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青少年健身的高雅运动。它具有简便、观赏、娱乐、健身等特点, 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近几年来, 随着课程设置的改革, 体育选修课的开设, 羽毛球专项课己在各高校普遍开展。然而在羽毛球专项课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往往只注重手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从而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包括握拍法、发球法、击球法、和步法四个部分。在运动过程中步法移动的快慢、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着羽毛球其它各项技术动作的发挥。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落点变化多, 这就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击球中, 都必须做步法的快速移动, 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合理、协调。因此, 步法移动在羽毛球专项课的教学中应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与羽毛球步法有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
2.2.2观察法 针对体育课50名学生在上课期间学习步法的情况,并且结合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步法移动时易范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
2.2.3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充实论文的论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步法移动技术分析
3.1.1起动 起动是在以准备姿势站位的状态下向来球方向作出快速反应的移动过程。准备姿势分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稍前(右手持拍为例)。一种是比赛进行中接球前的姿势。一般右脚稍前,左脚稍后,重心在两脚之间摆动(右手持拍为例)。起动要在正确判断来球的前提下迅速作出相应的回击来球的反应,做到判断准确,反应敏捷,起动迅速。
3.1.2移动 一般来讲,从中心位置到击球位置,学生在場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有效的方法。
3.1.3 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动作别扭,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刁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
3.1.4回位 击出来球后,应尽快返回到场地的中心位置,以便在中心位置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回位”的意识不强,在哪里打过球就停在那里。而盲目的回位,也会造成比赛的被动。要根据场上的变化及对方的技战术特点来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利的回位路线和回位位置。
3.2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不同的步法的技术构成都是相同的。必须要让学生明确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都是由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和回动这四个技术环节所构成。羽毛球步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在教学中应与手法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3.2.1 单一步法教学 单一步法是步法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初期,教师要抓住垫步、并步、交叉步、蹬转步、蹬跨步等基本步法进行反复练习。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熟练程度的提高,可在步法到位的同时要求掌握与击球技术的配合,使学生懂得根据来球选择步法,根据步法选择适宜的击球技术。同时采用多球练习,使单一步法练习得以强化,不断增大幅度,提高熟练程度和精确度。
3.2.2组合步法的教学 组合步法是指为了取得最佳的击球姿势、位置而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单一步法的结合。组合步法教学是羽毛球教学的重点。
3.3.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
3.3.1 预判和判断 一个完整的动作决策过程包括两个心理过程,即预期反应和动作选择反应,整个判断反应时间大约需要0.486s。预判是大脑用敏锐精确的视觉器官搜集早期信息,亦称预期反应,发生在击球前瞬间,是思维过程的预期反应过程。判断是动作选择反应过程,这个过程运动员清晰判断来球的各种信息,并促使自己选择好回球的方式、位置、力量、方向、路线、轨迹及落点。
3.3.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是体能最重要的内容和外在表现,是步法的基础。身体素质不好,步法就无从谈起。
3.3.3移动动作结构和轨迹 羽毛球有特殊的动作结构和要求,动作结构清楚、过程合理就能使动作流畅、自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在日常的羽毛球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的移动动作混乱、不到位、轨迹不清晰、步子多余、身体调整不合理等现象,致使移动中不到位、节奏慢、消耗体力等问题。
3.3.4运动节奏感 运动节奏感是指在运动中动作在时间、空间以及动作延展性和深度等方面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对运动节奏感的描述和分析相对较少。在羽毛球运动中,场上形势变化很快,我们要善于把握移动、击球的时间、空间和动作快慢及力度大小,不可盲目地移动或出手,使自己掌握场上的节奏,掌握主动,控制局面。
3.4提高步法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3.4.1加强教学比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预判能力较差,动作移动、反应较慢,都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刺激来强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教学比赛。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退移动。来球在左(右) 方却向右(左) 方移动,这是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步法错误。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击球路线的识别判断能,在实战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3.4.2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 手法的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的,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有利的位置,才能够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有好的步法而不具备良好的击球技术,也是打不好球的。因此,掌握手法与步法是学好羽毛球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
3.4.3重视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
构成步法的因素较多,但主要要求速度、平衡、协调和灵活。速度使身体能够移动到位,平衡使身体保持合理的击球姿势,协调能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分在击球过程中的作用,灵活则保证身体重心处在相对的位置上。它们之间虽然密不可分,但从步法移动到完成击球动作的专项特征上分析,速度与灵活性则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步法的到位与转换以及击球动作的配合、上一次击球与下一次击球及移动的过程中,速度与灵活性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步法移动的迅速性与灵活性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在羽毛球教学中,应贯穿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步法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单一步法教学为基础,以组合步法教学为重点,并处理好步法与身体素质等几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羽毛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3.4.4重视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必须围绕着羽毛球的专项特点进行。
4结论
4.1使学生明确步法移动的技术环节: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回位。
4.2步法的基本教学方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以单一步法教学为基础,以组合步法教学为重点。
4.3针对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在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 加强预判和判断、身体素质、平衡力和协调性、运动节奏感、以及动作结构和轨迹的练习。
4.4在加强教学比赛的同时,应贯穿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的指导思想
