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为一名二年级小学生哀伤心理辅导的案例报告。孩子在失去母亲、父亲再婚等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产生了“怕黑”等焦虑症状,不仅情绪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也因此受到困扰。评估中发现孩子对母亲的死亡采取否认的防御机制,也通过“幻想”等方式和母亲进行属于自己的交流,但最终因为对死亡的认知不完善、继母介入生活等现实问题,导致内心的双趋避冲突加剧、情绪濒临崩溃。在咨询中,首先幫助孩子处理了“幻想”的部分,让她面对和接受母亲离世的事实,完善孩子关于死亡的认知,避免创伤的延续;然后帮助孩子处理和继母之间的现实关系,让她能够客观地看待两任妈妈之间的关系,避免内疚、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经过咨询,孩子症状好转,生活恢复正常。
〔关键词〕哀伤;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52-05
一、基本信息及症状表现
苗苗(化名),9岁,现就读于三年级。一年半前,妈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去世。当时,苗苗的反应并不激烈,在家人的安慰下,度过了“困难时期”。她不常哭泣,只是偶尔会追问“妈妈去哪儿了?”家人会回答说:“妈妈去世了,到了另一个世界。”
妈妈去世后,苗苗一直和父亲单独生活,在学校的表现慢慢恢复如常,和朋友相处愉快,成绩平稳。半年前,父亲和同事李阿姨再婚。继母带着儿子搬过来同住,家里一下子变得拥挤。据苗苗父亲描述,苗苗对继母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既不亲近,也从不顶嘴。父亲几次三番地想拉近母女之间的关系,但苗苗都表现得比较冷漠。从那以后,苗苗也比较少地和父亲说心事。偶尔在外婆家住时,能够自由表达心情。
最近半年,苗苗经常在睡觉前哭泣,需要家人陪伴。之前,苗苗一直是独自睡觉,也并不怕黑。问她为什么害怕,她就会说“怕做噩梦”,但问及噩梦的内容,苗苗始终不肯透露。每每接近睡觉前,苗苗就表现得比较焦虑,家人试图转移苗苗的注意力,陪她看动画片、玩游戏,但效果均一般。
家长因此将孩子转介到学校心理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二、 心理评估
在正式咨询开始前,咨询师对苗苗进行了一次评估会谈。会谈中,苗苗比较容易和陌生人接触,谈话很得体、对答很流畅。在谈论到一般性的焦虑,比如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者考试前的紧张时,苗苗表现得比较放松,也有自己的“好方法”。但是,当谈论到对夜晚的恐惧时,苗苗流露出比较多的担心和悲伤。这种时候,她的言语能力有一个明显的退行,她既描述不清楚自己担心的原因,也不能用其他方式(比如沙盘、绘画)和咨询师直接表达。尽管如此,她仍然愿意和咨询师保持谈话,希望能够在“不被别人打扰”的情况下,和咨询师分享自己的故事。咨询师向苗苗承诺了“保密原则”,打消了她的顾虑。
(一)心理结构评估
从整体状况来看,苗苗发育较好。不仅心智较同龄人成熟,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多数时候,她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能与陌生人建立较好的关系,适应力比较好。与此同时,她具有与年龄匹配的内省能力和自控力,尽管被夜晚的焦虑困扰,大多数时候仍然能应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童年早期,苗苗并没有经历特殊事件,成长比较顺利。唯独母亲的离世,成为苗苗成长中的一个重大创伤,限制了她心理能力的发展。
(二)客体关系评估
从继母进入家庭后苗苗的表现可以推断,她在同继母和父亲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压抑的成分。在新的家庭里,苗苗定位不好自己的角色,所以采用隔离的方式,对所有人保持冷漠。然而,她焦虑时又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一个“情绪的容器”,所以她没有能力完全将家人推开,只是保持着一种矛盾的状态,无法整合。9岁的孩子,缺少能力将内心的矛盾化解,需要借助专业的疏通和修复。
(三)防御机制评估
