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真题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一次次让水是善,《明天不封阳台》中“我”为了鸽子不封阳台是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是善……(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
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润泽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以“善,润了年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中考佳作
善,润了年华
江苏南通一考生
升入初三,我和亮、明三人因为身高,座位被安排在教室靠后门的西南角。
这个小天地仅有3平米吧,看似逼仄,却是夏有凉风、冬有阳光的“宝地”。特别是无风的冬日,门打开,阳光便哗地洒满一地,和善地传递着暖意和问候。
也有同学戏称这个角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闹市”。原来靠着我们仨的后门天天有人过,咯吱咯吱的响声不绝于耳。当刺耳之声响起,靠门最近的亮会皱着忧郁的眉毛。然而,当“阿亮,求你了,做一回好事……”之声传来,亮还是会紧紧按住门框尽量降低噪音分贝,迎来对方的一个“感恩”鬼脸。我曾向亮建议:“太折磨人了,封门吧!”哪知亮一脸严肃,竟然闭眼合十,喃喃道:“善哉,善哉……与人方便嘛。断人之路,可是不善之举呀!”于是,教室后门的“特别通道”就从未封过,融入了和善之心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我班女生多于男生,个子偏高的我们仨成了“主要劳力”。时不时会有前方女生的呼唤声传来:“‘姚明’,可以换水啦!”“字都写到顶上啦,‘姚明’,帮个忙,擦黑板!”“阿波,投影仪不好用了,怎么回事呢?”随着一声“来啦”,我们仨中的一个会起身,穿过窄窄的过道去做“善事”。明个儿最高,“善事”做得最多,终于获得“乐善好做”的“美名”。每当个儿矮的女同学调侃时,他也会“回敬”两句:“我也是个儿高惹的祸……不能‘乐善好施’,就只能‘乐善好做’啦……”说着,明居然学着阿亮做起双手合十来,引得众女生笑得前俯后仰……此时的阳光,与洋溢着和乐之善的笑声交融在一起,自然格外明亮。
一天午休,一只麻雀“嗖”地一声误入后门缝隙,一番乱撞后掉在电扇叶子板上,缩着身子,小脑袋转动着,怯怯地张望。“快抓俘虏!”“抓活的,养起来!”教室里尽是起哄声。我见情势不妙,赶紧呼叫教室外的亮与明:“快来,要出‘命案’啦!”还是“姚明”厉害,他跳上课桌,屏住气,两手缓缓向上……此时,竟是我双手合十,喃喃有词:“大慈大悲,救鸟一命,胜似,胜似……”哄笑声里,我接过“姚明”双手捧着的小生命,疾步走到后门口,在门缝里松开了手……同学们顿时寂静下来,是失落,还是忏悔?经历一回生死劫的麻雀,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善,自由地飞进阳光……
在这一年里,我们仨因善结缘,因缘行善,善润你我。携带润泽了年华的善,我们迎接新的年华……
题型透视
这是一道“导语+要求”式的作文题目。导语亲切诗性,指向多样。由教材引入核心词语,更接地气,便于考生开阔思路,尽快入题。
题目中的“善”体现着精神品质的丰富内容,善言、善心、善行,关爱温情,呵护生命,慈祥仁厚,乐于助人,解开心结,无私付出……都可以是“善”。“润”字在题目中作为“谓语”,在导语中用“涵养”“华育”“滋润”加以诠释,写作时,要尽力表现为“自然而不刻意”“温和而不狂暴”“出自真心而不另有所谋”,“润”的含义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年华”就是考生所处的青少年时代,也可以指青春时光。“年华”是“善”的对象,“润年华”可以理解为“(善心善为)滋润涵养了青春年华,让青春更加美好”。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语言富有意蕴,富于诗意。注重叙议结合,设计好言简意赅的点睛之笔,来强化文章的文学色彩。如果写议论文,可以扣住“上善若水”,围绕水的滋润万物、包容接纳等特性,举出人类社会中的典型例子,论及当代生活滋润年华之“善”及其价值意义。
思路点拨
1.写一人一事的记叙文,展示这个人以善行“润”“我”的过程,由叙及议,抒写感悟。
2.写童话故事,让小兔子、小鸟等演绎人类呵护大自然、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情举动。
3.写叙事散文,由“善”字串联出“善语”“善行”“善心”等诸多方面,一一展开。
4.写议论文,论述“善”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让人间变得美好。
特色拓展
《善,润了年华》围绕“善,润了年华”这条线索,记述了“我”和亮、明三人为了同学行走方便不封后门、帮助女生做事、救一只麻雀的几件事。通过这些“善行”,展现了青春年华的美好。文章线索明晰,一线贯穿,结构严谨,主题突出。那么,写作中怎样设计线索呢?
