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文化引领高地的高校来说,如何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个现实的迫切问题。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 地方文化资源;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95-02
基金项目: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以庐陵文化为例”(批准号:20GHA144)。
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文化引领高地的高校来说,如何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个现实的迫切问题。地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和生动素材。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能够让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地方、对学校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表明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总体文化建设, 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水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动力。
(二)国际形势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受到冲击和侵扰,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文化认知和文化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部分大学生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变得无所适从, 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文化迷茫、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践行“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使命。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对综合性人才进行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必然需求,需要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及素养进行培养。而文化自信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
(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大学生,尤其是“0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是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受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精神危机,价值观偏移,手机、电脑、微信、qq 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二、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的
路径探析
地方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作为地方文化学习的一个切入点, 庐陵文化资源丰富,囊括了历史遗迹、古建筑、园林、商业、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类型, 这都可以成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思政课为主打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主导作用。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最大化地发挥课堂面对面传授文化知识的优势。井冈山大学打造的“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品牌,上了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所以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除了思政课以外,文化自信教育应融入各科各类理论课教学中。尤其要发挥通识课的教育功能,增加文化教育在通识课课程中结构的比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根本上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开设文化选修课程,比如中国戏剧、书法、武术、名著欣赏等文化课程。另外可以根据学院专业特点, 在相关专业开设相应的地方文化课程,如永新书法艺术、永新小鼓、新干剪纸、永丰畲族刺绣等实践课程,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二)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耳濡目染的场所,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井冈山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高校,学校从校徽、校歌、校训, 到校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等, 处处显示出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映山红园、映山红文化广场,校训“广学坚守,勤思敏行”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应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井冈山大学的映山红青年学院举办的读书班实践活动,还有剪纸协会,红色文化推广协会等。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举办的红色运动会就是校园特色文化的展现。另外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可举办剪纸大赛、唱红歌大赛、校园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比如庐陵文化中的名人文化:“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书院文化(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宗教文化(青原山净居寺);古村落文化(渼陂和钓源)。发挥学校某些学院的独特优势,比如我校人文学院举办的庐陵文化分享会活动,就是为了让庐陵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庐陵文化,进一步宣传、弘扬庐陵文化。 (三)加强校地合作,实现区域与高校发展共赢。加强校地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地方高校与区域合作的最直接方式。比如与井冈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省级井冈山大学科技园。此外,地方高校的科研机构是区域特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 是高校与区域文化对接的载体, 因而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機构和科研平台的作用,如井冈山大学的井冈山研究中心、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红色培训、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机构,就是立足于吉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实现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其中的红色培训基地就是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展以现场教学为主,辅助以专题式、体验式、演出式、参与式、音像式、访谈式、歌唱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井冈山革命历史和井冈山精神培训,是为培训对象搭建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这些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建立为实现高校与区域发展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依托地方文化遗址,加强文化实践教育。加强文化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以历史遗址为主的文化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传承意识。比如庐陵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化遗址有:以吉安县吉州窑、青原区临江窑为代表的古窑址,新干大洋洲程家商墓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遗址,井冈山、三湾、东固为代表的革命遗址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文化实践教育的生动素材。此外,还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周边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文天祥纪念馆、庐陵文化生态园、吉州窑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白鹭洲书院、青原山、井冈山、燕芳古村、钓源古村、美陂文化村等,让他们现场感受庐陵文化的熏陶。
三、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时代价值。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应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利用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把文化自信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立足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加大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另外应结合文化实践活动,把文化自信培养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地方文化的内化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洋,袁美静,杨强.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初探——以陕西商洛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06),56-5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张丹凤.论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黑河学院学报,2018,(08),33-34+38.
[4]黄宝连,林振东.文化自信培养路径:基于社会思潮流变下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50-54.
[5]郭天娇,陈忠平.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09):105-106.
[6]余静雯.文化自信教育: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J].改革与开放,2019,(13):99-102.
[7]罗萍.大学英语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探析[J].老区建设,2018,(18).
[8]张慧芳.地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发展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6):49-52.
[9]罗萍.庐陵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9,(30).
[10]张小芳.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7,(03).
[10]任梓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7).
[11]徐光明.用井冈山精神激活思政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9-06-24.