1.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青少年健身的高雅运动。它具有简便、观赏、娱乐、健身等特点, 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近几年来, 随着课程设置的改革, 体育选修课的开设, 羽毛球专项课己在各高校普遍开展。然而在羽毛球专项课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往往只注重手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从而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包括握拍法、发球法、击球法、和步法四个部分。在运动过程中步法移动的快慢、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着羽毛球其它各项技术动作的发挥。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落点变化多, 这就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击球中, 都必须做步法的快速移动, 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合理、协调。因此, 步法移动在羽毛球专项课的教学中应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与羽毛球步法有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
2.2.2观察法 针对体育课50名学生在上课期间学习步法的情况,并且结合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步法移动时易范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
2.2.3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充实论文的论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步法移动技术分析
3.1.1起动 起动是在以准备姿势站位的状态下向来球方向作出快速反应的移动过程。准备姿势分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稍前(右手持拍为例)。一种是比赛进行中接球前的姿势。一般右脚稍前,左脚稍后,重心在两脚之间摆动(右手持拍为例)。起动要在正确判断来球的前提下迅速作出相应的回击来球的反应,做到判断准确,反应敏捷,起动迅速。
3.1.2移动 一般来讲,从中心位置到击球位置,学生在場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有效的方法。
3.1.3 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动作别扭,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刁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
3.1.4回位 击出来球后,应尽快返回到场地的中心位置,以便在中心位置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回位”的意识不强,在哪里打过球就停在那里。而盲目的回位,也会造成比赛的被动。要根据场上的变化及对方的技战术特点来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利的回位路线和回位位置。
3.2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不同的步法的技术构成都是相同的。必须要让学生明确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都是由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和回动这四个技术环节所构成。羽毛球步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在教学中应与手法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3.2.1 单一步法教学 单一步法是步法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初期,教师要抓住垫步、并步、交叉步、蹬转步、蹬跨步等基本步法进行反复练习。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熟练程度的提高,可在步法到位的同时要求掌握与击球技术的配合,使学生懂得根据来球选择步法,根据步法选择适宜的击球技术。同时采用多球练习,使单一步法练习得以强化,不断增大幅度,提高熟练程度和精确度。
3.2.2组合步法的教学 组合步法是指为了取得最佳的击球姿势、位置而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单一步法的结合。组合步法教学是羽毛球教学的重点。
3.3.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
3.3.1 预判和判断 一个完整的动作决策过程包括两个心理过程,即预期反应和动作选择反应,整个判断反应时间大约需要0.486s。预判是大脑用敏锐精确的视觉器官搜集早期信息,亦称预期反应,发生在击球前瞬间,是思维过程的预期反应过程。判断是动作选择反应过程,这个过程运动员清晰判断来球的各种信息,并促使自己选择好回球的方式、位置、力量、方向、路线、轨迹及落点。
3.3.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是体能最重要的内容和外在表现,是步法的基础。身体素质不好,步法就无从谈起。
3.3.3移动动作结构和轨迹 羽毛球有特殊的动作结构和要求,动作结构清楚、过程合理就能使动作流畅、自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在日常的羽毛球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的移动动作混乱、不到位、轨迹不清晰、步子多余、身体调整不合理等现象,致使移动中不到位、节奏慢、消耗体力等问题。
3.3.4运动节奏感 运动节奏感是指在运动中动作在时间、空间以及动作延展性和深度等方面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对运动节奏感的描述和分析相对较少。在羽毛球运动中,场上形势变化很快,我们要善于把握移动、击球的时间、空间和动作快慢及力度大小,不可盲目地移动或出手,使自己掌握场上的节奏,掌握主动,控制局面。
3.4提高步法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3.4.1加强教学比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预判能力较差,动作移动、反应较慢,都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刺激来强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教学比赛。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退移动。来球在左(右) 方却向右(左) 方移动,这是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步法错误。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击球路线的识别判断能,在实战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3.4.2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 手法的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的,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有利的位置,才能够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有好的步法而不具备良好的击球技术,也是打不好球的。因此,掌握手法与步法是学好羽毛球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
3.4.3重视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
构成步法的因素较多,但主要要求速度、平衡、协调和灵活。速度使身体能够移动到位,平衡使身体保持合理的击球姿势,协调能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分在击球过程中的作用,灵活则保证身体重心处在相对的位置上。它们之间虽然密不可分,但从步法移动到完成击球动作的专项特征上分析,速度与灵活性则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步法的到位与转换以及击球动作的配合、上一次击球与下一次击球及移动的过程中,速度与灵活性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步法移动的迅速性与灵活性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在羽毛球教学中,应贯穿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步法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单一步法教学为基础,以组合步法教学为重点,并处理好步法与身体素质等几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羽毛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3.4.4重视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必须围绕着羽毛球的专项特点进行。
4结论
4.1使学生明确步法移动的技术环节: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回位。
4.2步法的基本教学方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以单一步法教学为基础,以组合步法教学为重点。
4.3针对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在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 加强预判和判断、身体素质、平衡力和协调性、运动节奏感、以及动作结构和轨迹的练习。
4.4在加强教学比赛的同时,应贯穿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