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轮激烈的巴以冲突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人因为反感恐怖主义而支持以色列,也有人因为同情弱者而支持哈马斯。然而,人们却很少思考过,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安稳,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事实上,传播最广的未必就是事实,至少在已发生的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并非世人所熟知的那几副脸谱……
第一次中东战争 :生存以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危险
1948年5月15日,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其实在历史上,巴勒斯坦一直是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委托统治。直到1947年,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却只得到43%的平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
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就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建国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当时在英国的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情绪。
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应该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喘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停火四周,为日后的战争作准备。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战争也因此转折,以色列变被动为主动,战争节节告胜。7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命令生效。但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命令,向阿拉伯军队发动进攻。为夺取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以军成功地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
直到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失败,以色列获胜告终。
这场中东战争使以色列成为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英国托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两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除此之外,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之后,中东地区的战争不断。
第二次中东战争:出海口英法两国兵锋直指苏伊士运河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
直到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对于占据苏伊士运河这一世界级交通枢纽的英法两国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失败,于是两国决心进行军事干涉。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有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占领埃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大部分,逼近运河。以色列采取了欺骗措施拉开了闪电战,开战在即,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还在信誓旦旦声明,说以色列不会发动任何侵略战争。但在10月29日晨,以军却近逼埃及边境。但突破防御之后,以军发现自己陷于绝地之中,前有米特拉山口阻拦,后有埃及援军,北面埃及援军源源不断,于是以军置总参谋部的命令不顾,向米特拉山口进发,最终在遭受严重伤亡后,夺下了这一要点。然而,除这次战略冒险外,以色列军队的进展并不顺利。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以色列撤离西奈半岛,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由于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两个大国都不希望中东燃起战火的时期发生的。英法政府在美苏的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遭到彻底的失败。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第三次中东战争:安全苏联的欺骗使以色列先发制人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至10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958年2月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埃及和叙利亚合并,国名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联后,埃及国名未改,以色列面临南北联合的威胁。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卡希姆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卡希姆深受苏联的影响,退出巴格达条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同样,黎巴嫩和约旦也受到纳赛尔的煽动,黎巴嫩发生内战,伊拉克军队也卷了进去,黎巴嫩政府要求美国援助,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登陆。
7月1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英国派遣军队帮助维持国内秩序,英国答应了他的要求。10月末,美、英两国军队虽然撤出了黎巴嫩和约旦,但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形势仍然极不稳定。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采取了削弱约旦中立化的政策。1960年8月末约旦首相马贾利在安曼被炸死,侯赛因国王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军队准备报复,形势一度十分紧张,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取消同埃及的联合。
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对此,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支持。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
1964年11月,以色列空军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的关键——约旦河上游。1965年5月14日于耶路撒冷建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纳赛尔所不感兴趣的,和以色列斗争的不是纳赛尔而是叙利亚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下属游击队,这有损于以阿拉伯盟主自居的纳赛尔的自尊心。后来在一次改变中诞生的叙利亚军事政权,加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6年春以后,在以色列不断发生来自约旦和黎巴嫩的袭击事件,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
1966年11月3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给游击队造成亡18人、伤54人的损失。在叙以边境上不断发生袭击和炮击事件,形势更趋紧张。双方空军终于交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袭击事件仍不时发生。以色列领导人的态度用5月12日《纽约时报》的话说,“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第四次中东战争:复仇首次为了和平而非毁灭对手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的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不再以消灭以色列为口号了。
