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肛肠疾病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治疗术后疼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并对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试验组的患者用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方法对术后肛门疼痛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8.6%,经检验(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的方法能够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痔汤;耳穴压贴;护理;肛肠;疼痛
肛肠部位术后疼痛是由于其具有复杂而特殊的生理功能,肛门周围血管神经非常丰富,齿状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极为敏感[1]。近年来中医实用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重视,所以对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探讨肛肠疾病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治疗疼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通过随机的方式将于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试验组患者中,81例患者为男性,69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39.7±3.8)岁;对照组150例患者中,79例患者为男性,7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2.5±5.2)岁。试验组患者中,12例患者为痔疮结扎手术后,8例患者为肛裂Ⅱ期手术后,17例患者为混合痔环切手术后,3例患者为肛瘘切开挂线手术后;对照组患者中,9例患者为痔疮结扎手术后,13例患者为肛裂Ⅱ期手术后,10例患者为混合痔外切手术后,8例患者为肛瘘切开挂线手术后。
1.2疼痛程度的分级:以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作为临床观察判别的基点,疼痛分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用1条10cm长的标尺,正反两面标明分数,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0分代表完全无疼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由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标尺上滑动标记,护士记录相应分值。分值分为4个等级,0级(0分),Ⅰ级(1-3分),Ⅱ级(4-6分),Ⅲ级(7-10分)。
2.治疗方法
2.1方剂组成:槐花20g,秦艽10g,败酱草15g,木香12g,马齿苋30g,用水2500ml进行煎制,至1500ml为止。以3天为1个疗程,患者于术后开始每天早晚各坐浴1次,疼痛明显时加坐浴一次,并加耳穴按摩,坐浴时间维持在15-20min,每次坐浴前应先对患处进行一定时间的蒸熏,另外患者每天在排便后还应多接受一次治疗。
2.2选穴及方法:耳部肛门穴、神门穴、大肛穴、小肠穴、直肠穴、内分泌穴、交感穴、腰骶椎穴、用金属棒按压耳穴找出最敏感的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选定穴位后,局部常规75%酒精消毒后,把中药王不留籽用胶布(0.8*0.8cm)贴于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对压,手法由轻到重,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3-4次,每天贴一耳穴,两耳轮换。
2.3护理要点:2.3.1坐浴一般在手术后次日排便后即可进行,每次坐浴时间不可太长,避免引起虚脱和大出血,并设专人守候,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增强坐浴效果,防止蒸汽散失,坐浴时可用浴巾围臀。2.3.2坐浴前嘱其排空大小便,并清洁外阴及肛周,以提高药效;保持适宜的坐浴温度(35-42℃),一般38℃;2.3.3坐浴盆应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坐浴后按无菌换药方法进行处理。
3.治疗结果见表2
4.讨论
由于肛门术后疼痛除手术刺激和损伤外,还可因术后排便而致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换药等刺激,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化条件下,产生持续性疼痛[3]。中药坐浴配合耳穴压贴集药疗和理疗于一身。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或创面的肉芽组织吸收,快速发挥药效,抑制5-羟色胺、缓激肽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改善微循环,阻止血清蛋白丧失,维持正常胶体渗透压;还可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从而起到抗水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中药坐浴所需的各类药材比如槐花、秦艽、败酱草、马齿苋等能够对患处起到止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另外,中医认为,术后疼痛即有创口湿热滞满,气血瘀滞的“不通则痛”,又有术后血运不畅,手术耗伤气血所致的“不荣即痛”,因此,温热蒸汽和药液的熏洗可使局部气血经络得到温通,使局部组织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而且能够使药效直达患处,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加大祛除毒邪之功,使得水肿消退的速度更快,疼痛相应的也就减轻[4]。《内经》认为,耳与经络有着十分密贴的关系,人体的十二正经都直接或间接地上达于耳,与耳相通,故按压耳穴,对肛肠术后止痛有明显的效果[5]。本文中试验组通过消痔汤坐浴配合耳穴压贴治疗,可明显减轻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创面疼痛,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继承.痔瘘熏洗剂在肛肠病术后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73-74.
[2]董庆云,中药熏洗坐浴与盐水坐浴与肛肠病人术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6):27-28
[3]李旭,疼痛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9):430
[4]詹萍,李东平,罗松,黄洪涛,贾妙柱,谢祥锟,郝建.肛肠病术后肛门疼痛的原因及防治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5(3):152.
