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新课标要求,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在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应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还要教他们如何自主学习。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实践,我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方法,归纳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而今,在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充分地利用起了多媒体技术,我们信息技术课尤其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如我们在讲授些枯燥难懂的概念及理论时,制作简单的课件或使用现成的教学光盘等辅助手段,学生直观看到演示比用语言表达更易领会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主动探索、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我在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时,涉及到各种工具,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功能及使用方法,会产生混淆,所以我先把word工具的功能大致介绍一遍,然后演示一遍我的用word处理的各种特色不同的作品,包括论文、报表、版报、信、贺卡、试卷,等等,学生看到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能做出如此丰富的效果后,对word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自己设计、排版,创造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尽管有些比较粗糙,但这毕竟是他们自我创新的体现,并且,学生在自我创造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学会了word工具使用,比教师生搬硬套的讲解更具体、形象,由于学生在自我创造的同时自主学习,不知不觉地学会了word。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依据新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不但要“备课”,还要“备学生”。一堂好的信息课,首先应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
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习。再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置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进行到“交流提高”这一步时,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完成了任务,然后请完成任务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给没有完成的学生提供帮助,最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乐中教,乐中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技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最典型的课程,就学习的过程本身而言是辛苦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好,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既追求学习结果的实现带来的快乐,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这样学习就不会枯燥乏味,还会乐趣无穷,轻松愉快,在玩中学,乐中学。尤其体现在利用学生对游戏及网络的兴趣上。我在讲网络时,如果只单单拿着书讲,就会很难懂,并且不容易记忆,如果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如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些网站,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看自己喜欢看的风光,了解国内外实事、大事,并且可以让学生尝试网上论坛,探索些他们在课本上看不到的科技,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使他们了解到,信息技术课不只是教他们认识计算机结构,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作为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的新型人才,必须要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为他们今后走上创新之路打下基础。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正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教育我们的学生应与时俱进,上好信息技术课是当今基础教育重中之重,通过这门课能培育创新人才,也能带动其他学课学习,让我们为上好这门课努力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关键词:兴趣;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在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应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还要教他们如何自主学习。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实践,我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方法,归纳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而今,在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充分地利用起了多媒体技术,我们信息技术课尤其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如我们在讲授些枯燥难懂的概念及理论时,制作简单的课件或使用现成的教学光盘等辅助手段,学生直观看到演示比用语言表达更易领会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主动探索、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我在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时,涉及到各种工具,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功能及使用方法,会产生混淆,所以我先把word工具的功能大致介绍一遍,然后演示一遍我的用word处理的各种特色不同的作品,包括论文、报表、版报、信、贺卡、试卷,等等,学生看到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能做出如此丰富的效果后,对word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自己设计、排版,创造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尽管有些比较粗糙,但这毕竟是他们自我创新的体现,并且,学生在自我创造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学会了word工具使用,比教师生搬硬套的讲解更具体、形象,由于学生在自我创造的同时自主学习,不知不觉地学会了word。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依据新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不但要“备课”,还要“备学生”。一堂好的信息课,首先应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
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习。再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置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进行到“交流提高”这一步时,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完成了任务,然后请完成任务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给没有完成的学生提供帮助,最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乐中教,乐中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技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最典型的课程,就学习的过程本身而言是辛苦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好,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既追求学习结果的实现带来的快乐,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这样学习就不会枯燥乏味,还会乐趣无穷,轻松愉快,在玩中学,乐中学。尤其体现在利用学生对游戏及网络的兴趣上。我在讲网络时,如果只单单拿着书讲,就会很难懂,并且不容易记忆,如果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如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些网站,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看自己喜欢看的风光,了解国内外实事、大事,并且可以让学生尝试网上论坛,探索些他们在课本上看不到的科技,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使他们了解到,信息技术课不只是教他们认识计算机结构,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作为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的新型人才,必须要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为他们今后走上创新之路打下基础。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正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教育我们的学生应与时俱进,上好信息技术课是当今基础教育重中之重,通过这门课能培育创新人才,也能带动其他学课学习,让我们为上好这门课努力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