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堡茶新闻传播中的“势”

来源 :新闻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官方平台新闻资料为支撑,引入调查报告手法,把新闻与文化传播进行糅合分析,找出新闻背后文化传播规律,提出乘势借势创势这一观点,对宣传推广工作乃至各行各业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文章认为传播学已与新闻学互相交融,聚焦文化传播的宣传推广,还可观照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对做好新闻策划与宣传组织工作也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六堡茶;文化;传播;乘势;借势;创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谓时势推移所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孙子兵法》就是一部集中论“势”的著作。成都武侯祠有一联语曰: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可见“势”对促进事物发展、成败所起的重要作用。
  何为“势”呢?势的意义包括形势、情势、势头、趋势、时机、姿态、力量、威力等。举例言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代表了两种“势”,一是横势,二是竖势。如果一个人登山,竖势山陡,或致半途而废;横势路远,却易成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则体现了“势”的转移,蜜蜂就是因为懂得追逐“花势”,所以能采到蜜。文化传播是有规律的,其中一个易被世人忽略的就是“势”的作用。在文化传播中,如何用势,特别是如何乘势、借势、创势,将其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以安化茶和六堡茶为例,试浅析之。
  湖南益阳安化茶和广西梧州六堡茶同归中国三大黑茶之列,地域相近,盛衰有因,特别是近年来各自的发展势头还是有异同之处,通过对比互鉴,以期对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能带来一些思考。
  一、乘势——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化传播所乘之势,当与其他事物一样,追随时势、形势、大势。这些明显存在的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置身度外,实乃不智。主动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相信定会“乘风破浪会有时”。
  (一)乘互联网经济之势
  当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地球便成一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加上日渐快捷的配送系统,网购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湖南120多家安化黑茶品牌企业加入了电商行业。为了制定新时代下的互联网黑茶标准,探索黑茶在互聯网渠道的营销新模式,2017年,安化县离岸孵化器在长沙成立,一批湘籍茶企以安化黑茶互联网企业联盟的形式集体进驻,共同发力。2018,安化黑茶专卖店的营销网点和网店已超10万个。2020年,安化县在快递、线上推广、签约网红主播、粉丝达人4个方面给予奖补,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营销的发展。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2月,安化县茶旅中心主办的首个“网上开园节”应运而生,共举行266场,8200万名观众在线关注抢拍,带动销售额近9739万元。
  梧州市则建设了六堡茶网上商城,采取“电子销售平台+供应链+现代物流”的运营模式,服务茶叶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六堡茶展示、交易、支付等服务,力求打通梧州六堡茶的供应链。茶叶尽管是一种体验类的消费商品,但梧州六堡茶商城是由市商务局、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及本地官方媒体共同打造的,给予消费者更多信心和保障。而商城的经营模式,对于梧州六堡茶的销售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创新,能将梧州本土生产的优质六堡茶以集中展示的模式和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快速推向市场,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二)乘文化旅游之势
  当今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搭台,还得文化唱戏。文旅结合是振兴旅游业的大势所趋。
  茶旅融合发展全面发力,安化县全域旅游格局已基本成型, 一座“山水生态茶城”在崛起。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云台山茶旅开发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7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产值75亿元。
  至于梧州六堡茶,除了投入1.5亿元建设六堡茶特色小镇外,还推动建设摩天岭六堡茶海和六堡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523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的产业板块和文旅板块,包括六堡茶博物馆、会展中心、茶金融服务中心、科创新天地、质检中心、寻茶谷、茶缘湾、花海茶园、都市康养生活示范区等10多个重点子项目。建成后将给游客带来“从茶园到茶杯”的一站式全过程快乐体验。立足茶旅发力延伸产业链,苍梧县建设了六堡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六堡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示范园。这些茶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必将助力文旅产业加速发展。2020年,六堡茶生态旅游区接待旅客200万人次,产值约10亿元。
  (三)乘脱贫攻坚之势
  我国举全国之力进行的脱贫攻坚大会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经济任务、民生工程,其中的产业扶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化县通过制定帮扶政策,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扶持贫困户开辟(恢复)小块茶园,让贫困户“零门槛”参与茶产业发展,扶持2万多户贫困户发展茶园4.2万亩。近年来,安化县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27个,其他涉茶项目60多个,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依靠茶业脱贫者达到9.4万人。
  苍梧县六堡镇把茶产业发展成品牌,全镇茶园面积已经接近4万亩,有12家加工企业和61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六堡镇4000多户16000多人就业,年产值达到2.6亿元。截至2019年,六堡茶产业覆盖苍梧县28个贫困村,茶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
  这里列举的都是大而言之的“共势”,值得注意的是,乘势亦分“先手”与“后手”,先下手为强,带有政策性的“势”是有阶段性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二、借势——只缘身在最高层
