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无公害农产品花芸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的要求。
【关键词】农产品;花芸豆;田间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ake kidney bean sowing preparation,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harvest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etc.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flower kidney bean; field management
1 播前准备
花芸豆适宜在较为肥沃的沙壤土或通透性良好的黑钙土壤上种植,特别适宜河谷草甸土壤上生长,含盐量低于0.3%,同时排灌条件良好。花芸豆要求精细整地,一般春翻地要及时耙地保墒,土地翻耙后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尤其是突出“墒、碎”。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一天可用48%氟乐灵乳油200ml/亩兑水30 kg进行土壤表面均匀喷雾或用50%乙草胺250ml/亩兑水30 kg进行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喷药后及时耙磨,以防药液挥发。基肥应该将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亩与磷酸二铵15 kg/亩和腐殖钾10 kg/亩混合均匀撒施15~20cm土层中。
2 适期播种
选用适宜本地区生长,抗病性好、商品性高的奶白花芸豆,播前晒种1~2d。提高种子活性,杀灭种子病菌及提高出苗率,同时要进行种子处理,具体种子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1%拌种。(2)用20%根康宝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1%拌种。当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一般播深为4~5cm,可采用点播机按45cm等行距进行点播,播种时带磷酸二铵5kg/亩作种。一般情况下,肥地应稀植,瘠薄地宜密植。花芸豆植株较大,分枝性强,熟期较晚的品种,宜稀植;播种期早,种植密度应减小。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移苗
花芸豆出苗后如发现缺苗应立即补种,补种的种子可先在水中浸泡2~3h,天旱、墒差时更应带水补种,保证如期出苗,如发现缺苗较晚,可移栽补苗,移苗最好在子叶期进行,便于成活,先移栽,栽好后再浇好水,移苗一般应选择阴天或16:00以后进行。
3.2 中耕、松土、除草
为了提高地温,保水保肥,促进根系生长,苗期应中耕2~3次。花芸豆现行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为5cm左右,以后隔10~15d中耕一次,深度依次为10cm、12cm。另外,小面积除草在整个生育期采用人工除草2次。大面积除草在禾本科杂草3~5叶时,用6.9%威霸乳由80~100ml/亩或用20%拿捕净乳由100~150ml/亩或用15%精稳杀得乳由80~100ml /亩兑水30 kg混合均匀后喷雾,喷药时间一般在12:00~13:00以前或17:00~18:00以后为佳。
3.3 追肥技术
追肥一般分3次进行,即巧施苗肥,重施花荚肥,补施灌浆肥。巧施苗肥:花芸豆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可不施或少施苗肥。基肥不足,幼苗长势弱者,必须在苗期追尿素8~10kg。重施花荚肥:花荚肥是花芸豆需肥的高峰期,此期供应充足的肥料,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利于养分运输和转化,有保花、增荚、增粒、增粒重的作用。此期应追尿素15~20kg。花荚期早施者不能早于初花期,晚施者不能晚于盛花期,施肥方法为条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10~15cm为宜。补施灌浆肥:灌浆期应适量喷0.05%钼酸铵溶液或磷酸二氢钾,达到增产10%~15%的效果。
3.4 浇水
浇水原则是:苗期一般不灌水或少灌水,苗期到开花期灌花荚水,鼓粒灌灌浆水。灌水时宜采用开沟细流沟灌,防止大水漫灌渍水。
4 防治病虫害
4.1 病害防治
花芸豆病害主要有菌核病、根腐病、细菌性疫病等。对于菌核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菌核病的危害。对于根腐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根腐病的危害。对于细菌性疫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细菌性疫病的危害。
4.2虫害防治
4.2.1蚜虫防治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和周边残枝败叶、杂草,并及时销毁,消灭越冬虫源;药剂防治:用10%吡啉虫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药剂安全间隔期为5~7d,或用5%除虫菊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安全间隔期为2~3d。
4.2.2红蜘蛛 农业防治:除草灭虫铲除杂草,可以减少虫源;消灭越冬螨春秋两季刮树皮,发芽前喷布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早春把树干周围的表土散开等,均可以有效地消灭越冬螨;药剂防治:可用扫螨净800~1000倍液或1.8%阿锡螨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