作者简介:
罗萍,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
【关键词】 地方文化资源;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95-02
基金项目: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以庐陵文化为例”(批准号:20GHA144)。
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文化引领高地的高校来说,如何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个现实的迫切问题。地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和生动素材。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能够让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地方、对学校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表明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总体文化建设, 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水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动力。
(二)国际形势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受到冲击和侵扰,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文化认知和文化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部分大学生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变得无所适从, 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文化迷茫、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践行“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使命。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对综合性人才进行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必然需求,需要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及素养进行培养。而文化自信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
(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大学生,尤其是“0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是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受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精神危机,价值观偏移,手机、电脑、微信、qq 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二、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的
路径探析
地方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作为地方文化学习的一个切入点, 庐陵文化资源丰富,囊括了历史遗迹、古建筑、园林、商业、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类型, 这都可以成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思政课为主打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主导作用。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最大化地发挥课堂面对面传授文化知识的优势。井冈山大学打造的“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品牌,上了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所以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除了思政课以外,文化自信教育应融入各科各类理论课教学中。尤其要发挥通识课的教育功能,增加文化教育在通识课课程中结构的比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根本上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开设文化选修课程,比如中国戏剧、书法、武术、名著欣赏等文化课程。另外可以根据学院专业特点, 在相关专业开设相应的地方文化课程,如永新书法艺术、永新小鼓、新干剪纸、永丰畲族刺绣等实践课程,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二)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耳濡目染的场所,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井冈山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高校,学校从校徽、校歌、校训, 到校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等, 处处显示出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映山红园、映山红文化广场,校训“广学坚守,勤思敏行”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应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井冈山大学的映山红青年学院举办的读书班实践活动,还有剪纸协会,红色文化推广协会等。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举办的红色运动会就是校园特色文化的展现。另外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可举办剪纸大赛、唱红歌大赛、校园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比如庐陵文化中的名人文化:“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书院文化(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宗教文化(青原山净居寺);古村落文化(渼陂和钓源)。发挥学校某些学院的独特优势,比如我校人文学院举办的庐陵文化分享会活动,就是为了让庐陵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庐陵文化,进一步宣传、弘扬庐陵文化。 (三)加强校地合作,实现区域与高校发展共赢。加强校地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地方高校与区域合作的最直接方式。比如与井冈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省级井冈山大学科技园。此外,地方高校的科研机构是区域特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 是高校与区域文化对接的载体, 因而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機构和科研平台的作用,如井冈山大学的井冈山研究中心、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红色培训、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机构,就是立足于吉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实现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其中的红色培训基地就是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展以现场教学为主,辅助以专题式、体验式、演出式、参与式、音像式、访谈式、歌唱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井冈山革命历史和井冈山精神培训,是为培训对象搭建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这些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建立为实现高校与区域发展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依托地方文化遗址,加强文化实践教育。加强文化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以历史遗址为主的文化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传承意识。比如庐陵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化遗址有:以吉安县吉州窑、青原区临江窑为代表的古窑址,新干大洋洲程家商墓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遗址,井冈山、三湾、东固为代表的革命遗址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文化实践教育的生动素材。此外,还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周边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文天祥纪念馆、庐陵文化生态园、吉州窑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白鹭洲书院、青原山、井冈山、燕芳古村、钓源古村、美陂文化村等,让他们现场感受庐陵文化的熏陶。
三、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时代价值。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应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利用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把文化自信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立足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加大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另外应结合文化实践活动,把文化自信培养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地方文化的内化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洋,袁美静,杨强.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初探——以陕西商洛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06),56-5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张丹凤.论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黑河学院学报,2018,(08),33-34+38.
[4]黄宝连,林振东.文化自信培养路径:基于社会思潮流变下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50-54.
[5]郭天娇,陈忠平.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09):105-106.
[6]余静雯.文化自信教育: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J].改革与开放,2019,(13):99-102.
[7]罗萍.大学英语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探析[J].老区建设,2018,(18).
[8]张慧芳.地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发展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6):49-52.
[9]罗萍.庐陵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9,(30).
[10]张小芳.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7,(03).
[10]任梓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7).
[11]徐光明.用井冈山精神激活思政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9-06-24.
作者简介:
罗萍,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