1.以人物为眼线,连缀故事环节。如《孔乙己》一文以“我”(线索人物)——咸亨酒店“小伙计”的眼光来叙述孔乙己的惨淡一生。以“我”为线索的文章,要以“我”的视角展开,以“我”的观察为眼线。以人物为线索的作品真实感较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般来说,线索人物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而不作为文章的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的身份出现。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就是这种人物。
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在文章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这一事物为线索组织全文的。文章按照“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的顺序串联事件,一一写来,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3.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在文章中,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故事情节也不断向前推进。直到最后狗的主人身份確定,中心事件——断案“圆满”结束,小说也发展到了结局。 4.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 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文章开始写“我”不大喜欢蜜蜂,吃到“荔枝蜜”后,感情发生变化,听到养蜂员介绍蜜蜂酿蜜的情况,产生敬意,最后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最后由蜜蜂自然引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吗?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展开的。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写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是明线;另一条是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是暗线。两条线索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再如《智取生辰纲》一文,杨志等人“智送生辰纲”而丢失了生辰纲是明线;吴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 是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会更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深度评析
这篇中考作文,选材于现实生活,从初三的亲身经历说开去,细节突出,语言风趣,角度多样,主题突出,被评为满分作文。具体点评如下:
一、选材生活,叙述细致
文章取材于初三生活,真实新鲜而生动,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三个人物、三件小事,“善”字串联,一线贯之。全文围绕“我”和亮、明在初三的生活而展开,三件小事均以班级教室为背景,每件小事叙述的要素都一应俱全:亮忍受刺耳的开门声为同学开方便之门,开设“特别通道”;班级女同学求助时,明“乐善好做”,巧妙回应;经历生死劫的麻雀在我们的“善行”中飞进阳光。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很难叙述得如此细腻。
二、角度多样,形象感人
如果我们就是把目光投射到学校生活中师生间在学习上的互帮互助,那就很难感动读者了。考生没有沿袭传统模式,而是采取多样的角度,展示不同场合的同学形象与自我形象,使得材料新鲜而形象感人。文中既有我们三名同学的“善心”“善语”,又有同学间的“善行”“善为”。“善”之所指,“润”之所向,既有同班同学,也有动物生命;既有乐于助人的表现,又有爱护鸟类的行为,形象感人至深。
三、善用细节,主旨突出
文中三写阳光,借物抒情自然:亮与人方便,教室后门的“特别通道”融入了和善之心的阳光;明“乐善好做”,巧妙的回敬引得女生笑得前仰后合,这时的阳光与笑声交融;“我”放飞小鸟时,小鸟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飞进阳光……三次借物抒写向善之情,自然巧妙。三写“合十”,语言风趣幽默:亮不愿断人之路,双手合十,大念“善哉”;明“回敬”女生的调侃,双手合十;“我”面对飞到教室里的小鸟,双手合十频念“大慈大悲”……每一个“双手合十”的细节,都是“善”的表现,都在突出主旨。结尾扣题,由初三这一年的“润泽了年华的善”推广至“新的年华”之“善”,再次點明了文章主旨。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一次次让水是善,《明天不封阳台》中“我”为了鸽子不封阳台是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是善……(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
