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4日,杭城朋友圈被一则有“温度”的消息刷屏。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杭州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顺利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的“三连冠”!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文明的涵养,更要久久为功。杭州,在文明的襁褓里,从瘦小,到筋骨强大。外塑城市之形,内铸城市之魂,文明已然融入杭州血脉。
“三连冠”背后
回望来路,几多风雨,几多欢喜。从第一声“创文”呐喊,到如今的落地生根、花开不谢,背后是一座城市多年的悉心浇灌、呕心沥血。
上世纪90年代末,杭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本世纪初,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规划(2006—2010)》、《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意见》,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城市发展大计;2011年,杭州荣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杭州顺利通过第一次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今年,“复评”攻坚战再次打响。
“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检查工作三年一次,而今年的复评标准变得更细、更严、更广。检查组从2014年的“自行车暗访”,到今年的“无人机、全球眼”科技突击,确保将每个区域最真实的城市面貌360°无死角地呈现在“考官”面前。而在打分方面,检查组制订了严格的划线以及淘汰机制:成绩高于80分才可保留文明城市称号;得分在70—80分之间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低于70分高于60分的停止资格一年;低于60分,属于创建工作滑坡较严重,直接取消文明城市称号。同时,今年也是有史以来参评城市最多的一届,全国新申报的参评城市多达169个,参加复评的城市有87个,数量远超历届。
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杭州的复评之路愈显艰难。今年8月,正值复评迎检工作的最后关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在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全市上下要以决战决胜、志在必得的勇气打赢复评迎检硬仗,上下同欲奏响文明创建‘交响乐’,誓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以优美的环境、文明的风尚、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城市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杭州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自信。从城市环境建设到市民素质提升,杭州将“文明城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市民可视、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一个个民生焦点被提上文明创建“日程表”,倒排时间、紧抓落实。最终,杭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景美,人更美
杭州的美好,一半是景,一半是人。不管是臨时驻足杭州的游客,还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助力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文明之风在这里盛行。
某日,在学院路翠苑一区附近,上演着动人的一幕:70多岁的赵大伯,刚踏上一条没有安装指示灯的斑马线时,附近车辆仿佛受了统一调控似的,齐刷刷地减慢速度,然后规规矩矩地停在离斑马线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静静等待,不急也不催。赵大伯见状,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小跑起来,生怕影响车辆通行。
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的水平线。司机在斑马线前的一脚刹车,传递着一种人文精神;行人的快速通过和微笑点赞,则是对礼让的善意回馈。如今,行走在杭州街头,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从法制法规的约束到无需提醒的自觉,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然构成了杭州独有的文化内涵。
感动我们的又何止是“斑马线礼让行人”?舍身跳水救人的阿里工程师刘新停、饱受病痛折磨但仍坚持一线的最美党员干部余延安、G20小青荷志愿团队和武林大妈、“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的地铁口号、“共享单车、共享文明”倡议书……自2013年推出“最美杭州人”评选活动以来,最美人物已达6000余人,最美精神绽放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平凡坚守中亦有不平凡的动人,那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传递着心间的那一抹温柔,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始于颜值,忠于“城品”。尊重自然的城市布局、盛情包容的杭州佬儿、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人性化的温和执法、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梦想写意的人文环境……让900万人甘之如饴选择杭州。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即使是与杭州第一次的遇见,也未曾有过初识的距离感,那是一种由衷的喜欢。因为,这儿景美,而人更美。
文明,下一站?
