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馥|“要培养学生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高度”

来源 :建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SATU | 您来清华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先生读书的经历是怎样的?rn|蔡君馥| 1946年考到清华以前,我已经在天津工商学院读过一年建筑系了.因为梁先生是知名的学者、清华也是知名的学府,知道梁先生要在清华创办建筑系的消息后,我毅然决定牺牲一年再考一次,上清华建筑系.1946年是第一班,建筑系只有十几名学生,多数都是男同学,女同学就我和杨秋华两个.建筑系刚刚创办的时候,梁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林徽因先生在系里,主要是吴良镛先生在指导我们练习基本的建筑制图,等到1947年,梁先生就回来了.
其他文献
针对型钢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型钢柱-梁节点中梁钢筋难以锚入剪力墙的问题,提出了配双槽钢和格构柱这2种优化方案来代替原设计中的H型钢方案。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比了3种方案的SRC剪力墙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同时对比并分析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同荷载条件下,优化方案中双槽钢方案的型钢最大应力较小,受力性能更好,虽然略差于原设计方案中的H型钢,但是其最大应力小于钢骨的屈服应力,且双槽钢方案可以在1个方向上自由锚入梁钢筋,因此双槽钢方案是解决型钢柱-梁节点施工难题的首选方案。
为提高卫生间、厨房、浴室等墙体底部的防水抗渗性能,提出一种嵌芯式止水坎台。嵌芯式止水坎台分为内部坎芯和外部套坎两部分,内部坎芯与本层楼板一次浇筑成形,而外部套坎可以通过二次支模单独浇筑。该施工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止水坎位置及结构尺寸精度,而且有效避免了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二次支模浇筑止水坎留下的水平施工缝隙和冷缝,大大提高了止水坎台的防水能力。总结的经验可供今后类似项目借鉴。
根据梁思成工作笔记和其他史料勾勒梁出访各国的行程及其关注的主要方面并辑录其观感,其中不少与国际建协的各种活动有关.这些出访所取得的经验及其对国际建筑发展大势的切身了解,深远影响了新中国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史实既反映出我国参与冷战时期国际建筑交流的具体情形及其若干特点,显见建筑文化交流在冷战政治外交中的特殊意义,也能从中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作为建筑师的梁思成.
套筒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和预制梁中钢筋连接的重要方式,套筒内灌浆料的饱满度检测是实际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它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对套筒灌浆饱满度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热源激励的方式对套筒进行加热,可以通过套筒表面温度差异定性识别出灌浆套筒脱空缺陷;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10 mm以内的套筒,可加热5 min即判别出套筒未灌浆区域和灌浆区域。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套筒内脱空缺陷情况的辅助性判断,应用在装配式预制梁节点浇筑混凝土前,对横向水平套筒灌
为加快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地区建筑业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结合智慧建造涉及多个环节和领域特点,从管理、技术、模式、人才四个维度,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突破口,并对智慧建造进行展望,提出了未来重点发展路径。
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筑企业通过塑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等措施,明确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实现建筑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的再造,推动建筑企业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总结的经验可供其他企业借鉴。
为了保证大型预制T梁运输过桥及架设的施工安全性,需要对T梁运输过桥及架设过程进行整体的数值模拟分析。结合温岭泽国—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梁桥空间梁单元检算模型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利用数值模拟分析预制T梁过桥及架设具有可参考性。
结合实际工程,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开展了施工安全风险研究,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安全风险、构件吊装施工机械安全风险、防护脚手架施工安全风险以及预制构件临时支撑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风险防控措施以指导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总结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以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为背景,聚焦于梁思成提出的半部中国建筑史的佐证研究思路,由此推进了上古和中古初期中国建筑史的写作.这一思路的提出至少与两方面相关:其一与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田野调查发现相关;其二与营造学社和代表当时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机构的合作密切相关.研究试图对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在西南的学术史遗产进行重新评价,并对这段历史赋予新的学术意义.
对比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整合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念以及罗伯托·盖贝蒂在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育思想,二者的相通之处是两位教育家都以历史研究为基础,通过归纳推理和“临床研究”的方式建立并发展了建筑学科.在此框架中,建筑项目不再是教义的物理实现,而是每一次具体实践成果的归纳累积,其并不预设意向,而是在面临不断变化的随机条件时灵活应对.方法 论通过实践而被构建,理论知识源于真实的经验,由此建筑教育经历了范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