10月6日是穆斯林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这一天发起进攻。但出乎意料的是,埃、叙就选择这一天突袭。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明显占了上风。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当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但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集中三个师,越过1967年停火线。此后,阿拉伯一方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先战胜叙利亚、再战胜埃及,实现了战局的大反转。
战争进行到10月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和以色列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一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埃及控制了运河东岸两段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后经政治谈判,埃、以于1979年3月签署和约规定,以军于1982年4月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则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此次战争,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战略突袭,通过两线夹击首战告捷,振奋了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士气;埃军强渡运河成功,显示出陆海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虽然埃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但停战时终于在运河东岸占据两段狭长的滩头阵地,达到了为日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
第五次中东战争 :安宁交战双方在别国领土上厮杀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爆发于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
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发动了空袭,主要目标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及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6月6日11时,在经过五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及空袭轰炸后,四个旅约2万人的以色列军队从西、中、东三路向黎巴嫩进军,主要攻击目标是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游击队。6月14日至17日,在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后,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哈迪勒国际机场及其附近区域,次日,以军宣布单方面停火并要求巴解组织停火并从贝鲁特撤军,但是巴解游击队拒绝了这一要求。6月22日,以色列再次向叙利亚军队发起攻击,并使叙军后撤并控制住了贝鲁特西区,随后以军不断地向这一方向增军并希望以此迫使巴解组织撤出贝鲁特西区。 1982年6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军立即停火并从黎巴嫩无条件撤军。巴解组织此时也向以军提出了三个条件,分别是: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断然拒绝了巴解组织的这三项条件,同时要求巴解游击队立即向黎巴嫩军队缴械,撤出黎巴嫩境内。在长时间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以色列于8月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在长时间的武力威慑下,8月12日,巴解最终同意从黎巴嫩撤出。
自8月21日到9月1日,黎巴嫩境内的12000名巴解游击队自黎巴嫩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而贝鲁特的25000名叙利亚军队也撤回了贝卡谷地。8月21日,法、美、意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以监护巴解和叙军的撤军,9月10日后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
9月15日,以色列以黎巴嫩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再次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外界舆论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军,多国部队重回贝鲁特再次维持秩序,不过以色列军队并未完全撤出。在五个月谈判后,以色列同黎巴嫩签署了撤军协议,不过叙利亚及巴解都反对这项协议,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经常有说法称在这场战争中T-72与梅卡瓦坦克进行了交手,事实上两者并未碰面,梅卡瓦曾被T-62伏击击毁过,而T-72则被“马加奇”坦克击毁过。
第六次中东战争:中止以色列强攻数日离奇停火
2012年11月,自前段时间以色列对加沙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持续两周。截至停火,以军空袭已造成1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千余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以色列在这次冲突中做好了地面进军加沙地带的准备,动员了7.5万预备役人员,其中大部分为工程兵部队,这意味着以色列陆军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巷战。停火协议签署前,以色列曾有多名高官称一旦外交努力失败,地面部队就会立刻进攻加沙。
经过一段残酷、艰难的历程,巴以停火协议终于生效。这标志着造成上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伤的巴以流血冲突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防务之柱”军事行动持续多天后暂告平息。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停火是巴以双方相互妥协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此次停火并没有解决巴以之间的深层矛盾,停火能否得到彻底和持久的落实、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如何,是否会发动第六次中东战争,仍有待观察。
近日达成的停火协议规定巴勒斯坦各武装力量停止对以色列的一切敌对行动;停火实施24小时后,以色列应打开通往加沙地带的口岸,允许人员和物资进入加沙。
巴以此次达成的停火,是双方权衡利弊、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埃及、美国等国家与联合国、阿盟共同斡旋的结果。
停火协议达成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称,如果停火失败将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停火协议的脆弱。
此次达成的停火协议内容与以色列向加沙发动的“铸铅行动”2009年结束后达成的非常相似。“铸铅行动”之后,无论是双方互发炮弹的局面,还是加沙被封锁的局面,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分析人士指出,协议未来能否长期得到实施留下疑问,在这次冲突中,巴以之间反对占领和维持占领的根本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哈马斯武装力量增强,可能带来更多的流血冲突。从历史来看,巴以冲突有时缓和,有时激烈,但由于其核心矛盾未获解决,这一冲突未来还将长期存在,并一直威胁整个中东的安全与稳定。
前五次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甚至对于那些身处以色列的平民来说,这种战争的间歇也算不得安静,一颗颗火箭弹、一次次自杀炸弹的袭击,让他们不得不对身边的阿拉伯人保持警惕。试问,这又让以色列人如何克制地维持和平,空怀强横的武力而坐视自己的平民受到不间断的伤害?