【关键词】农产品;花芸豆;田间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ake kidney bean sowing preparation,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harvest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etc.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flower kidney bean; field management
1 播前准备
花芸豆适宜在较为肥沃的沙壤土或通透性良好的黑钙土壤上种植,特别适宜河谷草甸土壤上生长,含盐量低于0.3%,同时排灌条件良好。花芸豆要求精细整地,一般春翻地要及时耙地保墒,土地翻耙后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尤其是突出“墒、碎”。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一天可用48%氟乐灵乳油200ml/亩兑水30 kg进行土壤表面均匀喷雾或用50%乙草胺250ml/亩兑水30 kg进行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喷药后及时耙磨,以防药液挥发。基肥应该将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亩与磷酸二铵15 kg/亩和腐殖钾10 kg/亩混合均匀撒施15~20cm土层中。
2 适期播种
选用适宜本地区生长,抗病性好、商品性高的奶白花芸豆,播前晒种1~2d。提高种子活性,杀灭种子病菌及提高出苗率,同时要进行种子处理,具体种子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1%拌种。(2)用20%根康宝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1%拌种。当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一般播深为4~5cm,可采用点播机按45cm等行距进行点播,播种时带磷酸二铵5kg/亩作种。一般情况下,肥地应稀植,瘠薄地宜密植。花芸豆植株较大,分枝性强,熟期较晚的品种,宜稀植;播种期早,种植密度应减小。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移苗
花芸豆出苗后如发现缺苗应立即补种,补种的种子可先在水中浸泡2~3h,天旱、墒差时更应带水补种,保证如期出苗,如发现缺苗较晚,可移栽补苗,移苗最好在子叶期进行,便于成活,先移栽,栽好后再浇好水,移苗一般应选择阴天或16:00以后进行。
3.2 中耕、松土、除草
为了提高地温,保水保肥,促进根系生长,苗期应中耕2~3次。花芸豆现行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为5cm左右,以后隔10~15d中耕一次,深度依次为10cm、12cm。另外,小面积除草在整个生育期采用人工除草2次。大面积除草在禾本科杂草3~5叶时,用6.9%威霸乳由80~100ml/亩或用20%拿捕净乳由100~150ml/亩或用15%精稳杀得乳由80~100ml /亩兑水30 kg混合均匀后喷雾,喷药时间一般在12:00~13:00以前或17:00~18:00以后为佳。
3.3 追肥技术
追肥一般分3次进行,即巧施苗肥,重施花荚肥,补施灌浆肥。巧施苗肥:花芸豆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可不施或少施苗肥。基肥不足,幼苗长势弱者,必须在苗期追尿素8~10kg。重施花荚肥:花荚肥是花芸豆需肥的高峰期,此期供应充足的肥料,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利于养分运输和转化,有保花、增荚、增粒、增粒重的作用。此期应追尿素15~20kg。花荚期早施者不能早于初花期,晚施者不能晚于盛花期,施肥方法为条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10~15cm为宜。补施灌浆肥:灌浆期应适量喷0.05%钼酸铵溶液或磷酸二氢钾,达到增产10%~15%的效果。
3.4 浇水
浇水原则是:苗期一般不灌水或少灌水,苗期到开花期灌花荚水,鼓粒灌灌浆水。灌水时宜采用开沟细流沟灌,防止大水漫灌渍水。
4 防治病虫害
4.1 病害防治
花芸豆病害主要有菌核病、根腐病、细菌性疫病等。对于菌核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菌核病的危害。对于根腐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根腐病的危害。对于细菌性疫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控制细菌性疫病的危害。
4.2虫害防治
4.2.1蚜虫防治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和周边残枝败叶、杂草,并及时销毁,消灭越冬虫源;药剂防治:用10%吡啉虫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药剂安全间隔期为5~7d,或用5%除虫菊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安全间隔期为2~3d。
4.2.2红蜘蛛 农业防治:除草灭虫铲除杂草,可以减少虫源;消灭越冬螨春秋两季刮树皮,发芽前喷布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早春把树干周围的表土散开等,均可以有效地消灭越冬螨;药剂防治:可用扫螨净800~1000倍液或1.8%阿锡螨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