考虑到苗苗的年龄正处于潜伏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应对亲人的死亡。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孩子要等到10岁以上才能够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因为他们不能够完全地理解死亡,所以也不懂得在情绪上进行悲伤哀悼,只能倾向于“在远处”悲伤。苗苗对噩梦的焦虑,很可能根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是内心中未被处理的悲伤在起作用。从防御机制上来讲,这是一种“置换”。
同时,对母亲的死亡,苗苗有比较明显的“否认”倾向。她抗拒自己表现出激烈的情绪,既没有过度的悲痛,也不能和家人过度亲近。继母的介入,打破了苗苗的否认幻想,她必须面对母亲已经离开的事实。但这种打击过于激烈,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咨询师需要帮助苗苗体验事件带来的完整的、害怕的感受,促进她同父亲或是继母恢复正常的关系,投入充分的、积极的情感。
三、咨询过程
(一) 前三次咨询:“幻想”中的妈妈
在最初的两次咨询中,主要以建立关系为主。咨询师和苗苗谈论的都是生活类的话题。通过谈话,了解到苗苗喜欢绘画和幻想,也经常会“瞎想”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咨询师敏锐地察觉到,苗苗在用一些问题试探自己。比如,她会问一些关于“梦”和“幻觉”的问题,咨询师用苗苗能够听懂的语言解释给她听,她对咨询师更加信任。在第二次咨询结束时,她和咨询师约定,在第三次咨询的时候谈论自己的“梦”。此时,两个人离苗苗的核心感受又近了一步。
第三次见面时,在咨询师的安慰和引导下,苗苗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她在妈妈去世后的半年多时间,大概明白了“死亡”的真正含义,也知道妈妈真的不会再回来了。于是,开始在“幻想”中和妈妈见面。每晚睡觉前,她模仿电视剧里看到的片段,想象自己的灵魂从身体里“飘走”,到天空中和妈妈“见面”。在她的印象中,妈妈是踩着云彩、像一个仙女一样,但是,她只是静悄悄地看着自己,并不说话……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苗苗幻想了这样的情形很多次,每一次都增加一些细节,但主题不会改变。她可以见到妈妈,但是两个人没有交流。 苗苗在回忆这些感觉时,重新唤醒了自己的焦虑,这些不良的内在感受,令她心神不宁,说话声音逐渐减弱。
咨询师鼓励苗苗:“很多想象中的害怕,一旦用话语描述出来,就会变得容易很多!”苗苗点点头,肯定地回答:“是的,老师,我小的时候特别害怕蟑螂,每次看到蟑螂,就会跑去告诉妈妈,然后那种害怕就少了一些……”
说到母亲,苗苗第一次在咨询中哭泣。咨询师一边安慰苗苗,一邊借助这个机会,同她谈论母亲的去世,进而向她客观地传递关于死亡的知识。
咨询师问苗苗:“我感觉得到,你特别想妈妈,对吗?”
苗苗一边落泪,一边点头。咨询师向她递过纸巾,帮助她拭去眼泪,然后对她说:“我知道,你最初只是幻想着和妈妈见面,甚至幻想着妈妈还留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像之前一样照顾你……这样,你就不用这么孤单,你在难过的时候也有人安慰了……”
因为有人理解自己的感受,苗苗的哭声渐渐减弱,能够恢复谈话。此时,咨询师告诉苗苗:“很多小孩子在失去最爱的亲人时,都会有这种幻想。可是,从你担心的表情看得出,你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去想这些事,能和我具体说说想妈妈时你有什么担心吗?”
苗苗想了想,说:“有时候,妈妈好像在叫我,我很害怕回答她,因为我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真实的情况,也不知道回答了妈妈会发生什么事……还有的时候,我几天都没有想起妈妈,觉得这样也不好,就强迫自己去想,可是想起来又会感到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苗苗在“幻想”妈妈这件事情中,有着非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她对死亡的认知有限,很有可能觉得“如果和死去的人对话,自己也会跟着死亡”,类似的想法让她对妈妈若即若离;另一方面,她对妈妈有强烈的内疚感,这可能来自继母进门后的“压力”——如果和继母表现得很亲近,就感觉背叛了妈妈一样。据苗苗爸爸介绍,继母对苗苗“很不错”,所以这种友好的互动加重了苗苗的心理压力。
所以,“幻想”妈妈这件事,最初是苗苗出于情感的需要,渐渐变成一种“义务”,最后夹杂着恐惧。苗苗的心中装不下太多的压力,以“怕黑”这种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
咨询的最后,我对苗苗说:“我们不要期待着幻想中的事情一下子就消失,这样你也会舍不得妈妈。我们慢慢来,让你理解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但是,我们也要有一个小小的约定,以后我们聊天时继续谈论你的幻想好吗?”
