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常见,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并不深刻,所以产生了很多误解,除了在生活中,在教学方面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本文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思想出发,第一部分阐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以及惯性定律的发现;第二部分分析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现实应用;第三部分表述了牛顿第一定律所带来的现实意义。总体上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综合分析,从它的产生到应用最后到意义,其中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坐在公交车上,司机突然刹车,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身体前倾;蹲在地上时间久了,我们站起来就会眼冒金星;我们在日常怕跑步的时候,当我们想停下来的时候,不会马上停下来等等,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其实都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那么牛顿第一定律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向学生讲授牛顿第一定律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设置一个向下的斜面连一个向上的斜面,然后拿起了个小球放在斜面某点上,由静止运动下来,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此时我们如果考虑小球的受力分析情况,并且思考小球能冲到的高度,最后便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将会一直匀速运动下去。在若干年后,牛顿总结出来了一条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这便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由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我们了解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惯性又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也就是说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那么牛顿第一定律该如何应用呢?惯性又该如何运用呢?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使得学生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是在描述运动与力的关系,然后再详细的给学生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去回忆在生活中出现的惯性的现象,分析在刹车时我们的身体会前倾的原因,分析为什么我们跑步是想要停下来却不能马上停下来,这些都是惯性的原因。我们还要知道,伽利略的实验是理想实验,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没有力的作用下而去运动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要明白原理即可,切勿钻牛角尖。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外我们更多的是运用到了惯性定律,关于惯性的性质以及惯性的概念,这里不再表述,我们明白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尽管牛顿第一定律在近代以及现代的物理学研究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性的出现,也是建立在对牛顿定律的不断应用中所产生和获得的。 因此,牛顿定律对于物理学的研究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然,除了理论研究上的应用,惯性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它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给予了正确的解释, 同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打来了极大便利。所以总结来说,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更要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惯性这一知识点,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发表了物理学哲学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三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的第一条定律写道: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后人把该定律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虽只有短短三十几个字,但历经两千年,饱含了几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牛顿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在科學领域,它提出了力的概念,使得人们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牛顿的发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了更多的科学现象,并加以稀释使得我们都明白其中的原理,让我们在知识层面更上一层楼;在现实领域,它使得我们明白事物的原理,并加以利用,创新出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事物;在教学中,它是前提,是让学生明白力的知识点的前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促进了知识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得越来越便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让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单纯的学会一个知识点,所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所带了深远意义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认识[J].高中数理化,2020-9-15(44).
[2]阿力甫江.基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5(207).
[3]周树名.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235.
[4]余雪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策略——以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3):10-13.
[5]钱婷婷.聚焦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9-10-15(57).
作者简介
桑柏慧,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坐在公交车上,司机突然刹车,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身体前倾;蹲在地上时间久了,我们站起来就会眼冒金星;我们在日常怕跑步的时候,当我们想停下来的时候,不会马上停下来等等,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其实都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那么牛顿第一定律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向学生讲授牛顿第一定律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设置一个向下的斜面连一个向上的斜面,然后拿起了个小球放在斜面某点上,由静止运动下来,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此时我们如果考虑小球的受力分析情况,并且思考小球能冲到的高度,最后便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将会一直匀速运动下去。在若干年后,牛顿总结出来了一条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这便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由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我们了解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惯性又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也就是说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那么牛顿第一定律该如何应用呢?惯性又该如何运用呢?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使得学生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是在描述运动与力的关系,然后再详细的给学生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去回忆在生活中出现的惯性的现象,分析在刹车时我们的身体会前倾的原因,分析为什么我们跑步是想要停下来却不能马上停下来,这些都是惯性的原因。我们还要知道,伽利略的实验是理想实验,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没有力的作用下而去运动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要明白原理即可,切勿钻牛角尖。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外我们更多的是运用到了惯性定律,关于惯性的性质以及惯性的概念,这里不再表述,我们明白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尽管牛顿第一定律在近代以及现代的物理学研究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性的出现,也是建立在对牛顿定律的不断应用中所产生和获得的。 因此,牛顿定律对于物理学的研究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然,除了理论研究上的应用,惯性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它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给予了正确的解释, 同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打来了极大便利。所以总结来说,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更要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惯性这一知识点,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发表了物理学哲学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三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的第一条定律写道: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后人把该定律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虽只有短短三十几个字,但历经两千年,饱含了几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牛顿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在科學领域,它提出了力的概念,使得人们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牛顿的发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了更多的科学现象,并加以稀释使得我们都明白其中的原理,让我们在知识层面更上一层楼;在现实领域,它使得我们明白事物的原理,并加以利用,创新出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事物;在教学中,它是前提,是让学生明白力的知识点的前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促进了知识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得越来越便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让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单纯的学会一个知识点,所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所带了深远意义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认识[J].高中数理化,2020-9-15(44).
[2]阿力甫江.基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5(207).
[3]周树名.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235.
[4]余雪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策略——以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3):10-13.
[5]钱婷婷.聚焦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9-10-15(57).
作者简介
桑柏慧,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