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独生子女这一独特群体在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政府,社会,子女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独生子女 养老 赡养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11-01
自1978年12月颁布并于1979年9月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生育率快速下降并逐步稳定在低水平。在宏观层面上,在我国引发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最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在微观层面上,造就了一代特殊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核心家庭、小家庭成为最主要的家庭形式,独生子女家庭正在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类型。因此,独生子女养老所面临的各方面困难也日渐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问题
子女对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双亲负有赡养的义务,应该为老人维持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或物质支持,老年人通过自养和子女供养相结合,实现生活保障。在城市家庭中,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退休金与养老保险金。虽然,老人现在尚未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阶段,但是,老人大都年过半百,基本上已届退休年龄或己退休,且退休金微薄,经济负担较重。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人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属于温饱状态。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的家庭观念一般是以孩子为主,导致中青年过分重视对儿女的抚养而轻视或忽视对父母的赡养。在一般的城市家庭中,子女给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主要是生活日用品、食物、钱。从经济支出上来看,父母健康与否,有无退休金、子女有无能力是关键。
出现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人到中年而面临着年老父母的赡养与年幼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家庭负担加重,当家庭条件不佳时难以兼顾。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少于父母,而老人年老体弱,需要投入的费用多。
心理问题
因为独生子女是照料老人的唯一来源,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成为子女最担心的问题,此外出行安全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成为三大独生子女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他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
而老年人往往由于其经济参与和生产力日趋下降,处于不得不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一种地位,长期以来,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依靠和期望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父母对于独生子女比对于非独生子女的投入的更多更大,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期望值也高于对于非独生子女的期望,这种期望反过来加重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人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节奏加快、工作时间的延长,学历要求的提高,都对于独生子女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在步入中年,成为家里的中流砥柱时因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对于自身的事业发展,家庭和谐,儿女的教育和成长费用,身心健康的维护,家里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照料,各种费用等等方面都对独生子女提出了挑战。
精力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典型特点,给独生子女带来很大的负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工作养家,又需要照顾和教育下一代,更需要赡养家中的老人。他们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尤其是当老人年迈以后,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当孩子的教育需要他们的时候,当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的时候,虽然他们在主观上很想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处于青壮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在工作、生活及照顾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等方面负担相当沉重,对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伴随着老年“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照顾老年人问题更是成为大多数独生子女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他们认为首要困难是没有时间,其次是精力不够。所以即使有心,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到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质量。
关于独生子女养老困难的措施建议
针对这些实际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考虑到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城市中即将面临的养老危机意识不强,因而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够,制度也不完善。
二是养老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社会养老是养老模式中及其重要的一种,它在与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配合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社区还未形成养老服务机制。社区养老机制的形成对养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是目前的独生子女大多为七零年代后期或八零年代出生,父母尚处于有劳动能力的状态中,承担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子女的危机意识不够强。
具体措施:
政府角度:(1)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此外加大养老保险的投入还必须转变政府的支出结构,减少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等关系民生的领域,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2)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尽快制定相关的监管法律,确保监管活动有法可依。其次,健全司法监管制度。就养老保险来说,目前的司法监督还很薄弱,很多违规、违法行为进入不了司法程序。最后,完善行政监管体系。具体来说,在全国各个地方的社保机构建立监管机构,赋予一定的权限,配备足够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经费,以便于其能够开展工作。
(3)加强法制建设。要确保我国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要有制度保证。要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层次,通过法律来规范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缴费比例、统筹层次、管理监督等活动,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社会角度:(1)社区要切实从不同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出发,设置多样性的服务项目以供老年人选择。更加关心这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鼓励老年人熟悉和信任的服务人员陪其聊天或外出。加强社会资源,特别是民政、教育与卫生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将分散的、自发的和潜在的养老资源变为可调配、可动员的资源。(2)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是由社区成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3)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这种成长环境容易使独生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的家庭,不应过分的娇生惯养,而作为独生子女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摇篮的学校,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孝顺老人的传统美德。这样,当家庭养老责任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能勇于承担。
子女角度:
加强赡养老人意识
如果独生子女从小就树立赡养老人的意识,长大后在此方面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将一些虐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合法权益违法的不肖子女绳之以法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在家庭矛盾中更多的情况是属于道德范畴,只有子女自己明确责任,并自觉尽责,才是更积极有效的办法。中华民族向来以孝为荣,这是我们国家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文化,独生子女在享受父母的爱的同时更应该为辛苦一生的父母的考虑,让他们在担负了一家的生计辛苦劳作半生,为家庭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之后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早做准备
因老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独生子女在准备养老方面也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在经济和精神支持方面未雨绸缪,平时留出一部分积蓄作为储备资金, 作为照料老人日常生活和医疗费用,加强理财意识,使财富进行有序增值,降低养老者的风险,培养与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与父母之间的积极的沟通模式,减轻互相的压力,有益老人的精神健康。还有需要对自己家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老方式。目前比较科学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帮助老人改变观念
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和独立养老
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夫妇间的互助养老是很主要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应把在经济上独立,在生活上尽量自我照顾,在精神领域依然保持和开创自己的世界作为正常而值得骄傲的事,不将养老希望全部寄托于子女身上,当然对于确无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则另当别论。
但实际上老年人到各种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机构养老也是一种正常的养老方式,是一种正常合理的选择。不要将家居养老作为养老的唯一模式,也不要将去养老机构养老当作子女不孝顺的表现。
独生子女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也要从多角度入手,需要政府,社会,子女和父母共同重视起来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1(5).