在获得苗苗的同意后,咨询师结束了这次非常有进展的咨询。
(二) 第4~6次咨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真实的母爱
第三次咨询后,苗苗对“梦”到妈妈的情况依然存在,只是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因为上次的谈话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苗苗的焦虑,她敢于在“幻想”出现时,试着和妈妈对话。
再次见面时,苗苗和咨询师说:“老师,妈妈好像问我,后妈对我好不好?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告诉她后妈特别坏、对我很不好……”
咨询师能够理解苗苗的困境,她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冲突。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些真实的母爱,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构造的“幻想”中。但是,当她回应继母付出的爱意时,感觉背叛了自己的妈妈。苗苗还说:“上个星期,咱们学校组织野餐,后妈给我准备了像日本小朋友吃的那种便当。当时,我挺喜欢的,但是中午打开饭盒时,竟然有一刻在怀疑‘这里面有没有毒?’我很郁闷!”
苗苗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证明创伤事件对于她的影响在逐渐降低,咨询时的气氛也更加放松。咨询师试着调侃苗苗:“你一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后妈,都和白雪公主的后妈一样!”苗苗听懂了咨询师的话外音,低下头抿嘴笑了。这是苗苗在咨询室里第一次露出笑容,证明此时此刻,她的内心是放心的、舒适的。
在放松的氛围中,咨询师和苗苗开始谈论一些关于继母的话题。苗苗说,继母其实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她会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开玩笑,也很会做饭。当孩子们犯错误时,她会大声地训斥家里的哥哥,但对苗苗说话总是尽量温柔。从圣诞节到新年,她一共给苗苗买了三套新衣服,虽然有一条裤子她并不喜欢,但其他的都挺好的……
咨询师问苗苗:“你喜欢裙子是吗?有没有告诉你的新妈妈?”
苗苗摇摇头:“我一直没有穿过那条裤子,我想,她应该会知道!”
原来,苗苗和继母玩儿起了“猜心”的游戏,孩子在试探大人的耐心和细心,也希望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爱。我进而推测,如果继母通过了苗苗的测试,苗苗会觉得很内疚,不敢回应继母的疼爱;如果继母没有通过苗苗的测试,苗苗就找到一个理由“恨”继母,自己又会陷入失去妈妈的悲伤。所以,无论如何,苗苗的感觉都不会好。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对苗苗的想法进行“修通”。
咨询师对苗苗说:“你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的妈妈,一个是爸爸给你找来的妈妈。这两个妈妈都对你很好,但是,有时候你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因为你觉得,如果和新妈妈表现得特别亲近,原来的妈妈就会不高兴,这样,你左右为难。有时候,你甚至需要一些理由来讨厌新妈妈,对吗?”
苗苗想了很久,终于理解了我的话。我感觉那一刻,她轻松了很多。
咨询师问苗苗:“新妈妈来的时候,爸爸怎么和你说的?”
苗苗回答:“他说,有一个人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陪着我长大!”
“所以,并没有人说要替代原来的妈妈,对吗?”咨询师向苗苗强调:“只是有人继续照顾你,但新的妈妈永远不会代替原来的妈妈,你明白吗?”
苗苗想了想,反问道:“也就是说,我可以和后妈好好相处,对吗?”
咨询师点头认可苗苗的想法转变:“是的,想念原来的妈妈以及和后妈的相处,是两件事!或者,你也可以想一下,如果妈妈真的能看到你现在的生活,她希望你开心,还是希望你不开心呢?”
苗苗回答:“她一定希望我开心!”
至此,苗苗心中的郁结已经在慢慢化解,她能够敞开心扉迎接新的关系。事实上,在第五次咨询结束后,苗苗爸爸反馈,孩子和继母的相处更加自然。她让继母给自己梳头,也称赞继母做的饭好吃,全家的气氛好了很多。苗苗也不经常在晚上感到“害怕”,有几次能够听着手机里的故事自己入睡,进步很大。 (三) 结束期咨询:和“妈妈”好好告别
倒数第二次咨询时,苗苗说:“老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吗?”咨询师敏感地感觉到,这即将是另外一件能够接近苗苗内心的重要事件。
苗苗述说的,是在妈妈去世前母女间的一些互动。苗苗说,妈妈很严厉,经常会发脾气,有时候自己非常害怕她。苗苗还记得,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温柔的阿姨(生活老师),自己每天睡午觉的时候,都会幻想着做阿姨的女儿或者希望自己的妈妈变成阿姨的样子。后来,苗苗看到了广告中的“妈妈”,出现在广告中的妈妈也非常柔和,总是笑着,苗苗也偷偷地想过,想和广告里的小朋友“换妈妈”……这些隐匿的想法,是孩子的另一个心结,苗苗把所有的事情说出来之后,反问道:“老师,我这么想,是不是一个坏孩子?”
