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师舞蹈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是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创编技法,训练学生幼儿舞蹈的教学组织能力,为今后在幼儿园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以舞蹈教学和对学生素质培养为主题,阐述了要想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必须要通过全方位的舞蹈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和提高她们全面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08-1.5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因此,幼儿教师的任务更加重大,而幼儿教师的素质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革幼师教学弊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舞蹈教则无旁贷。所以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基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
艺术素质及舞蹈表演能力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中,更重要视排练组合和学习民族成品舞蹈,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积累素材,掌握它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
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准确地所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基本的韵律特点,在学习这个民族舞蹈之间,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这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及舞蹈录像。因为不管是哪个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特点。学习蒙古族舞蹈组合之前,先欣赏有关蒙古人民生活生产劳动及舞蹈的录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韵律特点,而且在动作中能展开积极的想象,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
二、围绕教学目标,做好导学工作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活动中,要实现将舞蹈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统一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是很必要的,而课前导学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例如:让学生课前熟悉音乐,上民舞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了解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特征,并自学一些动作,甚至做一些头饰、道具之类,布置思考题:你认为这种民族舞有些什么样的特征,上课时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接触新内容时不感到茫然,且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基于舞蹈基本训练,提高学生
身体素质,形成学生健美的体态
因为儿童是好模仿的,不论幼儿教师的姿势是否正确,他们都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去模仿。所以,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首先要通过基本训练,形成学生健美的体态和自然饱满的情绪。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一个理想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身体健康,而且要体格健全,包括坐、立、走都要有正确的姿势等等。从一年级新生入手,先训练学生的站姿,克服学生驼背、含胸等自然体态。因为没有很好的站,就没有很好的走,就没有很好的舞姿。不仅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训练,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在教室,即使在平时走路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姿态,真正成为一个健美的形体。
四、多给学生寻找课外活动的锻炼的机会,
进行课内课外训练相结合
舞蹈的特性决定了舞蹈课堂是以学生练习为主,如果一味的实行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办法,会让学生养成只动四肢而不动大脑的习惯,是很难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的。分组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二提供给学生讨论、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第三能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一批优秀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第四让老师的个别指导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分组练习不仅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实行组长负责制,互相督促练习,并由组长考核,作好评价记录,打出等级,教师上课再进行抽查。这样可以延伸课堂训练,达到进一步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在练习中逐步理解舞蹈作品的目的。
五、提高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
创编幼儿舞蹈,并不是成人舞蹈的简单化,它应该是表现孩子的生活,孩子的世界。要想创编出一个较好的幼儿舞蹈,必须主动地去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实际动作水平,因为创作的源于生活,还要求学生通过跟孩子一起活动、游戏,了解幼儿雅朴的情感、觉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加工孩子们天真、形象的动作。
幼儿教师不仅要会跳舞,还要会编舞蹈,更要会教孩子跳舞蹈。所以幼师舞蹈教学中,还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艺术。一方面教师要起一个表率作用,课堂上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动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要领,也学到了教学的艺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如:在学习过程中选出动作较好较标准的同学当“小老师”,或者分成小组,轮流做一次“小老师”,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还能使学生有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六、通过广泛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
幼师班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不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而是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学习面广一些,程度浅一些。所以幼师生不能只进行表演训练,不学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的种类等等。
舞蹈教学往往只重视课堂训练,而忽视了课后的舞蹈笔记。学生在做舞蹈笔记的同时,一方面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学会了记录笔记的方法(舞蹈笔记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笔记),包括记录动作名称、特点、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常用术语等。
通过学习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的民间舞蹈,向学生介绍这些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省分,从事的生产劳动及他们的生活习俗。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七、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最起码的条件是热爱孩子,一方面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另一方面要面向幼儿园,多学习一些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排练中,间接地感受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感受孩子的童心童趣。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孩子、热爱将来要从事的幼教事业。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具有抒情性的特征,舞蹈家吴晓邦说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当我们用语育和文字难于传达或不能透彻表现某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我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反而可以简单明了的表达出。”由于舞蹈艺术具有抒情性的特征,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情绪,都会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有着鲜明、生动、具体的体现。所以运用舞蹈这种艺术手段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排练舞蹈《黄河儿女》,可教育学生我们是炎黄水孙,我们是龙的传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幼师舞蹈教学任务重,为了实现教学的双重目标,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更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幼儿舞蹈教学必须依据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幼儿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提高幼师学生的教师素质,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高婉月:长春幼儿师范学校。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08-1.5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因此,幼儿教师的任务更加重大,而幼儿教师的素质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革幼师教学弊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舞蹈教则无旁贷。所以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基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
