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芳:我对越国文化博物馆充满信心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博物馆的数量及形式的丰富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中国正迎来第三个博物馆大发展时期的新高峰”,这是专家们对现阶段博物馆建设速度的表述,与上世纪50年代及70年代的前两次建馆高峰不同,此次这股热潮也流向了民间。
  1996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在京成立,宣告我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的诞生。随着2002年10月重新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私人博物馆的意义,私人修建博物馆快速兴起,其中不乏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博物馆。近两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
  
  然而,火热的建馆局面下却有着另一番景象:“中国民间门墩收藏第一人”李松堂在京创建的“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开馆以来门可罗雀,每月倒贴大量资金;全国当时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云南“翰荣轩”因债务缠身而难以为继;上海最早成立的私人博物馆之一“尔冬强民间艺术博物馆”因面临拆迁,在举办了告别展览之后关闭;大连第一个私人博物馆“聚金阁”,仅存在不到10个月就因资金不足而唱了“空城计”,其主人不得不致信官办博物馆请求收购……
  在私人博物馆不被业内看好的情况下,浙江绍兴市区春波弄和鲁迅路交界处的黄金地段,又一座耗资1.5亿元的私人博物馆——越国文化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开业筹备中。这会不会又是一轮“高投入,低回报”的重蹈覆辙,抑或是收藏者的自娱自乐?为此,本刊记者在越国文化博物馆即将隆重开馆之前,独家专访了该馆馆长孙海芳。
  
  与鲁迅故居为邻的博物馆
  
  2006年6月,浙江广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芳投资6800万元,在绍兴市区拍下了一块12.68亩土地的使用权,这在绍兴轰动一时。但更让人费解的是,他竟然打算再投入巨资在此建立博物馆。“我本身就喜爱收藏,随着藏品数量增加,逐渐产生了办博物馆的想法。”孙海芳认为进入馆藏是民间收藏品的最后归宿,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民间收藏的层次。
  据了解,刚刚建成的越国文化博物馆占地8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仅建设费一项就多达1.5亿元。其主馆展示面积3800平方米,分为越窑青瓷、会稽铜镜、古越兵器、金银玉石四大展厅,共展出约1000件藏品。应对如此庞大的规模,孙海芳的每月运营预算为30万元,一年360万元,平均1天1万元。这纯粹靠博物馆的门票收入能够维持吗?对于越国文化博物馆的未来出路,孙海芳显然已经胸有成竹。
  他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公私博物馆大都亏损,但他还是想在靠博物馆自身发展、壮大,甚至盈利的路上进行一番尝试,与旅游景点的结合就是孙海芳的新尝试之一。“我们在博物馆的选址问题上考虑了很多,认为可以利用旅游景点的高人气来推动博物馆的发展,比如我们博物馆旁边是鲁迅故居,鲁迅故居每年的客流量是120万人,这就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人气”,孙海芳笑着说:“当然,鲁迅故居肯定也需要我们这样的新景点来支撑。”据记者估算,越国文化博物馆现在的门票定价是40元一张,如果鲁迅故居年客流量的1/10来参观越国文化博物馆,其门票年收入将达到480万元,比孙海芳的预算还盈余120万元。
  
  越国文化的立体缩影
  
  高档次的藏品也是孙海芳的制胜法宝之一,越国文化博物馆里珍藏有孙海芳5800余件藏品,其中越窑青瓷、会稽铜镜的收藏几乎已经超过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展馆四楼“国粹馆”中陈列的越国开国皇帝允常及吴王的兵器更是堪称镇馆之宝,令孙海芳爱不释手。“博物馆必须具备可看性,有好东西人家才会来看,我们的藏品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绍兴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为此,孙海芳时常自豪地对初来绍兴的客人说:“到绍兴来,必须了解绍兴的历史,要了解绍兴的历史,一定要到我们越国文化博物馆去做客。”
  
  孙海芳对越国文化藏品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从1995年开始,他就有意识地把收藏定位在绍兴本地文物上,除了出于收藏的便利外,对于家乡文化的眷顾,也是他收藏古越文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的收藏大多涉及本地越文化,作为古越先人的后代,如果现在有能力、有精力,却不去保护,尽力把它留存下来,是非常可惜的,也无法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多年的收藏经历让孙海芳有着过人的眼力,尤其是他主攻的四大类自己基本能拍板论断,这也是其博物馆的藏品能保真的关键所在。
  