在这次对话中,咨询师接触到了苗苗更深层次的“内疚”。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幼儿园阶段的苗苗处于俄狄浦斯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要一个“完美”的妈妈,自然会在妈妈表现得不完美时产生“攻击”和“置换”的冲动。这种冲动,被弗洛伊德称作“家庭浪漫幻想”。多数时候,这种冲动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整合,他们知道不能换父母,只得和现在的并不完美的父母好好相处。这本是一个成长中的必经过程,但是因为苗苗的妈妈意外去世,孩子回忆起这些自然的愿望就会感到内疚。
咨询师告诉苗苗:“当自己的妈妈不高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想要换妈妈,并不是只有你会这样想!”在正常化苗苗的感觉后,为了进一步化解这种内疚,咨询师和苗苗创造了一种方式来“纪念”妈妈:每次感到难受时,苗苗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纾解自己的哀伤,她一次次完善妈妈在天堂的样子,希望以此方式纪念妈妈,让自己“不要忘记她”。
在最后一次咨询前的周末,苗苗和继母一起,第一次去探访了妈妈的墓地。她看着妈妈的相片、哭得稀里哗啦,和家庭成员一同哀悼妈妈的离去。那时,继母紧紧地握着苗苗的手,让她感受到了温暖的支持。
在最后一次咨询时,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苗苗和妈妈“正式”地告别。咨询师教给苗苗一种更好的方式和妈妈对话,那就是给她“写信”。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咨询师给苗苗一个半结构的“心灵对话”表,帮助孩子打开心灵,面对深层次的感受和悲伤。
苗苗完成的诗是这样的(横线部分为孩子的填充):
亲爱的妈妈
我们已经相隔离别有快两年的时间了
每當我想你时,我感觉心里空空的
我记得我最喜欢穿粉色的带蝴蝶结的裙子,那是你给我买的
最后一次见面时,你告诉我到学校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儿
这些回忆让我感觉很温暖
你的离开,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每天晚上回家时,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人给我做蛋糕了
没有你的生活,最大的困难是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没有人知道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自己可以不和你顶嘴、吵架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你可以多笑一些
我一直希望你可以对我说“苗苗,你真棒!妈妈爱你!”
如果你能听见,我会对你说“妈妈,我也爱你!永远爱你!”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会好好的
带着一丝不舍和咨询师的祝福,苗苗结束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咨询。此时,苗苗关于妈妈的幻想已经基本消失了,她不再恐惧夜晚,白天也表现得更加开心。她恢复了活力,重新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
四、个案小结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与去世的父母重新团聚的幻想并不少见,只不过每个孩子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多数孩子运用幻想的模式应对分离的危机,当现实的支持逐步加深,孩子才能够彻底相信亲人已经离世的事实,幻想的方式才会淡化。苗苗在整个咨询中,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
苗苗的幻想得以存在并维持,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内在因素:首先,她曾经幻想过“和别的小朋友”换妈妈,对妈妈有过负面的情感;其次,她有着对继母的日久生情和依恋的愿望,这会加强她的内疚。同时,睡觉前偶尔忘记通过幻想的方式和妈妈对话,也会令她觉得不安,感觉像是背叛了妈妈。偶尔,关于死亡的不解和恐惧,也会诱发孩子强烈的情感。这些感受,并不是“悲伤”一词可以完全概括的。
因此,围绕母亲去世这一“焦点事件”,苗苗从自然的成长过程中“脱轨”,她表现出情绪的压抑以及对亲人的退缩。在咨询中,通过倾听、澄清、解释、疏通等具体环节,一方面完善了孩子对“死亡”议题的认知,并找到合理的方式哀悼母亲;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处理了幻想与现实的冲突,理顺了孩子同继母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够恢复内心的成长动力,帮助孩子摆脱恼人的症状。
当然,此案例的咨询仍然有不足之处。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对生命的理解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对于咨询技术的运用也是不断完善的。本人在咨询过程中,多次被苗苗讲述的内心世界触动,也深感言语力量之有限,无法一一将感受到的想法逐一呈现、和大家交流。这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咨询师的幸福所在。
