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临床实践中,如何调配A、B糊剂,以更好地配合医师,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关键词】 牙釉质粘合剂;口腔正畸;固化时间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8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79-01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遗传或环境的因素,如基因传递、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导致牙颌错颌畸形。不但影响颜面的美观,而且会使咀嚼颌发音等功能欠佳,影响身心健康。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儿童发生率高达49%的牙颌畸形正畸治疗的需求大大增加。现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装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其方法是将托槽、额面管等用粘合材料直接粘合在牙面上。粘合材料主要从芳香族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类为原料的室温固化型牙釉质粘合剂,有液状釉质涂剂A、B与粘接糊剂A、B组成。A、B组份的涂剂和粘接糊的一般比例为1:1。但由于环境温度对釉质粘合剂的固化时间有很大影响,导致临床上常常因为粘接剂固化太快或固化慢,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为此,我经过多次实验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找到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实验资料
1.1 实验一 在保证A、B糊剂组份比例为1:1时,不同的环境温度,其固化时间是有差别的,见表1。
1.2 实验二 改变A、B糊剂组份比例分别为1:0.75,1:1.25时,相同的环境温度,其固化时间也是有差别的,见表2。
实验二结果表明:随着B糊剂量的减少,粘合剂的固化时间明显延长;随着B糊剂量的增加,固化时间明显缩短。所以,我们把这个发现应用到临床中,当环境温度高的时候,我们可以减少B糊剂的量;相反,当环境温度低的时候,我们可再增加B糊剂的量。当然,每一位医师的操作习惯、要求、速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每一位医师的不同情况,以及A、B糊剂的不同比例和不同温度下的固化时间表,来增减B糊剂的量,以实现临床实际的最佳效果。
而且以上的临床实践表明了,适当增减B糊剂的量并不影响牙釉质粘合剂的粘合强度,也未出现过托槽、颊面管等脱落现象。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配比方法是可行的。
2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通过适当增减B糊剂的量,是可以弥补京津牙釉质粘合剂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献
[1]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林珠.口腔正畸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 牙釉质粘合剂;口腔正畸;固化时间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8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79-01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遗传或环境的因素,如基因传递、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导致牙颌错颌畸形。不但影响颜面的美观,而且会使咀嚼颌发音等功能欠佳,影响身心健康。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儿童发生率高达49%的牙颌畸形正畸治疗的需求大大增加。现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装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其方法是将托槽、额面管等用粘合材料直接粘合在牙面上。粘合材料主要从芳香族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类为原料的室温固化型牙釉质粘合剂,有液状釉质涂剂A、B与粘接糊剂A、B组成。A、B组份的涂剂和粘接糊的一般比例为1:1。但由于环境温度对釉质粘合剂的固化时间有很大影响,导致临床上常常因为粘接剂固化太快或固化慢,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为此,我经过多次实验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找到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实验资料
1.1 实验一 在保证A、B糊剂组份比例为1:1时,不同的环境温度,其固化时间是有差别的,见表1。
1.2 实验二 改变A、B糊剂组份比例分别为1:0.75,1:1.25时,相同的环境温度,其固化时间也是有差别的,见表2。
实验二结果表明:随着B糊剂量的减少,粘合剂的固化时间明显延长;随着B糊剂量的增加,固化时间明显缩短。所以,我们把这个发现应用到临床中,当环境温度高的时候,我们可以减少B糊剂的量;相反,当环境温度低的时候,我们可再增加B糊剂的量。当然,每一位医师的操作习惯、要求、速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每一位医师的不同情况,以及A、B糊剂的不同比例和不同温度下的固化时间表,来增减B糊剂的量,以实现临床实际的最佳效果。
而且以上的临床实践表明了,适当增减B糊剂的量并不影响牙釉质粘合剂的粘合强度,也未出现过托槽、颊面管等脱落现象。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配比方法是可行的。
2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通过适当增减B糊剂的量,是可以弥补京津牙釉质粘合剂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献
[1]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林珠.口腔正畸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