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途径的创新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至關重要。随着党内法规越来健全,高校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需要,也是我党依法治国的需要。我们要在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党内法规教育的模式、途径和形式,让党内法规教育成为常态化、机制化、微型化。
  关键词:新媒体;党内法规;教育途径;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党内法规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党内法规教育更应该乘势而上,主动适应变化,“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因此,新媒体是高校党内法规教育形式的必然选择。
  二、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的模式的特点
  (一)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在新媒高度融合的时代下,当代大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可选择的途径愈来愈多。如微博、QQ、微信、短视频(如抖音)等新媒体载体。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以往的“填鸭式”“说教式”等教育模式在新媒体语境下,受到了极大冲击。将僵硬、刻板的党内法规以师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且融合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的教育形式,以“点对点”的话语传播方式传递给广大师生,成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具有多维交互的特点
  新媒体多维交互的特点不仅体现在新媒体载体本身具有多维交互性,也体现在直接使用新媒体的用户主体上。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交互形式流转或传播。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当注重新媒体教育多维交互的这一特点,将党内法规教育的内容以多种载体与用户形成有机联动,以多维交互的模式传递给师生,以达到良好的高校党内法规教育效果。
  (三)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具有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的特点
  通过新媒体交互平台高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到党内法规教育。要积极鼓励师生用新媒体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党内法规教育内容的制作中来,例如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视频等,结合线下师生党员学习教育相结合,多层面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的教育模式共同推动高校党内法规教育。
  三、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途径创新
  结合新媒体,创新高校党内法规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具体来说:
  (一)借助新媒体时代下社交媒体推动党内法规教育的开展
  伴随着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高校党内法规教育的方法创新要充分重视对各种社交媒体的运用。如针对广大团学干部、积极分子、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建立的QQ群、微信群,并在二级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中开辟“微党课”“警示录”等教育专栏,使得党建信息、党员教育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化、微型化。
  (二)提高党务工作者综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微媒体”已经深度融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式、新特点。[2]这就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不断提高新媒体综合运用的技术和能力,善于运用图文并茂以及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活泼、亲民、通俗易懂的视听内容,演绎严肃的党课教育主题内容。
  (三)注重新媒体时代下党内法规教育内容和资源的整合,实现协调运作
  新媒体党内法规的教育和宣传可以针对党内法规教育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并借助新媒体这个工具将党内法规立体化、图像化,讲好党内法规,让党员明确界限,让想加入党组织的教师和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高校党内法规教育的实效。
  (四)注重新媒体时代下党内法规教育平台和整体的整合,实现协调运作
  高校内部各个组织的新媒体平台从管理层面来说,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重合的现象,从整体内容层面来说,还缺乏协调性、统一性。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在党内法规教育模式创新中重视学校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加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实现协调运作,以促进高校党内法规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快速融合时代,高校必须加强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 创新党内法规教育的模式、途径和形式,让党内法规教育成为常态化、机制化、微型化,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而推动依法治国不断纵向发展,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蒋广学,王志杰,张勇.论全环境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8(5):87-89,96.
  [2]杨洪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4):8.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党内法规教育途径的创新研究(批准文号:GXDJ2019B251)
  作者简介:李波(1979.0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与法制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以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在地热勘查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热勘查工作变得更加简易和高效。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地热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以及其优势做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一些应用上的建议。  关键词: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热勘查;应用分析  引言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各个工程建设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利用先进的
期刊
摘要:地下储气库大吞大吐的生产特点出易造成储层出砂,通过模拟注采气条件,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开展出砂实验研究,确定合理的注采气生产压差和流速。为优化储气库单井注采配产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储气库注采井最大调峰能力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出砂实验;出砂机理;储气库  一、岩心出砂实验的必要性  储气库注采安全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注采井失效、损坏的风险,还包括地层出砂的风险。尤其是储气库井需要注气、采
期刊
摘要:科技飞速进步,随之产生了许多新型的测量技术,这些高科技普遍应用于测绘项目。新技术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也极大地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建筑工程中,前期的工程测绘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工程测绘能够帮助建筑在后期施工中避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熟悉工程地形,帮助提升建筑整体质量。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一、工程测量的作用  所谓过程测量,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物的地理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岩土工程的不断增多,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更多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加强多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完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制度。  关键词:岩土;技术;难点  1在岩土工程进行中技术上出现的问题  1.1对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岩土工程施工时,环境问题不仅会在一定程度内影响岩土结构,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工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经济建设不断纵深发展,涉及到的测绘地区面积越来越大,施工地点越来越宽泛,各种地质形态的测绘工作迫切要求技术升级革新,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测量工作的便利性、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应用及流程,以供参阅。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绘技术;应用;流程  测绘工程测量中若引入测绘新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其测量工作落实中,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测绘工程测量效
期刊
摘要:要想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城市化的建设,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可以提升施工的速度,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就会降低整个地基的稳定性和施工的标准,这也就会导致房屋整体的质量下降。尤其是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时候,高层建筑物的出现,这给软土地基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软土地基的质量与房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房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提升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房屋工程软土地基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诸多新形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佛同城的大学生为例,分析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和存在问题,探寻高校党建工作焕发新活力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党建;创新  一、引言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曾在第三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
期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之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总体规划,很多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新时期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落实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精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持之以恒的探索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对如何用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探讨与思考。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
期刊
摘要: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是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政治文化的体现。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们的重要路径。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应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性,综合分析社会、学校、个人心理因素等多重影响,采取全面科学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课堂教学、现实生活引导等方面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意识;政治;大学生  2016年,党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在原本人口基数就很大的情况下,现有的人口数量仍然在持续上涨,这就导致我国当前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土地资源匮乏问题,特别是可以有效支配使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不仅如此,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致使土地资源在建筑基础设施上的比例日益增加,这使得本就严重的土地资源匮乏问题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对土地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以此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