艺术素质及舞蹈表演能力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中,更重要视排练组合和学习民族成品舞蹈,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积累素材,掌握它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
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准确地所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基本的韵律特点,在学习这个民族舞蹈之间,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这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及舞蹈录像。因为不管是哪个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特点。学习蒙古族舞蹈组合之前,先欣赏有关蒙古人民生活生产劳动及舞蹈的录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韵律特点,而且在动作中能展开积极的想象,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
二、围绕教学目标,做好导学工作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活动中,要实现将舞蹈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统一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是很必要的,而课前导学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例如:让学生课前熟悉音乐,上民舞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了解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特征,并自学一些动作,甚至做一些头饰、道具之类,布置思考题:你认为这种民族舞有些什么样的特征,上课时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接触新内容时不感到茫然,且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基于舞蹈基本训练,提高学生
身体素质,形成学生健美的体态
因为儿童是好模仿的,不论幼儿教师的姿势是否正确,他们都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去模仿。所以,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首先要通过基本训练,形成学生健美的体态和自然饱满的情绪。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一个理想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身体健康,而且要体格健全,包括坐、立、走都要有正确的姿势等等。从一年级新生入手,先训练学生的站姿,克服学生驼背、含胸等自然体态。因为没有很好的站,就没有很好的走,就没有很好的舞姿。不仅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训练,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在教室,即使在平时走路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姿态,真正成为一个健美的形体。
四、多给学生寻找课外活动的锻炼的机会,
进行课内课外训练相结合
舞蹈的特性决定了舞蹈课堂是以学生练习为主,如果一味的实行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办法,会让学生养成只动四肢而不动大脑的习惯,是很难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的。分组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二提供给学生讨论、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第三能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一批优秀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第四让老师的个别指导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分组练习不仅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实行组长负责制,互相督促练习,并由组长考核,作好评价记录,打出等级,教师上课再进行抽查。这样可以延伸课堂训练,达到进一步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在练习中逐步理解舞蹈作品的目的。
五、提高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
创编幼儿舞蹈,并不是成人舞蹈的简单化,它应该是表现孩子的生活,孩子的世界。要想创编出一个较好的幼儿舞蹈,必须主动地去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实际动作水平,因为创作的源于生活,还要求学生通过跟孩子一起活动、游戏,了解幼儿雅朴的情感、觉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加工孩子们天真、形象的动作。
幼儿教师不仅要会跳舞,还要会编舞蹈,更要会教孩子跳舞蹈。所以幼师舞蹈教学中,还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艺术。一方面教师要起一个表率作用,课堂上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动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要领,也学到了教学的艺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如:在学习过程中选出动作较好较标准的同学当“小老师”,或者分成小组,轮流做一次“小老师”,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还能使学生有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六、通过广泛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
幼师班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不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而是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学习面广一些,程度浅一些。所以幼师生不能只进行表演训练,不学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的种类等等。
舞蹈教学往往只重视课堂训练,而忽视了课后的舞蹈笔记。学生在做舞蹈笔记的同时,一方面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学会了记录笔记的方法(舞蹈笔记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笔记),包括记录动作名称、特点、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常用术语等。
通过学习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的民间舞蹈,向学生介绍这些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省分,从事的生产劳动及他们的生活习俗。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七、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最起码的条件是热爱孩子,一方面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另一方面要面向幼儿园,多学习一些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排练中,间接地感受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感受孩子的童心童趣。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孩子、热爱将来要从事的幼教事业。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具有抒情性的特征,舞蹈家吴晓邦说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当我们用语育和文字难于传达或不能透彻表现某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我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反而可以简单明了的表达出。”由于舞蹈艺术具有抒情性的特征,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情绪,都会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有着鲜明、生动、具体的体现。所以运用舞蹈这种艺术手段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排练舞蹈《黄河儿女》,可教育学生我们是炎黄水孙,我们是龙的传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幼师舞蹈教学任务重,为了实现教学的双重目标,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更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幼儿舞蹈教学必须依据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幼儿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提高幼师学生的教师素质,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高婉月:长春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