  为宝贝连夜追寻70公里
  
  最初涉足收藏,孙海芳只有二十多岁,他偶然看到一块东汉会稽铜镜,心里顿时感到一种震撼,既有对古越先人手艺的惊叹,也有对古越文化的热爱。从那时开始,他生活中60%的时间便为收藏占据,期间发生的许多故事至今还让孙海芳记忆犹新。
  一次,孙海芳得到了一件唐朝的青瓷樽,回家以后他迫不及待地叫朋友一同欣赏,但是越看就越觉得缺少点什么,在瓶口处甚至还有些奇怪的痕迹。孙海芳马上打电话询问,卖家支支吾吾地说瓶口上原来有一圈黄金装饰,但被他弄了下来。听到这里,孙海芳心急火燎,生怕这一圈珍贵的装饰又有什么闪失,当晚便驱车70余公里赶去卖家那里,花费了和青瓷樽同样的高价才把黄金圈买了下来。“当时我特别高兴,但仔细一看有1/3的黄金被那个人剪去给他老婆打了两个戒指,但也要感谢那圈黄金,因为这个青瓷樽是他在刨地的时候发现的,如果没有那圈黄金,现在我们可能也看不到这样保存完好、工艺精湛的青瓷樽了。”心疼之余,孙海芳找打金高手修补完整了这件青瓷樽。
  还有一套越窑的兵马俑也让孙海芳颇费了一番心血,当时他仅有其中的几件,有些已经被其他藏家收藏。孙海芳开始逐个给藏家做工作,耗费了3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才逐渐把一整套陶俑收集齐全。另外一件宝贝——五代秘色瓷婴戏罐,孙海芳是第6位收藏者,在其辗转的另5次经历中,价钱也由最初的6.8万元陡增近30倍,达180万元,但孙海芳却不觉得这是笔亏本买卖,因为这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一件,更重要的是绍兴还是这个婴戏罐的娘家。现在,这些宝贝都完好地陈列在越国文化博物馆的橱窗里,其中的任何一件对于孙海芳而言都是一笔财富,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收藏的精髓是文化
  
