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桑树侧芽萌发的刻芽技术研究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刻芽技术中切口的长度、深度及切口与所刻芽之间的距离对芽发育的影响。切口的长度与芽距为2∶1时,刻芽效果较好;切口的长度每增加10~15mm,切口的深度应相应地减少一个水平;芽距每增加5mm左右,切口深度也应增加一个水平。按切口长度为20mm,芽距为10mm,切口深度为轻伤木质部刻芽,当年夏秋季产叶量提高36.9%,全年产叶量提高24.5%,第2年春季产叶量提高8.7%。
其他文献
分析用于细规格不锈钢丝控制气氛固溶处理的传统炉型结构缺陷;介绍改型炉型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特点和生产应用.
用杂交方法选育的桑优良杂交组合顺农2号具有抗青枯病的特性,其发病率仅为26.88%,属中抗水平,并且产叶量高、叶质优.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青枯病为害的蚕区
将产卵后24 ̄96h(25℃)的蚕卵,用相同或最佳盐酸刺激量(浸酸后点青最快,点青卵率最高)浸酸处理,卵龄越大,蚕卵点青越迟。蚕卵的点青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盐酸刺激量最大增大而提前,超过这一范围,则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Virus,BmNPV)的解链酶基因DNA和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nic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
前文报道化学诱变剂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形态有明显的诱变作用,诱变的BmNPV基因组对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电泳谱发生变化。本文研究进一步表明:诱变BmNPV感染家蚕Bm ̄N细胞的病变特征
通过对热熔炉加热工艺改进方案的论证和改进前后的经济性分析,得出该改进方案既节能又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实际应用也证明该项技术改进切实可行,
为满足鲜茧收购现场缫丝计价的要求,研制出微型试缫机。该机将动力传递、索绪、集接绪、停、捻鞘、络交等装置紧凑装配一体,可方便、快速、准确地对样茧的解舒率、茧丝长、解舒
<正>~~
期刊
改进Milligan法,提取了桑树叶绿体基因组DNA(cpDNA).利用特异性引物,从cpDNA基因组扩增出tRNL-tRNF基因.再用随机引物对同一种桑基因组DNA及cpDNA进行RAPD分析,表明提取的DNA
克隆了二化性家蚕蛹体的线粒体DNA EcoR I酶解1.9kb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片段中包含完整的线位体赖氨酸转移RNA(tRNA-Lys)基因、天冬氨酸转移RNA(tRNA-Asp)基因、ATP合酶亚基Ⅷ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