“全国文明城市”,一份至高无上的城市殊荣,一块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品牌,有力诠释着杭州经济、文化、生态、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建设成效。
然而,荣誉仅是阶段性的。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攀登。“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不是“铁饭碗”,三年一次复评,合格者保留,不合格者取消。它的淘汰机制,释放了一时获评不代表一劳永逸的积极信号。“文明”攀登,是一场耐力的比拼。只有怀揣对文明的敬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持之以恒地不断前行,才能保持城市文明良性的动态平衡。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项由外到内的“清洁”工程。“面子”的整洁仅是第一步,“里子”的精神风尚才是文明本质,整个城市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得到洗礼。由内而外的文明,才会使杭州更有质感,具化为一个个有形又有情的故事,丰满这座城的温度与姿态。这项庞大的“清洁”工程,需要所有杭州人民的自律自觉、众志成城。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场为民不为“名”的竞赛。它不是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而是一项长期的、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永远把市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是杭州建设国际名城、一流城市的不变初心。因此,既看重城市“得牌”,更看重群众得益;既追求蝉联受奖,更追求群众受惠。同时,群众的满意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提升,这对杭州的城市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明,于脚下起步,永不止步。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文明的涵养,更要久久为功。杭州,在文明的襁褓里,从瘦小,到筋骨强大。外塑城市之形,内铸城市之魂,文明已然融入杭州血脉。
“三连冠”背后
回望来路,几多风雨,几多欢喜。从第一声“创文”呐喊,到如今的落地生根、花开不谢,背后是一座城市多年的悉心浇灌、呕心沥血。
上世纪90年代末,杭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本世纪初,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规划(2006—2010)》、《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意见》,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城市发展大计;2011年,杭州荣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杭州顺利通过第一次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今年,“复评”攻坚战再次打响。
“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检查工作三年一次,而今年的复评标准变得更细、更严、更广。检查组从2014年的“自行车暗访”,到今年的“无人机、全球眼”科技突击,确保将每个区域最真实的城市面貌360°无死角地呈现在“考官”面前。而在打分方面,检查组制订了严格的划线以及淘汰机制:成绩高于80分才可保留文明城市称号;得分在70—80分之间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低于70分高于60分的停止资格一年;低于60分,属于创建工作滑坡较严重,直接取消文明城市称号。同时,今年也是有史以来参评城市最多的一届,全国新申报的参评城市多达169个,参加复评的城市有87个,数量远超历届。
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杭州的复评之路愈显艰难。今年8月,正值复评迎检工作的最后关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在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全市上下要以决战决胜、志在必得的勇气打赢复评迎检硬仗,上下同欲奏响文明创建‘交响乐’,誓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以优美的环境、文明的风尚、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城市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杭州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自信。从城市环境建设到市民素质提升,杭州将“文明城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市民可视、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一个个民生焦点被提上文明创建“日程表”,倒排时间、紧抓落实。最终,杭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景美,人更美
杭州的美好,一半是景,一半是人。不管是臨时驻足杭州的游客,还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助力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文明之风在这里盛行。
某日,在学院路翠苑一区附近,上演着动人的一幕:70多岁的赵大伯,刚踏上一条没有安装指示灯的斑马线时,附近车辆仿佛受了统一调控似的,齐刷刷地减慢速度,然后规规矩矩地停在离斑马线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静静等待,不急也不催。赵大伯见状,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小跑起来,生怕影响车辆通行。
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的水平线。司机在斑马线前的一脚刹车,传递着一种人文精神;行人的快速通过和微笑点赞,则是对礼让的善意回馈。如今,行走在杭州街头,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从法制法规的约束到无需提醒的自觉,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然构成了杭州独有的文化内涵。
感动我们的又何止是“斑马线礼让行人”?舍身跳水救人的阿里工程师刘新停、饱受病痛折磨但仍坚持一线的最美党员干部余延安、G20小青荷志愿团队和武林大妈、“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的地铁口号、“共享单车、共享文明”倡议书……自2013年推出“最美杭州人”评选活动以来,最美人物已达6000余人,最美精神绽放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平凡坚守中亦有不平凡的动人,那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传递着心间的那一抹温柔,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始于颜值,忠于“城品”。尊重自然的城市布局、盛情包容的杭州佬儿、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人性化的温和执法、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梦想写意的人文环境……让900万人甘之如饴选择杭州。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即使是与杭州第一次的遇见,也未曾有过初识的距离感,那是一种由衷的喜欢。因为,这儿景美,而人更美。
文明,下一站?
“全国文明城市”,一份至高无上的城市殊荣,一块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品牌,有力诠释着杭州经济、文化、生态、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建设成效。
然而,荣誉仅是阶段性的。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攀登。“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不是“铁饭碗”,三年一次复评,合格者保留,不合格者取消。它的淘汰机制,释放了一时获评不代表一劳永逸的积极信号。“文明”攀登,是一场耐力的比拼。只有怀揣对文明的敬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持之以恒地不断前行,才能保持城市文明良性的动态平衡。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项由外到内的“清洁”工程。“面子”的整洁仅是第一步,“里子”的精神风尚才是文明本质,整个城市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得到洗礼。由内而外的文明,才会使杭州更有质感,具化为一个个有形又有情的故事,丰满这座城的温度与姿态。这项庞大的“清洁”工程,需要所有杭州人民的自律自觉、众志成城。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场为民不为“名”的竞赛。它不是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而是一项长期的、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永远把市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是杭州建设国际名城、一流城市的不变初心。因此,既看重城市“得牌”,更看重群众得益;既追求蝉联受奖,更追求群众受惠。同时,群众的满意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提升,这对杭州的城市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明,于脚下起步,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