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多年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历经了几所学校的兴衰荣辱,感受了不少欣喜与痛苦,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深刻地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基础教育,不仅仅是注重“教”,必须更注重“育”
教育,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育”,把“育”做到位了,“教”才有根基、才更有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如何育人,育怎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采取积极的行动。纵观许多优质学校,它们有几个突出的共同点:第一,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通过校本课程化、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第二,大力开展体、美、劳等方面的活动,把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多数学校紧跟全国新课改的步伐,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第四,学校管理理念较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第五,多数学校的发展规划明晰,后劲较足,前景广阔。第六,教师队伍整体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福利待遇较高。第七,学校在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知名度、影响力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基础教育绝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绝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绝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和损害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怎样“育人”?其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几个学科的考试高分,放弃了对一个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只有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到正确的发展轨道,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学应重在“学”,而不是重在“教”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最主要的参与者。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是本末倒置。现代科学的教学观,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必须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
教师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是以生为本。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权威,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来开展学习活动,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机械的、毫无创新活力的学习机器,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效果还不理想,真可谓吃力不讨好,害人又害己。
四、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转变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着重考虑如何吸引、调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自主是内驱力,合作是团队合力,探究是创新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图省事,追求眼前的所谓“效果”,一味地由教师包办,实行“满堂灌”,这其实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是懒惰、是懈怠,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蔑视和对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扼杀。教师也会在这种活动中不断“退化”,甚至使自己的教学生命力消失殆尽。还课堂给学生,还学习给学生,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智慧,我们的课堂才真正有生命力,才真正有可能实现高效。
五、考试的竞争和竞争的考试
学习难道就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所谓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孩子被过多、过繁、过难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还离不开考试,有考试就有竞争、有选拔和甄别。但我认为,不能因为有考试,就理所当然地搞应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是阶段性评价,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应把阶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淡化考试的选拔、区别功能,更多地实行“合格性”评价。最重要是切实抓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只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其实,考试获高分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因此,基础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否则,就不是“育人”,而是“拔苗助长”。基础教育应像农业,需要精心的浇灌和培育,更需要耐心呵护和长期的期盼,不能像工业的生产线,快节奏和模式化。否则,我们就不仅仅输在考试的竞争上,而且更有可能输在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上。让教育回归其本真,基础教育应该且必须是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基的教育。解放学生,就是解放我们自己,就是解放教育的生产力。
(责任编辑黄晓)
一、基础教育,不仅仅是注重“教”,必须更注重“育”
教育,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育”,把“育”做到位了,“教”才有根基、才更有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如何育人,育怎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采取积极的行动。纵观许多优质学校,它们有几个突出的共同点:第一,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通过校本课程化、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第二,大力开展体、美、劳等方面的活动,把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多数学校紧跟全国新课改的步伐,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第四,学校管理理念较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第五,多数学校的发展规划明晰,后劲较足,前景广阔。第六,教师队伍整体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福利待遇较高。第七,学校在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知名度、影响力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基础教育绝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绝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绝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和损害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怎样“育人”?其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几个学科的考试高分,放弃了对一个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只有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到正确的发展轨道,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学应重在“学”,而不是重在“教”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最主要的参与者。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是本末倒置。现代科学的教学观,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必须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
教师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是以生为本。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权威,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来开展学习活动,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机械的、毫无创新活力的学习机器,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效果还不理想,真可谓吃力不讨好,害人又害己。
四、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转变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着重考虑如何吸引、调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自主是内驱力,合作是团队合力,探究是创新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图省事,追求眼前的所谓“效果”,一味地由教师包办,实行“满堂灌”,这其实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是懒惰、是懈怠,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蔑视和对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扼杀。教师也会在这种活动中不断“退化”,甚至使自己的教学生命力消失殆尽。还课堂给学生,还学习给学生,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智慧,我们的课堂才真正有生命力,才真正有可能实现高效。
五、考试的竞争和竞争的考试
学习难道就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所谓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孩子被过多、过繁、过难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还离不开考试,有考试就有竞争、有选拔和甄别。但我认为,不能因为有考试,就理所当然地搞应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是阶段性评价,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应把阶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淡化考试的选拔、区别功能,更多地实行“合格性”评价。最重要是切实抓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只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其实,考试获高分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因此,基础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否则,就不是“育人”,而是“拔苗助长”。基础教育应像农业,需要精心的浇灌和培育,更需要耐心呵护和长期的期盼,不能像工业的生产线,快节奏和模式化。否则,我们就不仅仅输在考试的竞争上,而且更有可能输在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上。让教育回归其本真,基础教育应该且必须是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基的教育。解放学生,就是解放我们自己,就是解放教育的生产力。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