  大师制小罐茶是一种典型的借势,借大师的名气和央视的平台,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不忘初心”一语风行后,茶业界跟着推出“初心茶”,也是一种借势。还有安化黑茶由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代言”。而梧州六堡茶则晋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进驻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一种借势。经过梳理,发现梧州六堡茶与安化黑茶在大方面的借势如下:   (一)借影視之势
  除了在顶级电视台做推广外,借影视传媒之势打响文化品牌,还得另辟蹊径。如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益阳茶厂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全国首档茶界达人PK大赛《茗声大震》。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梧州市文广体旅局与有“中国第一长剧”之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合作拍摄短剧《有茶有真相》,都能收到持久而良好的效果。
  (二)借高铁之势
  高铁这一车载媒体具有人气高、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的宣传优势。2018年,安化黑茶龙头企业抱团与高铁传媒合作,安化黑茶·白沙溪、中茶、怡清源、高马二溪、云上5大高铁专列正式起航。这两年,冠名“梧州六堡茶”“三鹤六堡茶”“中茶窖藏六堡茶”的高铁动车也达到了5列。
  (三)借企业之势
  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祝雪兰与梧州中恒集团合作推出“瑶家雪兰”六堡茶,是茶文化与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合作的有益尝试,是中恒集团旗下双钱实业与祝雪兰联合推出的首款品牌背书产品,是国资国企驱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一次新探索。这有利于“非遗”文化融合互鉴、“中华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四)借体育之势
  安化是“羽毛球冠军的摇篮”,该县先后有27人入选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在国际比赛中夺得38项冠军,安化羽毛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体育品牌。从2017年开始,“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成为常态赛事,该县每年都举办一次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县级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精英邀请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国际巨星挑战赛”。冠名为 “安化黑茶杯”羽毛球比赛,无疑有利于借羽毛球冠军之“势”打响安化茶的品牌,无形中让人联想到“冠军茶”。
  借势,是利用别处之势成就自己,所谓的“站在巨人肩上”是也。所借之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度、适合度方为佳。
  三、创势——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化传播中的创势,是乘势、借势的升级版。文化传播中的创势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把自然资源优势、产品赋能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等做到极致,实现最大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创势的终极目的。
  (一)创聚集之势
  从种植、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所谓的规模效应就是聚集之势的体现。安化按照“小块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安化模式”,大力推进茶山、茶湖、茶带、茶路建设,实现 “以点集群、连群成廊、走廊带区、片区发展”的格局,规模种植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梧州近年大力推进“百里茶廊”、规划建设六堡茶产业千亩集聚区,都是一种造势,创造规模之势。
  举行、参加各种茶事节会,也是常规的通过聚集来造势、创势。安化黑茶通过举办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挑担茶叶上北京”等节会和活动平台,形成了很好的发展“势能”。 梧州市苍梧县通过举办春社开茶节、斗茶大会等重大茶事活动,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效。
  六堡镇茶农在春社日历来有祭社祈福、采摘社茶的习俗,近年来演变成六堡开茶节 。春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是中国最古老的民俗节日之一,六堡春社开茶节因此具有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值得坚持举办和发扬光大。
  近年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梧州市政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商务厅携手探索实践文化产业发展,举办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开拓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茶产业”的创新之路,首届斗茶大会累计接待茶客突破13万人次,实现销售额及签订销售合同款近2亿元。“2019年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获得全国传媒经营“金推手奖”融媒体经典案例奖。
  (二)创历史文化之势
  历史文化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是岁月留给后人的瑰宝。历史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发掘利用好,发扬光大之,可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品牌优势。
  千两茶,是只有安化才有的黑茶,72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工艺, 200年后在安化仍通过家族或师徒代代相传。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依靠手工操作,实行土法生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这一传统文化,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千两茶已向百两茶、万两茶延伸。历时200多天制作完成的高6米、直径0.74米、重1559公斤的四万两花卷茶,成功申报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千两茶,着实让安化茶火了一把。