对于苗苗来说,虽然基本完成了对丧失母亲的哀伤辅导,但人生中还有可能面临许多丧失及转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孩子会因为上大学、恋爱分手等事再次感受到丧失感,这些都有可能重新唤醒她童年的丧失。但作为咨询师,我仍然愿意相信一个人的潜能和向上发展的动力,希望她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克服成长的困难,摆脱曾经的忧伤,活得更好。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天津小学,天津,30022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关键词〕哀伤;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52-05
一、基本信息及症状表现
苗苗(化名),9岁,现就读于三年级。一年半前,妈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去世。当时,苗苗的反应并不激烈,在家人的安慰下,度过了“困难时期”。她不常哭泣,只是偶尔会追问“妈妈去哪儿了?”家人会回答说:“妈妈去世了,到了另一个世界。”
妈妈去世后,苗苗一直和父亲单独生活,在学校的表现慢慢恢复如常,和朋友相处愉快,成绩平稳。半年前,父亲和同事李阿姨再婚。继母带着儿子搬过来同住,家里一下子变得拥挤。据苗苗父亲描述,苗苗对继母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既不亲近,也从不顶嘴。父亲几次三番地想拉近母女之间的关系,但苗苗都表现得比较冷漠。从那以后,苗苗也比较少地和父亲说心事。偶尔在外婆家住时,能够自由表达心情。
最近半年,苗苗经常在睡觉前哭泣,需要家人陪伴。之前,苗苗一直是独自睡觉,也并不怕黑。问她为什么害怕,她就会说“怕做噩梦”,但问及噩梦的内容,苗苗始终不肯透露。每每接近睡觉前,苗苗就表现得比较焦虑,家人试图转移苗苗的注意力,陪她看动画片、玩游戏,但效果均一般。
家长因此将孩子转介到学校心理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二、 心理评估
在正式咨询开始前,咨询师对苗苗进行了一次评估会谈。会谈中,苗苗比较容易和陌生人接触,谈话很得体、对答很流畅。在谈论到一般性的焦虑,比如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者考试前的紧张时,苗苗表现得比较放松,也有自己的“好方法”。但是,当谈论到对夜晚的恐惧时,苗苗流露出比较多的担心和悲伤。这种时候,她的言语能力有一个明显的退行,她既描述不清楚自己担心的原因,也不能用其他方式(比如沙盘、绘画)和咨询师直接表达。尽管如此,她仍然愿意和咨询师保持谈话,希望能够在“不被别人打扰”的情况下,和咨询师分享自己的故事。咨询师向苗苗承诺了“保密原则”,打消了她的顾虑。
(一)心理结构评估
从整体状况来看,苗苗发育较好。不仅心智较同龄人成熟,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多数时候,她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能与陌生人建立较好的关系,适应力比较好。与此同时,她具有与年龄匹配的内省能力和自控力,尽管被夜晚的焦虑困扰,大多数时候仍然能应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童年早期,苗苗并没有经历特殊事件,成长比较顺利。唯独母亲的离世,成为苗苗成长中的一个重大创伤,限制了她心理能力的发展。
(二)客体关系评估
从继母进入家庭后苗苗的表现可以推断,她在同继母和父亲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压抑的成分。在新的家庭里,苗苗定位不好自己的角色,所以采用隔离的方式,对所有人保持冷漠。然而,她焦虑时又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一个“情绪的容器”,所以她没有能力完全将家人推开,只是保持着一种矛盾的状态,无法整合。9岁的孩子,缺少能力将内心的矛盾化解,需要借助专业的疏通和修复。
(三)防御机制评估
考虑到苗苗的年龄正处于潜伏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应对亲人的死亡。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孩子要等到10岁以上才能够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因为他们不能够完全地理解死亡,所以也不懂得在情绪上进行悲伤哀悼,只能倾向于“在远处”悲伤。苗苗对噩梦的焦虑,很可能根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是内心中未被处理的悲伤在起作用。从防御机制上来讲,这是一种“置换”。
同时,对母亲的死亡,苗苗有比较明显的“否认”倾向。她抗拒自己表现出激烈的情绪,既没有过度的悲痛,也不能和家人过度亲近。继母的介入,打破了苗苗的否认幻想,她必须面对母亲已经离开的事实。但这种打击过于激烈,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咨询师需要帮助苗苗体验事件带来的完整的、害怕的感受,促进她同父亲或是继母恢复正常的关系,投入充分的、积极的情感。
