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缺血后适应(IPC)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和机制,以及IP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选择初次诊断为STEMI患者160例,均在起病12 h以内接受直接PCI治疗,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PCI组)82例和IPC组78例。观察两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前、术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水平变化,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PCI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结果IPC组患者直接PCI术后ST段回落、TMPG良好、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84.62%(66/78)比67.07%(55/82)、80.77%(63/78)比64.63%(53/82)、7.69%(6/78)比24.39%(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第7天IPC组血管内皮功能及纤溶功能指标NO、ET-1、t-PA和PAI-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52.37±3.84)μmol/L比(50.95±3.85)μmol/L、(75.47±3.47)ng/L比(76.61±3.72)ng/L、(12.96±1.25)μg/L比(12.52±1.23)μg/L、(21.78±4.01)μg/L比(24.95±7.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IPC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5%(3/78)比14.63%(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实施IPC安全性高,并能改善患者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