  早在1500年前,六堡镇就有着连接桂粤港直通南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从六堡镇出发到达广州十三行,再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南洋,是中国著名的侨销茶,形成了积淀深厚的“茶船古道”文化,是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茶叶行销史上一个瑰丽篇章。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将“茶船古道”与“茶马古道”相媲美。
  作为“茶船古道”产地和起点的梧州,很好地把握住了“茶船古道”这含金量极高的关键词,把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六堡茶的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2018年,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获得的“茶船古道”商标开始应用在多款六堡茶产品中。同时,通过举办“‘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大型茶事活动,在国内外进行了近百场的六堡茶行销推介宣传活动,六堡茶声名鹊起。2019年“茶船古道·新丝路”广西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东南亚)活动,获得广西对外传播项目类二等奖。
  (三)创时尚潮流之势
  一般来说,饮茶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饮的多是奶茶。要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必须研发出现代时尚的茶品以及以茶为原料的衍生产品。在这方面,两地茶业界都在探索尝试。
  安化黑茶与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黑茶饮料快消品;白沙溪为了进军国际市场,开发了“袋泡黑茶”等现代便捷化产品;在云上,最新型的黑茶“巧克力茯砖”厚度与饼干相仿,只有巧克力大小,可直接掰一小块泡饮,契合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业已走俏北上广。随着黑茶成分提取技术的日益成熟,黑茶面膜、黑茶牙膏等系列产品陆续诞生上市,安化黑茶产业链不断扩展,市场前景日益可观。   而在梧州,这方面的研发目前还是屈指可数。只有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上马六堡茶冻干茶粉产业化项目,推出速溶六堡茶,因此还需要加大力度抢占潮头。
  (四)创可创之势
  同为黑茶类的安化茶和六堡茶,有着许多共同点,陈茶发金花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花势”彼此都利用得不错,成为卖点之一。除此之外,各自还有哪些潜在的优势可创呢?
  经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安化黑茶生长环境富含硒元素,别处难以相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上者生烂石”。安化的山水之间,遍布七亿年历史之久的冰碛岩碎石,占全球冰碛岩含量的85%以上,这在全世界茶树生长环境中是唯一的。据检测,安化茶叶的硒含量是全国茶叶平均值的2倍,世界茶叶平均值的7倍。这就很适合打造冰碛岩“富硒茶”这一品牌。
  而六堡茶则有一特殊加工工艺——洞穴陈化。梧州市遍布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茶窖(防空洞),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适宜独特的微生物种群(有益菌类)的生长繁殖。这些有益菌生生不息,与窖藏的六堡茶形成完整的生物链,促进了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又使六堡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窖藏六堡茶韵”。目前为止,打“窖藏”卖点的仅有一两家,只是附加在产品包装上,远未激发势能的最大化。梧州文旅资深人士茹恩南曾有一个设想,把梧州珠山隧道商业街打造成窖藏六堡一条街,与梧州茶厂、珠山公园连接起来,建设成突出六堡茶文化的文旅景区。
  另外,六堡茶农有用葫芦存储茶叶、让其自然陈化后作居家良药的习惯。以前,成粉状的六堡陈茶是可以在药店里买到的,由此证明六堡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利用现代化验技术,进行六堡茶益生机理研究,明确指出,六堡茶一直扮演着饮料和药物的双重角色,能给人带来健康美好生活。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包装的六堡茶,唯独不见葫芦装的六堡茶。葫芦,造型别致,作为镇宅摆件,在道家文化里有收拢煞气的作用。葫芦,也与“福禄”谐音,因此很多家庭都喜欢在家里摆上一两个葫芦。如果用造型别致的葫芦,按大小规格灌装不同分量的六堡茶,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独特“葫芦六堡茶”品牌,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四、察势:用势当用强
  《孙子兵法》曰:善战者,求之于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过历史长河,发展到新时代,事物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各种“势”。时事政策之势,重在把握;他山之势,高在利用;积淀之势,胜在挖掘。天时天利人和,指的都是一种势,并且是有利之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講的是人定胜天的道理,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安化茶的发展也走过从低谷到高峰的过程。2004年,安化全县茶园面积只有5.7万亩,整个安化茶产业一年的产值已不到2000万元,仅有的几家茶厂处在倒闭的边缘。从2006年开始,安化县立足资源优势,并充分利用各种势能,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安化茶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茶叶加工量9万吨,综合产值达220亿元,品牌价值评估37.13亿元。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成为全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
  六堡茶作为梧州乃至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符合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带一路”倡议、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健康属性、文化属性和收藏金融属性。近年来,产业发展产销两旺,形势喜人。种植面积8.9万亩,年产量2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品牌价值26.4亿元。
  六堡茶与安化茶相比较,个中的发展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对比二者文化传播中的“用势”,大致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二者在乘势方面,均有意识,但作为不同,效果也不同。在借势和创势上,虽各有千秋,却也能从整体上分出个强弱来。六堡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得看在一、二、三产业链如何乘势、借势和创势。做大做强产业,进一步打响六堡茶文化品牌,还有不寻常的路需要探索和脚踏实地去走。
  (责任编辑:黄康温)
其他文献
