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书院制由于其全人的育人理念、学院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导师制、通识教育的实施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以书院制模式下作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着重探讨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书院制;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书院的发展历程及书院制的内涵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集藏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特殊形式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中国绵延长达千年以上,起源于唐代末期、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清末戊戌变法之后被更名为学堂,不久被废止。产生于封建社会的书院在很多方面难免会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其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尤其是它强调德育的育人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借鉴古代书院制模式,结合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高校试行的书院制是一种基于全人教育理念,通过深入实施亲密互动、和谐相容的导学机制,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书院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全人教育理念的运行模式和亲密互动、和谐相容的导学机制三个方面。
二、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转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等方面,这些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如何消解“双院并存”体制引发的困惑;如何充分发挥公寓社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书院通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利用网络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健全两院协同育人机制
在“双院并存”体制下,书院的学生在身份上既隶属于专业学院,又属于书院,他们又面临着处理双重身份、寻找两个集体归属感的思想困惑。所以在“双院并存”体制下如何消解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就需要两院共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健全。
首先,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学院和书院的联席会议,共同探书院学生的培养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加强书院和学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书院和学院相互协作、共同育人,以充分发挥书院和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次,明确书院和学院各自的育人职责,不仅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和工作的内容,还要明确书院和学院各自在学生培养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二者相互协同,有效避免了学院和书院职责的重复和缺位现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充分发掘学院和书院的育人潜能,充分调动学院和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应注重加强学院辅导员和书院辅导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有专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又有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而辅导员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书院和专业学院的辅导员就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动态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两院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书院与学院的工作,有效防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断和缺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书院和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社区导师+专业导师制
书院实行社区导师+专业导师制,导师之间合理分工与紧密合作形成科学合理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社区导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因为社区导师的办公室就在书院公寓内,当学生存在失恋、家庭变故、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的时候,常驻书院的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加强了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形成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亲密的关系,方便导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专业导师由高职称或高学历的优秀在职教师担任,分阶段給与不同的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专业导师及时在大学适应方面以及学习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且在科研和创新项目过程中给予学生实际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毕业年级学生,专业导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学术上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给予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此外,专业导师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组织学生集中辅导、个别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设定导师接待日,引导学生主动约见老师讨论问题或者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指导。
导师在与学生集体讨论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兴趣点的转移、情绪状况以及交往异常,如果发现有类似的问题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干预,并和社区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过程中,专业导师若发现学生学习生活欠佳、有偏差行为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将学生的状况与社区导师及时沟通。导师之间紧密合作,分工明确,在导师制的架构下实现对书院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接
为了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书院制下就还需普及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首先,积极探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积极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构建通识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通识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外,重视通识教育的队伍建设;全面评价通识教育的推进效果,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建立全面的考察体系,对课程采取过程化考核,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
其次,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有效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发展,实现专业教育与书院通识教育的有效对接,并且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平时的学生活动之中,在实践锻炼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并提升学生的个体品德素质,这对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手段
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在书院制模式下运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网络中心为载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改善书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系统,扩充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弥补书院制下单纯的依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提升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水平。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建立书院学生事务管理系统,书院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取学生的各项信息,比如通过门禁管理功能可以获取学生晚归记录,通过食堂消费统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通过成绩查询功能可以了解到学生成绩发展状况,一旦学生在心理、学习、经济状况等某个方面出现问题,书院的常任导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异常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在信息发布方面,书院可以开发掌上APP系统,一方面,该系统与学校网站的信息同步,方便书院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最新消息和通知,加强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书院的相关信息,系统中包括书院印象、通知公告、辅导资讯、新闻动态、学术报告、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导师风采、荣誉榜、加盟申请、信息推送等模块,加强学生对书院的了解及与书院的联系。
结束语:
书院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区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探索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书院制模式在体制、载体、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书院、学院、通识教育、导师制等的作用,在书院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年第 12期
[2]张牧.我国古代书院办学特色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教科导刊,2012 年 5 月
[3]郑华萍,柴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7年第1 期
[4]成宗达.“书院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学科版.教育论坛),2011 年第 6 期
[5]熊建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体系的科学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第 2 期
[6]李万斌,贺钢.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学生公寓[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4 年第 3 期