  孙海芳的收藏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收藏的精髓是文化。他十分痛心于历史上对于民族文化的破坏,认为自己这一代人既然已经有能力,就应该努力把文化保存下来。“官有任期,人有寿命,做官5年不过5年,10年不过10年,人的寿命最多100年,只有文化是永恒的”,孙海芳认真地说:“你要是到国外,会发现我们许多好东西都在那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再不保护的话,将来我们的子孙看东西也要跑到国外去看了。留一点文化给后人,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以其长达22年的收藏经验,他认为普通的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刚刚入门的收藏者,应该多看书,尤其多逛博物馆,博物馆能够提供诸多样品和标本,有时甚至比光看书本收益要大得多。此外,精品意识在收藏中也很重要,文化含量和艺术水平都不错的藏品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东西多少无所谓,但必须是精品。也就是说,不管是懂的人还是不懂的人,看到你这个东西都觉得不错、漂亮,那你的收藏就做到位了。”
  孙海芳最后向记者描绘了他心目中越国文化博物馆的蓝图——“民间博物馆中是一流,国内除了几个大的博物馆以外也是一流,我们要达到这么一个档次。对于这个目标,我充满了信心。”
其他文献
由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中国《收藏界》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2007年8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正式启动。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铁成,著名歌唱家张暴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锦强,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会长宋建文,以及杨臣彬、夏更起、戴志强、叶佩兰、贾文忠、王春城等著名文物专家和30余家媒体的代表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  
期刊
近日,在泉友郑立志处见到一枚美品蒙文“大元通宝”折十钱。此钱来自于内蒙赤峰地区,为生坑出土、开门见山的全品相。钱币通体被红斑绿锈所包裹,锈结牢固,文字深峻,好郭齐整,边轮及钱肉地章均平整,几如刀削状。背郭形制则与宋之大观、金之泰和折十钱的精美者相类似。其制作精美为所能见到的元代铸币之仅见,也为目前所见诸谱所未收录。    这枚蒙文“大元通宝”折十钱,直径44.8毫米,厚度3.8毫米,重量27.85
期刊
清乾隆 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  尺 寸:长39厘米  估 价:RMB2,800,000~3,800,000  成交价:RMB4,290,0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6-06-03  ●点 评:乾隆皇帝尚古、博古,对于古玉尤为重视,除了搜集之外,更善于“古为今用”。最特别的便是在古玉器中进选材质精良或纹饰华美的珍品,装嵌于造办处受命督造的精致竹木器物之上,或制成屏风,或制
期刊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策划·统筹:董凡 唐艳萍  执行:孔祥祥    现状:今非昔比,风光不再    中国画,作为书画类市场上的龙头老大,曾长期占据着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领袖地位,然时至今日,当中国油画市场以无可逆转之势狂飙猛进之时,国画领域非但没有传来继续振奋人心的消息.甚至还以微微下挫的趋势引起业内人士对于国画市场发展道路不无道理的担忧。  在2005年中国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持续火
期刊
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书画艺术就不可能有大批量的交易,书画艺术品价位也不可能空前高涨;没有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就不会有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这个市场就缺少群众基础。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是发展书画艺术品市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纵观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是当今中国书画交易最火爆的三个城市,除了以上三地外,只有南京无疑还是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金陵佳丽地,十代帝王都”,南京自古以来
期刊
图中系一牙雕的名片盒,长约11.5厘米,宽0.8厘米,厚1厘米。上下开合,左右如意,满雕工,精美无比,牙色白而略显干,为晚清之广东牙雕。  广东牙雕以广州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而闻名于世。广州地处南方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所雕作品不易脆裂,非常适宜质地细腻的象牙精雕细刻层层镂雕。  广州作为清代早中期唯一对外开放贸易的港口,它的牙雕产品除了用于进贡朝廷,供地方官吏、商
期刊
坚守学术·辨识珍宝    开栏语:  老蔡,蔡国声也。在中国古玩界迷障和专家齐飞的今天,老蔡寄居一隅、潜心钻研。以其专家的眼光、行家的经验、坦诚的胸怀备受业界和古玩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推崇、尊敬。  专栏“老蔡过眼录”便是由挑剔、锐敏的老蔡亲自过手、过眼、过心的奇珍异宝,再由老蔡亲自鉴识、品评、执笔的妙言美文。  开设“老蔡过眼录”的目的在于挖掘藏品未来价值,盘点藏品文化内涵,增进藏家专家互动,注重提
期刊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而成功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艺术和商业,历来都让众多艺术中心无所适从,不论是纽约苏荷、格林威治村、法国巴比松、伦敦东区、柏林米特区,还是十几年前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现今的上苑艺术村、798艺术区、酒厂、环铁艺术区等,都曾在期间游移不定。作为亚洲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宋庄也正经历着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徘徊,尤其是近年随着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杨
期刊
出土或传世古玉在其表现形态上,总是有着有规律可循的共性。这种共性,反映着古玉各个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普遍性规则,对于我们鉴定古玉的真伪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鉴定古玉的经验,便是古玉鉴别中的“常理”。可见,常理便是经验。但就像共性不能涵盖所有的个性一样,经验也不能成为检验一切的标尺。在古玉的鉴藏实践中,常常会有一些因违背逻辑而有悖于经验的情况出现,需要我们同样审慎地予以对待,这便
期刊
李德元先生在《钱币漫话》中发表文章,介绍了一枚“大德国宝”镍币的来历:该币为圆形无孔,钱文外圈为防伪作用的点点圆珠。正面中央圆内有上下右左对读钱文“大德国宝”四字,圆外上方为“青岛”两字,中部两边右左两字为“伍分”,下方为“每二十枚当大洋壹元”。钱背周围为外文,意译为“胶州·德国领土”,下方为铸造年份“1909”,中间是代表德国的鹰及皇冠纹饰。据李德元先生的文章介绍:德国帝国主义1897年以两个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