【摘 要】党报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章以《梧州日报》做好梧州市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系列宣传报道为例,探索党报围绕中心工作做精、做优舆论宣传的路径、方式,为新时代党报主动发声、服务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  【关键词】党报;创新;发声;阵地;舆论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高的综合性荣誉,是最具价值的城市无形资产,是最珍
期刊
【摘 要】自从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传统媒体全面进行深化转型与改革,新闻生产模式创新取得卓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章主要对新闻生产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也对新闻生产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生产;技术赋权;盈利;内容+  媒体融合自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传统媒体全面进行深化转型与改革,打破了之前传统媒体新闻生产信息壁垒,开启了“中央厨房”式“
期刊
【摘 要】文章从无人机航拍在新闻摄影中的实际情况及其鲜明的优势入手,论述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新闻摄影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更好地在新闻摄影领域发展无人机拍摄技术,促进新闻摄影报道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摄影;图片  近几年来,我国的无人机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创新,在移动通信各类新科技的不断推动下,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与过去相比,也镶嵌着十分鲜明的技术发展印记。特别是在无人机
期刊
【摘 要】方志类纪录片是纪录片类型的一种创新,它是方志文化在电视语言上的呈现。文章认为,史料是方志类纪录片的基石,史料对此类纪录片的内容选题、主题提炼、章节布局以及影像表达至关重要,乃成败关键。文章剖析《中国影像方志》广西部分的十几期节目的调研、策划、拍摄、审稿和后期制作的全过程,提出史料的获取源自纪录片创作者知识与见识的功底,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使用的能力又给史料搜集与提炼提供了新的路径。  【
期刊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介已成为新闻的主要传播平台,微信也成为用户量最多的社交平台,这时,决定新闻阅读量多少和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订户量,而是分享量。新闻被分享得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阅读到新闻,影响力就越大。文章深入剖析了分享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完整地构建了新闻分享示意图,通过对研究对象新闻客户端A近20个月的新闻直接点击量、分享量和分享点击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厘清了分
期刊
【摘 要】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外部形态及内部体系的变革和冲击。出版社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抓住融媒体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在结构调整、内容选题、宣传手段、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文章以传统出版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其成功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语境;创新发展;出版社转型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中国出版业带入了融媒体时代,传统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媒体造成巨大冲击。县级电视台是社会基层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转型迫在眉睫。作为电视新闻的生产者,基层电视新闻记者也应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积极做好转型创新的转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下县级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记者;转型策略;研究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新闻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县级电视台传
期刊
【摘 要】融媒体技术为广播注入新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对广播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采编人员不仅要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还要成为融媒体广播内容制作的“通才”,才能适应广播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两种模型,分析广播采编人员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在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媒体;采编人员;SWOT分析;五种力量模型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
期刊
本期刊发的《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推出了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社军的重磅文章《既抓增量又抓存量,防止改革“翻烧饼”》,着重介绍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建立有制度化的融媒体指挥调度机制,在重大主题、重大时间节点的宣传报道中,既突出各平台内容特质,又资源共享,对全台新闻资源和原两台记者站进行整合,对网站、客户端、双微矩阵等新媒体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市场的快速发展,媒介形态愈加多样,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应用、新业态重塑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融媒体、全媒体等各业态的新媒体产业异军突起。文章认为,媒介形态的快速融合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新媒体人才,社会对应用型新媒体人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文章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为例,主要从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模式及孵化创业项目等方面,探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