三、咨询过程
(一) 前三次咨询:“幻想”中的妈妈
在最初的两次咨询中,主要以建立关系为主。咨询师和苗苗谈论的都是生活类的话题。通过谈话,了解到苗苗喜欢绘画和幻想,也经常会“瞎想”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咨询师敏锐地察觉到,苗苗在用一些问题试探自己。比如,她会问一些关于“梦”和“幻觉”的问题,咨询师用苗苗能够听懂的语言解释给她听,她对咨询师更加信任。在第二次咨询结束时,她和咨询师约定,在第三次咨询的时候谈论自己的“梦”。此时,两个人离苗苗的核心感受又近了一步。
第三次见面时,在咨询师的安慰和引导下,苗苗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她在妈妈去世后的半年多时间,大概明白了“死亡”的真正含义,也知道妈妈真的不会再回来了。于是,开始在“幻想”中和妈妈见面。每晚睡觉前,她模仿电视剧里看到的片段,想象自己的灵魂从身体里“飘走”,到天空中和妈妈“见面”。在她的印象中,妈妈是踩着云彩、像一个仙女一样,但是,她只是静悄悄地看着自己,并不说话……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苗苗幻想了这样的情形很多次,每一次都增加一些细节,但主题不会改变。她可以见到妈妈,但是两个人没有交流。 苗苗在回忆这些感觉时,重新唤醒了自己的焦虑,这些不良的内在感受,令她心神不宁,说话声音逐渐减弱。
咨询师鼓励苗苗:“很多想象中的害怕,一旦用话语描述出来,就会变得容易很多!”苗苗点点头,肯定地回答:“是的,老师,我小的时候特别害怕蟑螂,每次看到蟑螂,就会跑去告诉妈妈,然后那种害怕就少了一些……”
说到母亲,苗苗第一次在咨询中哭泣。咨询师一边安慰苗苗,一邊借助这个机会,同她谈论母亲的去世,进而向她客观地传递关于死亡的知识。
咨询师问苗苗:“我感觉得到,你特别想妈妈,对吗?”
苗苗一边落泪,一边点头。咨询师向她递过纸巾,帮助她拭去眼泪,然后对她说:“我知道,你最初只是幻想着和妈妈见面,甚至幻想着妈妈还留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像之前一样照顾你……这样,你就不用这么孤单,你在难过的时候也有人安慰了……”
因为有人理解自己的感受,苗苗的哭声渐渐减弱,能够恢复谈话。此时,咨询师告诉苗苗:“很多小孩子在失去最爱的亲人时,都会有这种幻想。可是,从你担心的表情看得出,你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去想这些事,能和我具体说说想妈妈时你有什么担心吗?”
苗苗想了想,说:“有时候,妈妈好像在叫我,我很害怕回答她,因为我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真实的情况,也不知道回答了妈妈会发生什么事……还有的时候,我几天都没有想起妈妈,觉得这样也不好,就强迫自己去想,可是想起来又会感到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苗苗在“幻想”妈妈这件事情中,有着非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她对死亡的认知有限,很有可能觉得“如果和死去的人对话,自己也会跟着死亡”,类似的想法让她对妈妈若即若离;另一方面,她对妈妈有强烈的内疚感,这可能来自继母进门后的“压力”——如果和继母表现得很亲近,就感觉背叛了妈妈一样。据苗苗爸爸介绍,继母对苗苗“很不错”,所以这种友好的互动加重了苗苗的心理压力。
所以,“幻想”妈妈这件事,最初是苗苗出于情感的需要,渐渐变成一种“义务”,最后夹杂着恐惧。苗苗的心中装不下太多的压力,以“怕黑”这种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
咨询的最后,我对苗苗说:“我们不要期待着幻想中的事情一下子就消失,这样你也会舍不得妈妈。我们慢慢来,让你理解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但是,我们也要有一个小小的约定,以后我们聊天时继续谈论你的幻想好吗?”
在获得苗苗的同意后,咨询师结束了这次非常有进展的咨询。
(二) 第4~6次咨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真实的母爱
第三次咨询后,苗苗对“梦”到妈妈的情况依然存在,只是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因为上次的谈话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苗苗的焦虑,她敢于在“幻想”出现时,试着和妈妈对话。
再次见面时,苗苗和咨询师说:“老师,妈妈好像问我,后妈对我好不好?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告诉她后妈特别坏、对我很不好……”
咨询师能够理解苗苗的困境,她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冲突。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些真实的母爱,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构造的“幻想”中。但是,当她回应继母付出的爱意时,感觉背叛了自己的妈妈。苗苗还说:“上个星期,咱们学校组织野餐,后妈给我准备了像日本小朋友吃的那种便当。当时,我挺喜欢的,但是中午打开饭盒时,竟然有一刻在怀疑‘这里面有没有毒?’我很郁闷!”
