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及认知疗法在人格矫正中的运用

来源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中,14周岁至18周岁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形成的犯罪人格具有临时性,较为容易矫正。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统计学分析及犯罪心理成因的分析,针对未成年犯罪人致罪内因——人格缺陷,运用认知疗法完善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化解未成年犯罪人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态,改善未成年犯罪人个性的偏激和不良行为模式。
其他文献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获悉,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选择18项“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进行资金支持。据悉,这18项重点任务包括:制造业重点领
本文提出了环氧胶的体型缩聚理论,计算了固化剂理论用量和最佳用量,解释了粘接抗拉强度-固化剂用量曲线上出现双峰等现象,并预言了一系列结论.该理论可解释固化剂取最佳用量
帮扶单位派驻“第一书记”驻村是我国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子系统中2016年和2017年华东某扶贫重点市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数据,采用倾向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便开始大力推行二元政策,但是这在带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拉大了城乡的经济差异,使得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悬殊过大,加之,很多制度和体系都不够完善,所制定
个人服务导向是组织服务能力的核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导向已成为服务营销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本研究聚焦于个人服务导向,在深入剖析个人服务导向内涵的基础上,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坚持用雷锋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社会主
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标志着坚定的理想追求,代表了真善美的高尚人格,反映了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雷锋精神涵盖的助人为乐、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等精神都是
对软组织损伤患者206例,分为对照组103例,采用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观察组103例,采用银质针治疗.结果表明采用无痛银质针松解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针灸和理疗.
本文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SERVQUAL等理论构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突出教育性意义的数字科技馆服务质量评价概念模型,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写作是人类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积极地训练人的思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怎样改进高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怎样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