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润泽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以“善,润了年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中考佳作
善,润了年华
江苏南通一考生
升入初三,我和亮、明三人因为身高,座位被安排在教室靠后门的西南角。
这个小天地仅有3平米吧,看似逼仄,却是夏有凉风、冬有阳光的“宝地”。特别是无风的冬日,门打开,阳光便哗地洒满一地,和善地传递着暖意和问候。
也有同学戏称这个角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闹市”。原来靠着我们仨的后门天天有人过,咯吱咯吱的响声不绝于耳。当刺耳之声响起,靠门最近的亮会皱着忧郁的眉毛。然而,当“阿亮,求你了,做一回好事……”之声传来,亮还是会紧紧按住门框尽量降低噪音分贝,迎来对方的一个“感恩”鬼脸。我曾向亮建议:“太折磨人了,封门吧!”哪知亮一脸严肃,竟然闭眼合十,喃喃道:“善哉,善哉……与人方便嘛。断人之路,可是不善之举呀!”于是,教室后门的“特别通道”就从未封过,融入了和善之心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我班女生多于男生,个子偏高的我们仨成了“主要劳力”。时不时会有前方女生的呼唤声传来:“‘姚明’,可以换水啦!”“字都写到顶上啦,‘姚明’,帮个忙,擦黑板!”“阿波,投影仪不好用了,怎么回事呢?”随着一声“来啦”,我们仨中的一个会起身,穿过窄窄的过道去做“善事”。明个儿最高,“善事”做得最多,终于获得“乐善好做”的“美名”。每当个儿矮的女同学调侃时,他也会“回敬”两句:“我也是个儿高惹的祸……不能‘乐善好施’,就只能‘乐善好做’啦……”说着,明居然学着阿亮做起双手合十来,引得众女生笑得前俯后仰……此时的阳光,与洋溢着和乐之善的笑声交融在一起,自然格外明亮。
一天午休,一只麻雀“嗖”地一声误入后门缝隙,一番乱撞后掉在电扇叶子板上,缩着身子,小脑袋转动着,怯怯地张望。“快抓俘虏!”“抓活的,养起来!”教室里尽是起哄声。我见情势不妙,赶紧呼叫教室外的亮与明:“快来,要出‘命案’啦!”还是“姚明”厉害,他跳上课桌,屏住气,两手缓缓向上……此时,竟是我双手合十,喃喃有词:“大慈大悲,救鸟一命,胜似,胜似……”哄笑声里,我接过“姚明”双手捧着的小生命,疾步走到后门口,在门缝里松开了手……同学们顿时寂静下来,是失落,还是忏悔?经历一回生死劫的麻雀,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善,自由地飞进阳光……
在这一年里,我们仨因善结缘,因缘行善,善润你我。携带润泽了年华的善,我们迎接新的年华……
题型透视
这是一道“导语+要求”式的作文题目。导语亲切诗性,指向多样。由教材引入核心词语,更接地气,便于考生开阔思路,尽快入题。
题目中的“善”体现着精神品质的丰富内容,善言、善心、善行,关爱温情,呵护生命,慈祥仁厚,乐于助人,解开心结,无私付出……都可以是“善”。“润”字在题目中作为“谓语”,在导语中用“涵养”“华育”“滋润”加以诠释,写作时,要尽力表现为“自然而不刻意”“温和而不狂暴”“出自真心而不另有所谋”,“润”的含义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年华”就是考生所处的青少年时代,也可以指青春时光。“年华”是“善”的对象,“润年华”可以理解为“(善心善为)滋润涵养了青春年华,让青春更加美好”。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语言富有意蕴,富于诗意。注重叙议结合,设计好言简意赅的点睛之笔,来强化文章的文学色彩。如果写议论文,可以扣住“上善若水”,围绕水的滋润万物、包容接纳等特性,举出人类社会中的典型例子,论及当代生活滋润年华之“善”及其价值意义。
思路点拨
1.写一人一事的记叙文,展示这个人以善行“润”“我”的过程,由叙及议,抒写感悟。
2.写童话故事,让小兔子、小鸟等演绎人类呵护大自然、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情举动。
3.写叙事散文,由“善”字串联出“善语”“善行”“善心”等诸多方面,一一展开。
4.写议论文,论述“善”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让人间变得美好。
特色拓展
《善,润了年华》围绕“善,润了年华”这条线索,记述了“我”和亮、明三人为了同学行走方便不封后门、帮助女生做事、救一只麻雀的几件事。通过这些“善行”,展现了青春年华的美好。文章线索明晰,一线贯穿,结构严谨,主题突出。那么,写作中怎样设计线索呢?