[5]柴铁劬,耳穴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50
作者简介:张小敏(1975.7)女 甘肃平凉 本科 内科专业。
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试验组的患者用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方法对术后肛门疼痛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8.6%,经检验(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的方法能够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痔汤;耳穴压贴;护理;肛肠;疼痛
肛肠部位术后疼痛是由于其具有复杂而特殊的生理功能,肛门周围血管神经非常丰富,齿状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极为敏感[1]。近年来中医实用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重视,所以对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探讨肛肠疾病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消痔汤坐浴联合耳穴压贴治疗疼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通过随机的方式将于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肛肠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试验组患者中,81例患者为男性,69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39.7±3.8)岁;对照组150例患者中,79例患者为男性,7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2.5±5.2)岁。试验组患者中,12例患者为痔疮结扎手术后,8例患者为肛裂Ⅱ期手术后,17例患者为混合痔环切手术后,3例患者为肛瘘切开挂线手术后;对照组患者中,9例患者为痔疮结扎手术后,13例患者为肛裂Ⅱ期手术后,10例患者为混合痔外切手术后,8例患者为肛瘘切开挂线手术后。
1.2疼痛程度的分级:以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作为临床观察判别的基点,疼痛分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用1条10cm长的标尺,正反两面标明分数,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0分代表完全无疼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由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标尺上滑动标记,护士记录相应分值。分值分为4个等级,0级(0分),Ⅰ级(1-3分),Ⅱ级(4-6分),Ⅲ级(7-10分)。
2.治疗方法
2.1方剂组成:槐花20g,秦艽10g,败酱草15g,木香12g,马齿苋30g,用水2500ml进行煎制,至1500ml为止。以3天为1个疗程,患者于术后开始每天早晚各坐浴1次,疼痛明显时加坐浴一次,并加耳穴按摩,坐浴时间维持在15-20min,每次坐浴前应先对患处进行一定时间的蒸熏,另外患者每天在排便后还应多接受一次治疗。
2.2选穴及方法:耳部肛门穴、神门穴、大肛穴、小肠穴、直肠穴、内分泌穴、交感穴、腰骶椎穴、用金属棒按压耳穴找出最敏感的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选定穴位后,局部常规75%酒精消毒后,把中药王不留籽用胶布(0.8*0.8cm)贴于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对压,手法由轻到重,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3-4次,每天贴一耳穴,两耳轮换。
2.3护理要点:2.3.1坐浴一般在手术后次日排便后即可进行,每次坐浴时间不可太长,避免引起虚脱和大出血,并设专人守候,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增强坐浴效果,防止蒸汽散失,坐浴时可用浴巾围臀。2.3.2坐浴前嘱其排空大小便,并清洁外阴及肛周,以提高药效;保持适宜的坐浴温度(35-42℃),一般38℃;2.3.3坐浴盆应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坐浴后按无菌换药方法进行处理。
3.治疗结果见表2
4.讨论
由于肛门术后疼痛除手术刺激和损伤外,还可因术后排便而致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换药等刺激,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化条件下,产生持续性疼痛[3]。中药坐浴配合耳穴压贴集药疗和理疗于一身。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或创面的肉芽组织吸收,快速发挥药效,抑制5-羟色胺、缓激肽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改善微循环,阻止血清蛋白丧失,维持正常胶体渗透压;还可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从而起到抗水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中药坐浴所需的各类药材比如槐花、秦艽、败酱草、马齿苋等能够对患处起到止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另外,中医认为,术后疼痛即有创口湿热滞满,气血瘀滞的“不通则痛”,又有术后血运不畅,手术耗伤气血所致的“不荣即痛”,因此,温热蒸汽和药液的熏洗可使局部气血经络得到温通,使局部组织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而且能够使药效直达患处,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加大祛除毒邪之功,使得水肿消退的速度更快,疼痛相应的也就减轻[4]。《内经》认为,耳与经络有着十分密贴的关系,人体的十二正经都直接或间接地上达于耳,与耳相通,故按压耳穴,对肛肠术后止痛有明显的效果[5]。本文中试验组通过消痔汤坐浴配合耳穴压贴治疗,可明显减轻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创面疼痛,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继承.痔瘘熏洗剂在肛肠病术后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73-74.
[2]董庆云,中药熏洗坐浴与盐水坐浴与肛肠病人术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6):27-28
[3]李旭,疼痛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9):430
[4]詹萍,李东平,罗松,黄洪涛,贾妙柱,谢祥锟,郝建.肛肠病术后肛门疼痛的原因及防治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5(3):152.
[5]柴铁劬,耳穴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50
作者简介:张小敏(1975.7)女 甘肃平凉 本科 内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