第一次中东战争 :生存以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危险
1948年5月15日,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其实在历史上,巴勒斯坦一直是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委托统治。直到1947年,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却只得到43%的平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
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就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建国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当时在英国的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情绪。
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应该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喘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停火四周,为日后的战争作准备。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战争也因此转折,以色列变被动为主动,战争节节告胜。7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命令生效。但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命令,向阿拉伯军队发动进攻。为夺取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以军成功地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
直到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失败,以色列获胜告终。
这场中东战争使以色列成为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英国托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两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除此之外,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之后,中东地区的战争不断。
第二次中东战争:出海口英法两国兵锋直指苏伊士运河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
直到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对于占据苏伊士运河这一世界级交通枢纽的英法两国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失败,于是两国决心进行军事干涉。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有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占领埃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大部分,逼近运河。以色列采取了欺骗措施拉开了闪电战,开战在即,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还在信誓旦旦声明,说以色列不会发动任何侵略战争。但在10月29日晨,以军却近逼埃及边境。但突破防御之后,以军发现自己陷于绝地之中,前有米特拉山口阻拦,后有埃及援军,北面埃及援军源源不断,于是以军置总参谋部的命令不顾,向米特拉山口进发,最终在遭受严重伤亡后,夺下了这一要点。然而,除这次战略冒险外,以色列军队的进展并不顺利。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以色列撤离西奈半岛,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由于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两个大国都不希望中东燃起战火的时期发生的。英法政府在美苏的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遭到彻底的失败。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第三次中东战争:安全苏联的欺骗使以色列先发制人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至10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958年2月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埃及和叙利亚合并,国名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联后,埃及国名未改,以色列面临南北联合的威胁。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卡希姆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卡希姆深受苏联的影响,退出巴格达条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同样,黎巴嫩和约旦也受到纳赛尔的煽动,黎巴嫩发生内战,伊拉克军队也卷了进去,黎巴嫩政府要求美国援助,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登陆。
7月1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英国派遣军队帮助维持国内秩序,英国答应了他的要求。10月末,美、英两国军队虽然撤出了黎巴嫩和约旦,但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形势仍然极不稳定。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采取了削弱约旦中立化的政策。1960年8月末约旦首相马贾利在安曼被炸死,侯赛因国王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军队准备报复,形势一度十分紧张,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取消同埃及的联合。
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对此,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支持。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
1964年11月,以色列空军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的关键——约旦河上游。1965年5月14日于耶路撒冷建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纳赛尔所不感兴趣的,和以色列斗争的不是纳赛尔而是叙利亚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下属游击队,这有损于以阿拉伯盟主自居的纳赛尔的自尊心。后来在一次改变中诞生的叙利亚军事政权,加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6年春以后,在以色列不断发生来自约旦和黎巴嫩的袭击事件,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
1966年11月3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给游击队造成亡18人、伤54人的损失。在叙以边境上不断发生袭击和炮击事件,形势更趋紧张。双方空军终于交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袭击事件仍不时发生。以色列领导人的态度用5月12日《纽约时报》的话说,“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第四次中东战争:复仇首次为了和平而非毁灭对手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的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不再以消灭以色列为口号了。