苗苗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证明创伤事件对于她的影响在逐渐降低,咨询时的气氛也更加放松。咨询师试着调侃苗苗:“你一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后妈,都和白雪公主的后妈一样!”苗苗听懂了咨询师的话外音,低下头抿嘴笑了。这是苗苗在咨询室里第一次露出笑容,证明此时此刻,她的内心是放心的、舒适的。
在放松的氛围中,咨询师和苗苗开始谈论一些关于继母的话题。苗苗说,继母其实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她会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开玩笑,也很会做饭。当孩子们犯错误时,她会大声地训斥家里的哥哥,但对苗苗说话总是尽量温柔。从圣诞节到新年,她一共给苗苗买了三套新衣服,虽然有一条裤子她并不喜欢,但其他的都挺好的……
咨询师问苗苗:“你喜欢裙子是吗?有没有告诉你的新妈妈?”
苗苗摇摇头:“我一直没有穿过那条裤子,我想,她应该会知道!”
原来,苗苗和继母玩儿起了“猜心”的游戏,孩子在试探大人的耐心和细心,也希望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爱。我进而推测,如果继母通过了苗苗的测试,苗苗会觉得很内疚,不敢回应继母的疼爱;如果继母没有通过苗苗的测试,苗苗就找到一个理由“恨”继母,自己又会陷入失去妈妈的悲伤。所以,无论如何,苗苗的感觉都不会好。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对苗苗的想法进行“修通”。
咨询师对苗苗说:“你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的妈妈,一个是爸爸给你找来的妈妈。这两个妈妈都对你很好,但是,有时候你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因为你觉得,如果和新妈妈表现得特别亲近,原来的妈妈就会不高兴,这样,你左右为难。有时候,你甚至需要一些理由来讨厌新妈妈,对吗?”
苗苗想了很久,终于理解了我的话。我感觉那一刻,她轻松了很多。
咨询师问苗苗:“新妈妈来的时候,爸爸怎么和你说的?”
苗苗回答:“他说,有一个人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陪着我长大!”
“所以,并没有人说要替代原来的妈妈,对吗?”咨询师向苗苗强调:“只是有人继续照顾你,但新的妈妈永远不会代替原来的妈妈,你明白吗?”
苗苗想了想,反问道:“也就是说,我可以和后妈好好相处,对吗?”
咨询师点头认可苗苗的想法转变:“是的,想念原来的妈妈以及和后妈的相处,是两件事!或者,你也可以想一下,如果妈妈真的能看到你现在的生活,她希望你开心,还是希望你不开心呢?”
苗苗回答:“她一定希望我开心!”
至此,苗苗心中的郁结已经在慢慢化解,她能够敞开心扉迎接新的关系。事实上,在第五次咨询结束后,苗苗爸爸反馈,孩子和继母的相处更加自然。她让继母给自己梳头,也称赞继母做的饭好吃,全家的气氛好了很多。苗苗也不经常在晚上感到“害怕”,有几次能够听着手机里的故事自己入睡,进步很大。 (三) 结束期咨询:和“妈妈”好好告别
倒数第二次咨询时,苗苗说:“老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吗?”咨询师敏感地感觉到,这即将是另外一件能够接近苗苗内心的重要事件。
苗苗述说的,是在妈妈去世前母女间的一些互动。苗苗说,妈妈很严厉,经常会发脾气,有时候自己非常害怕她。苗苗还记得,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温柔的阿姨(生活老师),自己每天睡午觉的时候,都会幻想着做阿姨的女儿或者希望自己的妈妈变成阿姨的样子。后来,苗苗看到了广告中的“妈妈”,出现在广告中的妈妈也非常柔和,总是笑着,苗苗也偷偷地想过,想和广告里的小朋友“换妈妈”……这些隐匿的想法,是孩子的另一个心结,苗苗把所有的事情说出来之后,反问道:“老师,我这么想,是不是一个坏孩子?”