本文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CS18JGZD04)研究成果。
关键词:书院制;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书院的发展历程及书院制的内涵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集藏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特殊形式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中国绵延长达千年以上,起源于唐代末期、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清末戊戌变法之后被更名为学堂,不久被废止。产生于封建社会的书院在很多方面难免会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其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尤其是它强调德育的育人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借鉴古代书院制模式,结合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高校试行的书院制是一种基于全人教育理念,通过深入实施亲密互动、和谐相容的导学机制,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书院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全人教育理念的运行模式和亲密互动、和谐相容的导学机制三个方面。
二、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转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等方面,这些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如何消解“双院并存”体制引发的困惑;如何充分发挥公寓社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书院通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利用网络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健全两院协同育人机制
在“双院并存”体制下,书院的学生在身份上既隶属于专业学院,又属于书院,他们又面临着处理双重身份、寻找两个集体归属感的思想困惑。所以在“双院并存”体制下如何消解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就需要两院共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健全。
首先,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学院和书院的联席会议,共同探书院学生的培养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加强书院和学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书院和学院相互协作、共同育人,以充分发挥书院和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次,明确书院和学院各自的育人职责,不仅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和工作的内容,还要明确书院和学院各自在学生培养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二者相互协同,有效避免了学院和书院职责的重复和缺位现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充分发掘学院和书院的育人潜能,充分调动学院和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应注重加强学院辅导员和书院辅导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有专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又有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而辅导员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书院和专业学院的辅导员就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动态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两院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书院与学院的工作,有效防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断和缺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书院和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社区导师+专业导师制
书院实行社区导师+专业导师制,导师之间合理分工与紧密合作形成科学合理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社区导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因为社区导师的办公室就在书院公寓内,当学生存在失恋、家庭变故、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的时候,常驻书院的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加强了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形成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亲密的关系,方便导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专业导师由高职称或高学历的优秀在职教师担任,分阶段給与不同的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专业导师及时在大学适应方面以及学习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且在科研和创新项目过程中给予学生实际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毕业年级学生,专业导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学术上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给予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此外,专业导师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组织学生集中辅导、个别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设定导师接待日,引导学生主动约见老师讨论问题或者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指导。
导师在与学生集体讨论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兴趣点的转移、情绪状况以及交往异常,如果发现有类似的问题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干预,并和社区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过程中,专业导师若发现学生学习生活欠佳、有偏差行为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将学生的状况与社区导师及时沟通。导师之间紧密合作,分工明确,在导师制的架构下实现对书院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接
为了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书院制下就还需普及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首先,积极探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积极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构建通识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通识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外,重视通识教育的队伍建设;全面评价通识教育的推进效果,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建立全面的考察体系,对课程采取过程化考核,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
其次,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有效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发展,实现专业教育与书院通识教育的有效对接,并且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平时的学生活动之中,在实践锻炼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并提升学生的个体品德素质,这对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手段
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在书院制模式下运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网络中心为载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改善书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系统,扩充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弥补书院制下单纯的依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提升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水平。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建立书院学生事务管理系统,书院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取学生的各项信息,比如通过门禁管理功能可以获取学生晚归记录,通过食堂消费统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通过成绩查询功能可以了解到学生成绩发展状况,一旦学生在心理、学习、经济状况等某个方面出现问题,书院的常任导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异常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在信息发布方面,书院可以开发掌上APP系统,一方面,该系统与学校网站的信息同步,方便书院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最新消息和通知,加强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书院的相关信息,系统中包括书院印象、通知公告、辅导资讯、新闻动态、学术报告、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导师风采、荣誉榜、加盟申请、信息推送等模块,加强学生对书院的了解及与书院的联系。
结束语:
书院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区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探索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书院制模式在体制、载体、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书院、学院、通识教育、导师制等的作用,在书院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年第 12期
[2]张牧.我国古代书院办学特色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教科导刊,2012 年 5 月
[3]郑华萍,柴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7年第1 期
[4]成宗达.“书院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学科版.教育论坛),2011 年第 6 期
[5]熊建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体系的科学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第 2 期
[6]李万斌,贺钢.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学生公寓[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4 年第 3 期
本文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CS18JGZD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