[2] 李斯.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关键词]独生子女 养老 赡养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11-01
自1978年12月颁布并于1979年9月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生育率快速下降并逐步稳定在低水平。在宏观层面上,在我国引发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最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在微观层面上,造就了一代特殊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核心家庭、小家庭成为最主要的家庭形式,独生子女家庭正在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类型。因此,独生子女养老所面临的各方面困难也日渐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问题
子女对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双亲负有赡养的义务,应该为老人维持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或物质支持,老年人通过自养和子女供养相结合,实现生活保障。在城市家庭中,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退休金与养老保险金。虽然,老人现在尚未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阶段,但是,老人大都年过半百,基本上已届退休年龄或己退休,且退休金微薄,经济负担较重。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人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属于温饱状态。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的家庭观念一般是以孩子为主,导致中青年过分重视对儿女的抚养而轻视或忽视对父母的赡养。在一般的城市家庭中,子女给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主要是生活日用品、食物、钱。从经济支出上来看,父母健康与否,有无退休金、子女有无能力是关键。
出现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人到中年而面临着年老父母的赡养与年幼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家庭负担加重,当家庭条件不佳时难以兼顾。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少于父母,而老人年老体弱,需要投入的费用多。
心理问题
因为独生子女是照料老人的唯一来源,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成为子女最担心的问题,此外出行安全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成为三大独生子女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他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
而老年人往往由于其经济参与和生产力日趋下降,处于不得不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一种地位,长期以来,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依靠和期望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父母对于独生子女比对于非独生子女的投入的更多更大,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期望值也高于对于非独生子女的期望,这种期望反过来加重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人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节奏加快、工作时间的延长,学历要求的提高,都对于独生子女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在步入中年,成为家里的中流砥柱时因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对于自身的事业发展,家庭和谐,儿女的教育和成长费用,身心健康的维护,家里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照料,各种费用等等方面都对独生子女提出了挑战。
精力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典型特点,给独生子女带来很大的负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工作养家,又需要照顾和教育下一代,更需要赡养家中的老人。他们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尤其是当老人年迈以后,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当孩子的教育需要他们的时候,当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的时候,虽然他们在主观上很想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处于青壮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在工作、生活及照顾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等方面负担相当沉重,对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伴随着老年“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照顾老年人问题更是成为大多数独生子女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他们认为首要困难是没有时间,其次是精力不够。所以即使有心,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到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质量。
关于独生子女养老困难的措施建议
针对这些实际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考虑到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城市中即将面临的养老危机意识不强,因而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够,制度也不完善。
二是养老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社会养老是养老模式中及其重要的一种,它在与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配合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社区还未形成养老服务机制。社区养老机制的形成对养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是目前的独生子女大多为七零年代后期或八零年代出生,父母尚处于有劳动能力的状态中,承担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子女的危机意识不够强。
具体措施:
政府角度:(1)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此外加大养老保险的投入还必须转变政府的支出结构,减少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等关系民生的领域,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2)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尽快制定相关的监管法律,确保监管活动有法可依。其次,健全司法监管制度。就养老保险来说,目前的司法监督还很薄弱,很多违规、违法行为进入不了司法程序。最后,完善行政监管体系。具体来说,在全国各个地方的社保机构建立监管机构,赋予一定的权限,配备足够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经费,以便于其能够开展工作。
(3)加强法制建设。要确保我国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要有制度保证。要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层次,通过法律来规范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缴费比例、统筹层次、管理监督等活动,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社会角度:(1)社区要切实从不同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出发,设置多样性的服务项目以供老年人选择。更加关心这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鼓励老年人熟悉和信任的服务人员陪其聊天或外出。加强社会资源,特别是民政、教育与卫生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将分散的、自发的和潜在的养老资源变为可调配、可动员的资源。(2)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是由社区成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3)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这种成长环境容易使独生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的家庭,不应过分的娇生惯养,而作为独生子女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摇篮的学校,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孝顺老人的传统美德。这样,当家庭养老责任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能勇于承担。
子女角度:
加强赡养老人意识
如果独生子女从小就树立赡养老人的意识,长大后在此方面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将一些虐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合法权益违法的不肖子女绳之以法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在家庭矛盾中更多的情况是属于道德范畴,只有子女自己明确责任,并自觉尽责,才是更积极有效的办法。中华民族向来以孝为荣,这是我们国家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文化,独生子女在享受父母的爱的同时更应该为辛苦一生的父母的考虑,让他们在担负了一家的生计辛苦劳作半生,为家庭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之后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早做准备
因老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独生子女在准备养老方面也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在经济和精神支持方面未雨绸缪,平时留出一部分积蓄作为储备资金, 作为照料老人日常生活和医疗费用,加强理财意识,使财富进行有序增值,降低养老者的风险,培养与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与父母之间的积极的沟通模式,减轻互相的压力,有益老人的精神健康。还有需要对自己家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老方式。目前比较科学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帮助老人改变观念
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和独立养老
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夫妇间的互助养老是很主要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应把在经济上独立,在生活上尽量自我照顾,在精神领域依然保持和开创自己的世界作为正常而值得骄傲的事,不将养老希望全部寄托于子女身上,当然对于确无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则另当别论。
但实际上老年人到各种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机构养老也是一种正常的养老方式,是一种正常合理的选择。不要将家居养老作为养老的唯一模式,也不要将去养老机构养老当作子女不孝顺的表现。
独生子女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也要从多角度入手,需要政府,社会,子女和父母共同重视起来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1(5).
[2] 李斯.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