在这次对话中,咨询师接触到了苗苗更深层次的“内疚”。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幼儿园阶段的苗苗处于俄狄浦斯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要一个“完美”的妈妈,自然会在妈妈表现得不完美时产生“攻击”和“置换”的冲动。这种冲动,被弗洛伊德称作“家庭浪漫幻想”。多数时候,这种冲动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整合,他们知道不能换父母,只得和现在的并不完美的父母好好相处。这本是一个成长中的必经过程,但是因为苗苗的妈妈意外去世,孩子回忆起这些自然的愿望就会感到内疚。
咨询师告诉苗苗:“当自己的妈妈不高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想要换妈妈,并不是只有你会这样想!”在正常化苗苗的感觉后,为了进一步化解这种内疚,咨询师和苗苗创造了一种方式来“纪念”妈妈:每次感到难受时,苗苗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纾解自己的哀伤,她一次次完善妈妈在天堂的样子,希望以此方式纪念妈妈,让自己“不要忘记她”。
在最后一次咨询前的周末,苗苗和继母一起,第一次去探访了妈妈的墓地。她看着妈妈的相片、哭得稀里哗啦,和家庭成员一同哀悼妈妈的离去。那时,继母紧紧地握着苗苗的手,让她感受到了温暖的支持。
在最后一次咨询时,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苗苗和妈妈“正式”地告别。咨询师教给苗苗一种更好的方式和妈妈对话,那就是给她“写信”。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咨询师给苗苗一个半结构的“心灵对话”表,帮助孩子打开心灵,面对深层次的感受和悲伤。
苗苗完成的诗是这样的(横线部分为孩子的填充):
亲爱的妈妈
我们已经相隔离别有快两年的时间了
每當我想你时,我感觉心里空空的
我记得我最喜欢穿粉色的带蝴蝶结的裙子,那是你给我买的
最后一次见面时,你告诉我到学校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儿
这些回忆让我感觉很温暖
你的离开,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每天晚上回家时,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人给我做蛋糕了
没有你的生活,最大的困难是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没有人知道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自己可以不和你顶嘴、吵架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你可以多笑一些
我一直希望你可以对我说“苗苗,你真棒!妈妈爱你!”
如果你能听见,我会对你说“妈妈,我也爱你!永远爱你!”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会好好的
带着一丝不舍和咨询师的祝福,苗苗结束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咨询。此时,苗苗关于妈妈的幻想已经基本消失了,她不再恐惧夜晚,白天也表现得更加开心。她恢复了活力,重新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
四、个案小结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与去世的父母重新团聚的幻想并不少见,只不过每个孩子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多数孩子运用幻想的模式应对分离的危机,当现实的支持逐步加深,孩子才能够彻底相信亲人已经离世的事实,幻想的方式才会淡化。苗苗在整个咨询中,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
苗苗的幻想得以存在并维持,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内在因素:首先,她曾经幻想过“和别的小朋友”换妈妈,对妈妈有过负面的情感;其次,她有着对继母的日久生情和依恋的愿望,这会加强她的内疚。同时,睡觉前偶尔忘记通过幻想的方式和妈妈对话,也会令她觉得不安,感觉像是背叛了妈妈。偶尔,关于死亡的不解和恐惧,也会诱发孩子强烈的情感。这些感受,并不是“悲伤”一词可以完全概括的。
因此,围绕母亲去世这一“焦点事件”,苗苗从自然的成长过程中“脱轨”,她表现出情绪的压抑以及对亲人的退缩。在咨询中,通过倾听、澄清、解释、疏通等具体环节,一方面完善了孩子对“死亡”议题的认知,并找到合理的方式哀悼母亲;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处理了幻想与现实的冲突,理顺了孩子同继母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够恢复内心的成长动力,帮助孩子摆脱恼人的症状。
当然,此案例的咨询仍然有不足之处。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对生命的理解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对于咨询技术的运用也是不断完善的。本人在咨询过程中,多次被苗苗讲述的内心世界触动,也深感言语力量之有限,无法一一将感受到的想法逐一呈现、和大家交流。这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咨询师的幸福所在。
对于苗苗来说,虽然基本完成了对丧失母亲的哀伤辅导,但人生中还有可能面临许多丧失及转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孩子会因为上大学、恋爱分手等事再次感受到丧失感,这些都有可能重新唤醒她童年的丧失。但作为咨询师,我仍然愿意相信一个人的潜能和向上发展的动力,希望她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克服成长的困难,摆脱曾经的忧伤,活得更好。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天津小学,天津,30022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