚性关税”。随后,美国又对中国的钢绞线、钢格栅板和铜版纸等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今年10月,美国又声称“应美国钢铁工人工会的要求”,对中国产的特殊铝制品征收59.31%“惩罚性关税”,以保护美国国内的金属工业。此外,美国还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减少贸易顺差,将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控制在可持续的水平”。
保护主义的实质是“以邻为壑”,为求自保,把“祸水”引向他国。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都与一国国内政治经济局势息息相关。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复苏无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引起民众不满。为减轻国内政治压力,美国政府试图以“攘外”“安内”,把责任归咎于他国。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属于传统形式的保护主义。这种保护主义简单便利,政治色彩明显,多属小范围的摩擦,通常可以控制,不会轻易导致两国间的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密切相关。随着国际分工和相互投资,各国间正在形成一种相互依赖、深层互动的新型关系。世界各国彼此取长补短,势必会出现贸易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结果,要求完全消除,显然有悖于常理。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制度和框架下,对他国产品动辄征收“惩罚性关税”。也往往违反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容易招致他国的反制和报复措施。从长远来看,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逐渐退出现代经济。
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更为迅猛,正在取代商品贸易,成为世界各国间第一重要的联系纽带。世界经济之所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原因也正在于此。在金融领域,同样也存在着保护主义。美国日前推出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滥发纸币,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意在防止本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并期望这些资金进入实际经济部门,起到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及提高消费的作用。但此举促使美元币值走低,加剧了全球流动资金泛滥。各新兴市场国家被迫采取各种手段,遏止国际游资的流入。此外,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多以美元定价,美元币值走低,使得国际市场上黄金、石油、铜、铅等商品价格急升,加大了各国的通胀压力,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困难。
美国这种金融保护主义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界各国的严厉抨击和“围剿”。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横滨峰会,经过激烈的争执辩论,世界各主要国家最后还是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反对保护主义,不再增加保护主义的措施。这是世界经济的胜利,分化的世界政治服从了一体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整个人类历史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复杂之极的动态系统,各国都如同在同一楼梯的不同台阶上,必须顺着潮流向上方前行。尽管各国间时常有冲突和矛盾,但大方向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现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政治必将越来越从属于经济,经济手段最终会战胜政治手段。
德国19世纪社会学家拉采尔(1844-1904)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地理学》一书,用生存空间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斗争和国家疆域的变迁,至今仍被西方学者视为地缘政治学的经典著作。他在《人类地理学》中,除首次提出“生存空间”概念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的斗争。
拉采尔认为,人类谋取社会财富的手段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经济手段,二是政治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是生产和交换,政治手段的本质是“劫掠”,主要通过武力和武力为基础的权力。人类社会以往的历史,可以归结为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斗争的历史,总的趋势是政治服从经济,经济手段将逐步取代政治手段。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发展,再次印证了拉采尔的这一洞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应时而生,并历史性地取代了七国集团(G7),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当时,G20各主要成员国决定摒弃前嫌,同舟共济,共度时艰,联手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和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在促进全球贸易问题上,G20多数成员国也基本上形成共识,明确表示抵制保护主义。这种难得一见的合作精神,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世界经济已不复两年前之旧貌。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印、俄、巴等新兴大国,经济形势明显看好,增长势头强劲,国际收支和财政状况也相对较好。相形之下,发达国家经济整体上依然复苏乏力,美国国际收支继续恶化,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欧元区各国普遍陷入财政危机,一些国家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形势决定任务。各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和面临的形势不同,所关注的议题势必各异。在世界政治经济议程中,G20成員国间明显出现了分化的倾向,目前主要表现在两条战线上,一是国际贸易领域,二是货币和金融领域。
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过去几个月来,由于各国在经常账户和汇率方面的争执,保护主义压力明显加剧,世界贸易已受到影响。报告提请G20领导人,应防止各国间因激烈的贸易摩擦而导致全面的“贸易战”。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不久前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建议世界各国考虑用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制,或者重新采用金本位制,来取代目前的美元体制,作为世界经济组织最高领导人和美国前高官,佐利克的这项建议出人意料,真正意图令人难以揣测。但此事也足以说明,目前在国际货币和金融领域,思想和现实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存在。过去几年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例持续增多。美国去年9月对中国产的汽车轮胎征收25%至35%的“惩罚性关税”。随后,美国又对中国的钢绞线、钢格栅板和铜版纸等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今年10月,美国又声称“应美国钢铁工人工会的要求”,对中国产的特殊铝制品征收59.31%“惩罚性关税”,以保护美国国内的金属工业。此外,美国还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减少贸易顺差,将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控制在可持续的水平”。
保护主义的实质是“以邻为壑”,为求自保,把“祸水”引向他国。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都与一国国内政治经济局势息息相关。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复苏无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引起民众不满。为减轻国内政治压力,美国政府试图以“攘外”“安内”,把责任归咎于他国。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属于传统形式的保护主义。这种保护主义简单便利,政治色彩明显,多属小范围的摩擦,通常可以控制,不会轻易导致两国间的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密切相关。随着国际分工和相互投资,各国间正在形成一种相互依赖、深层互动的新型关系。世界各国彼此取长补短,势必会出现贸易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结果,要求完全消除,显然有悖于常理。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制度和框架下,对他国产品动辄征收“惩罚性关税”。也往往违反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容易招致他国的反制和报复措施。从长远来看,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逐渐退出现代经济。
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更为迅猛,正在取代商品贸易,成为世界各国间第一重要的联系纽带。世界经济之所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原因也正在于此。在金融领域,同样也存在着保护主义。美国日前推出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滥发纸币,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意在防止本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并期望这些资金进入实际经济部门,起到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及提高消费的作用。但此举促使美元币值走低,加剧了全球流动资金泛滥。各新兴市场国家被迫采取各种手段,遏止国际游资的流入。此外,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多以美元定价,美元币值走低,使得国际市场上黄金、石油、铜、铅等商品价格急升,加大了各国的通胀压力,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困难。
美国这种金融保护主义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界各国的严厉抨击和“围剿”。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横滨峰会,经过激烈的争执辩论,世界各主要国家最后还是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反对保护主义,不再增加保护主义的措施。这是世界经济的胜利,分化的世界政治服从了一体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整个人类历史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复杂之极的动态系统,各国都如同在同一楼梯的不同台阶上,必须顺着潮流向上方前行。尽管各国间时常有冲突和矛盾,但大方向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现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政治必将越来越从属于经济,经济手段最终会战胜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