1.以人物为眼线,连缀故事环节。如《孔乙己》一文以“我”(线索人物)——咸亨酒店“小伙计”的眼光来叙述孔乙己的惨淡一生。以“我”为线索的文章,要以“我”的视角展开,以“我”的观察为眼线。以人物为线索的作品真实感较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般来说,线索人物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而不作为文章的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的身份出现。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就是这种人物。
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在文章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这一事物为线索组织全文的。文章按照“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的顺序串联事件,一一写来,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3.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在文章中,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故事情节也不断向前推进。直到最后狗的主人身份確定,中心事件——断案“圆满”结束,小说也发展到了结局。 4.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 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文章开始写“我”不大喜欢蜜蜂,吃到“荔枝蜜”后,感情发生变化,听到养蜂员介绍蜜蜂酿蜜的情况,产生敬意,最后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最后由蜜蜂自然引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吗?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展开的。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写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是明线;另一条是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是暗线。两条线索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再如《智取生辰纲》一文,杨志等人“智送生辰纲”而丢失了生辰纲是明线;吴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 是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会更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深度评析
这篇中考作文,选材于现实生活,从初三的亲身经历说开去,细节突出,语言风趣,角度多样,主题突出,被评为满分作文。具体点评如下:
一、选材生活,叙述细致
文章取材于初三生活,真实新鲜而生动,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三个人物、三件小事,“善”字串联,一线贯之。全文围绕“我”和亮、明在初三的生活而展开,三件小事均以班级教室为背景,每件小事叙述的要素都一应俱全:亮忍受刺耳的开门声为同学开方便之门,开设“特别通道”;班级女同学求助时,明“乐善好做”,巧妙回应;经历生死劫的麻雀在我们的“善行”中飞进阳光。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很难叙述得如此细腻。
二、角度多样,形象感人
如果我们就是把目光投射到学校生活中师生间在学习上的互帮互助,那就很难感动读者了。考生没有沿袭传统模式,而是采取多样的角度,展示不同场合的同学形象与自我形象,使得材料新鲜而形象感人。文中既有我们三名同学的“善心”“善语”,又有同学间的“善行”“善为”。“善”之所指,“润”之所向,既有同班同学,也有动物生命;既有乐于助人的表现,又有爱护鸟类的行为,形象感人至深。
三、善用细节,主旨突出
文中三写阳光,借物抒情自然:亮与人方便,教室后门的“特别通道”融入了和善之心的阳光;明“乐善好做”,巧妙的回敬引得女生笑得前仰后合,这时的阳光与笑声交融;“我”放飞小鸟时,小鸟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飞进阳光……三次借物抒写向善之情,自然巧妙。三写“合十”,语言风趣幽默:亮不愿断人之路,双手合十,大念“善哉”;明“回敬”女生的调侃,双手合十;“我”面对飞到教室里的小鸟,双手合十频念“大慈大悲”……每一个“双手合十”的细节,都是“善”的表现,都在突出主旨。结尾扣题,由初三这一年的“润泽了年华的善”推广至“新的年华”之“善”,再次點明了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