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江湖”——中国古代《全辽图》研究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辽图》是目前所见最为完整的中国古边防图长卷,它由七图六说一考两大图文内容组成。时下对《全辽图》的研究多局限于七图性质及作者等的探讨。经由对《全辽图》六说一考文献等的分析研究发现,《全辽图》与其说是一幅明兵部职方司主事或副帅所创作的舆图,毋宁说是一幅交由民间画匠或宫廷画师所创作的辽土形势图。《全辽图》具有重现关外江湖的百科全书式意义,其图绘的民间传统造型意识及工整秀丽的书风也引人注目。
其他文献
“二稃语录”是北宋儒学语录的典范之作,包含了大量的白话口语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辞书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许多见于该书的词语未被《汉语人词典》收录。本文重
随着现代传媒的逐步发展,对于视听艺术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制作者的重视,研究影视声音艺术就是研究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中的声音运用和存在的属性规律,本文总结了
明弘治七年朱东光刻印的中都四子本《管子》,系据刘绩《管子补注》翻刻。与南宋初绍兴年间刊印的浙江刻本相比较,四子本更注重用字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收录二十余务通行本没有的注
政治法在我国是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门美素有争议.文章从辨析政治的基本概念开始,结合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确立政治法的地位、
网络文学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一样,具有一种“神韵”特性。这种“神韵批评”主要由三个方面的特性构成:第一,是由一种欣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所决定的评点式的批评方式;第二,是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