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成长的奠基时期。学生在小学阶段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天职,也是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功课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数学习惯成绩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不大,但经常会在中高年级学段出现同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落差很大的情况。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数学学习习惯。经过观察,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到了中高年级,甚至连刚入学就应该慢慢学会的记作业能力都没有,不是记错,就是记不全面。有的上课易分神,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还有的写作业时小动作多,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诸多不良学习导致成绩的巨大差别。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自小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差异会更为显著。在教学中,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与发展。
一、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等原因,一、二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0~20分钟。不是东边几个小家伙在做小动作,就是西边几个小淘气为鸡毛蒜皮的事争论。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众多执教低年级课程的老师很是无奈,普遍都有一种在唱独角戏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制定了“课堂三步走”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培养目标。
课前第一步:
每节课预备铃一响,所有学生立刻进入课堂,由当天值日小班长,带领全体学生进入课前预热状态。预热方式有多种:可以全体同学齐读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古诗、儿歌,如《一去二三里》;可以轮流讲一些短小的数学小故事、趣味性的数学题或脑筋急转弯;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动画形式的课堂教学内容;等等。这些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课前预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兴趣盎然,而且也使他们注意力得以集中。
课中第二步:
因为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特别有限,所以老师们在充分准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尽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让他们学得快乐,主动去学。但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如果老师在执教时感觉到孩子们身心已经渐渐疲惫、注意力分散了,可以尝试停止教学,和学生们互动一下。如借鉴《大风车》节目里的“跟我学做动物操”,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解除疲乏、娱乐心情,也用最快的方式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课后第三步:
经过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学生们不少都已经身心疲惫了,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一听到下课铃声,不等老师说下课就立即飞奔出教室。很多时候,在一节课还剩下10多分钟的时候,学生们就已经心不在焉了。这时可尝试用竞争、比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加以语言的激励。为此,笔者还设计制作了“今天我最棒”的挂牌,在临下课时颁发给本节课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学生,并为其拍照,将其照片上传到本班QQ群中,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成功与喜悦。有的家长还特意到打印店将孩子的照片打印、留存。
当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老师也应如曾子一样“一日三省吾身”,做到“三省”。一省:这节课的内容、方法、辅助方式是否足够地吸引学生;二省: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三省:语言是否足够清晰、生动,行为有没有亲和力。由此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二、认真写作业习惯的养成
做作业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可能是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最大的改变。上学就意味着天天都会有不同的作业,或书面,或口头。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初表现形式。笔者在首次家长会上就对如何按质按量地完成数学作业对学生和家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书写要规范,要有日期、页数、题号。这样便于今后的复习巩固,即使有错误也能迅速地找出原题在课本或其他资料的具体位置。
(2)要独立完成。自己将写作业时的工具准备好,并且根据作业量设定好时间,按时独立完成。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意识到,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应该是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的一项任务,家长无须陪同、逐题批阅辅导。
(3)态度要端正,写作业时要做到完整、及时、整洁、细心。每天的作业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不能拖拉,并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4)检验并纠错。做完作业以后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不能写完作业就指望着家长检查、等着订正。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在老师批阅过后,要将所有错题集中抄在“订正本”上改正过来。“订正本”将成为学生们日后复习的主要依据之一,因为这些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可以有的放矢地复习。这一习惯如果在一年级刚入學开始做作业时就形成,学生将受益终生。
基于低学段学生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这些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依靠家长的协助。所以笔者充分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或者任何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不停地强调这些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如家校通、班级QQ群、家校联系卡等,与家长进行一些思想、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从而达到家校教育的统一。
总之,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怀着一颗“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摒弃“成绩唯一,其他放任”的错误理念,在小学阶段紧密合作、无缝对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忠魁主编.走进孩子内心深处[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
[3]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黄大灿
关键词:数学习惯成绩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不大,但经常会在中高年级学段出现同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落差很大的情况。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数学学习习惯。经过观察,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到了中高年级,甚至连刚入学就应该慢慢学会的记作业能力都没有,不是记错,就是记不全面。有的上课易分神,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还有的写作业时小动作多,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诸多不良学习导致成绩的巨大差别。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自小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差异会更为显著。在教学中,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与发展。
一、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等原因,一、二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0~20分钟。不是东边几个小家伙在做小动作,就是西边几个小淘气为鸡毛蒜皮的事争论。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众多执教低年级课程的老师很是无奈,普遍都有一种在唱独角戏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制定了“课堂三步走”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培养目标。
课前第一步:
每节课预备铃一响,所有学生立刻进入课堂,由当天值日小班长,带领全体学生进入课前预热状态。预热方式有多种:可以全体同学齐读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古诗、儿歌,如《一去二三里》;可以轮流讲一些短小的数学小故事、趣味性的数学题或脑筋急转弯;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动画形式的课堂教学内容;等等。这些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课前预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兴趣盎然,而且也使他们注意力得以集中。
课中第二步:
因为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特别有限,所以老师们在充分准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尽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让他们学得快乐,主动去学。但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如果老师在执教时感觉到孩子们身心已经渐渐疲惫、注意力分散了,可以尝试停止教学,和学生们互动一下。如借鉴《大风车》节目里的“跟我学做动物操”,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解除疲乏、娱乐心情,也用最快的方式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课后第三步:
经过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学生们不少都已经身心疲惫了,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一听到下课铃声,不等老师说下课就立即飞奔出教室。很多时候,在一节课还剩下10多分钟的时候,学生们就已经心不在焉了。这时可尝试用竞争、比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加以语言的激励。为此,笔者还设计制作了“今天我最棒”的挂牌,在临下课时颁发给本节课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学生,并为其拍照,将其照片上传到本班QQ群中,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成功与喜悦。有的家长还特意到打印店将孩子的照片打印、留存。
当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老师也应如曾子一样“一日三省吾身”,做到“三省”。一省:这节课的内容、方法、辅助方式是否足够地吸引学生;二省: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三省:语言是否足够清晰、生动,行为有没有亲和力。由此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二、认真写作业习惯的养成
做作业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可能是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最大的改变。上学就意味着天天都会有不同的作业,或书面,或口头。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初表现形式。笔者在首次家长会上就对如何按质按量地完成数学作业对学生和家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书写要规范,要有日期、页数、题号。这样便于今后的复习巩固,即使有错误也能迅速地找出原题在课本或其他资料的具体位置。
(2)要独立完成。自己将写作业时的工具准备好,并且根据作业量设定好时间,按时独立完成。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意识到,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应该是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的一项任务,家长无须陪同、逐题批阅辅导。
(3)态度要端正,写作业时要做到完整、及时、整洁、细心。每天的作业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不能拖拉,并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4)检验并纠错。做完作业以后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不能写完作业就指望着家长检查、等着订正。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在老师批阅过后,要将所有错题集中抄在“订正本”上改正过来。“订正本”将成为学生们日后复习的主要依据之一,因为这些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可以有的放矢地复习。这一习惯如果在一年级刚入學开始做作业时就形成,学生将受益终生。
基于低学段学生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这些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依靠家长的协助。所以笔者充分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或者任何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不停地强调这些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如家校通、班级QQ群、家校联系卡等,与家长进行一些思想、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从而达到家校教育的统一。
总之,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怀着一颗“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摒弃“成绩唯一,其他放任”的错误理念,在小学阶段紧密合作、无缝对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忠魁主编.走进孩子内心深处[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
[3]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