10月6日是穆斯林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这一天发起进攻。但出乎意料的是,埃、叙就选择这一天突袭。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明显占了上风。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当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但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集中三个师,越过1967年停火线。此后,阿拉伯一方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先战胜叙利亚、再战胜埃及,实现了战局的大反转。
战争进行到10月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和以色列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一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埃及控制了运河东岸两段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后经政治谈判,埃、以于1979年3月签署和约规定,以军于1982年4月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则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此次战争,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战略突袭,通过两线夹击首战告捷,振奋了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士气;埃军强渡运河成功,显示出陆海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虽然埃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但停战时终于在运河东岸占据两段狭长的滩头阵地,达到了为日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
第五次中东战争 :安宁交战双方在别国领土上厮杀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爆发于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
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发动了空袭,主要目标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及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6月6日11时,在经过五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及空袭轰炸后,四个旅约2万人的以色列军队从西、中、东三路向黎巴嫩进军,主要攻击目标是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游击队。6月14日至17日,在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后,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哈迪勒国际机场及其附近区域,次日,以军宣布单方面停火并要求巴解组织停火并从贝鲁特撤军,但是巴解游击队拒绝了这一要求。6月22日,以色列再次向叙利亚军队发起攻击,并使叙军后撤并控制住了贝鲁特西区,随后以军不断地向这一方向增军并希望以此迫使巴解组织撤出贝鲁特西区。 1982年6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军立即停火并从黎巴嫩无条件撤军。巴解组织此时也向以军提出了三个条件,分别是: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断然拒绝了巴解组织的这三项条件,同时要求巴解游击队立即向黎巴嫩军队缴械,撤出黎巴嫩境内。在长时间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以色列于8月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在长时间的武力威慑下,8月12日,巴解最终同意从黎巴嫩撤出。
自8月21日到9月1日,黎巴嫩境内的12000名巴解游击队自黎巴嫩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而贝鲁特的25000名叙利亚军队也撤回了贝卡谷地。8月21日,法、美、意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以监护巴解和叙军的撤军,9月10日后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
9月15日,以色列以黎巴嫩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再次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外界舆论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军,多国部队重回贝鲁特再次维持秩序,不过以色列军队并未完全撤出。在五个月谈判后,以色列同黎巴嫩签署了撤军协议,不过叙利亚及巴解都反对这项协议,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经常有说法称在这场战争中T-72与梅卡瓦坦克进行了交手,事实上两者并未碰面,梅卡瓦曾被T-62伏击击毁过,而T-72则被“马加奇”坦克击毁过。
第六次中东战争:中止以色列强攻数日离奇停火
2012年11月,自前段时间以色列对加沙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持续两周。截至停火,以军空袭已造成1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千余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以色列在这次冲突中做好了地面进军加沙地带的准备,动员了7.5万预备役人员,其中大部分为工程兵部队,这意味着以色列陆军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巷战。停火协议签署前,以色列曾有多名高官称一旦外交努力失败,地面部队就会立刻进攻加沙。
经过一段残酷、艰难的历程,巴以停火协议终于生效。这标志着造成上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伤的巴以流血冲突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防务之柱”军事行动持续多天后暂告平息。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停火是巴以双方相互妥协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此次停火并没有解决巴以之间的深层矛盾,停火能否得到彻底和持久的落实、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如何,是否会发动第六次中东战争,仍有待观察。
近日达成的停火协议规定巴勒斯坦各武装力量停止对以色列的一切敌对行动;停火实施24小时后,以色列应打开通往加沙地带的口岸,允许人员和物资进入加沙。
巴以此次达成的停火,是双方权衡利弊、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埃及、美国等国家与联合国、阿盟共同斡旋的结果。
停火协议达成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称,如果停火失败将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停火协议的脆弱。
此次达成的停火协议内容与以色列向加沙发动的“铸铅行动”2009年结束后达成的非常相似。“铸铅行动”之后,无论是双方互发炮弹的局面,还是加沙被封锁的局面,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分析人士指出,协议未来能否长期得到实施留下疑问,在这次冲突中,巴以之间反对占领和维持占领的根本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哈马斯武装力量增强,可能带来更多的流血冲突。从历史来看,巴以冲突有时缓和,有时激烈,但由于其核心矛盾未获解决,这一冲突未来还将长期存在,并一直威胁整个中东的安全与稳定。
前五次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甚至对于那些身处以色列的平民来说,这种战争的间歇也算不得安静,一颗颗火箭弹、一次次自杀炸弹的袭击,让他们不得不对身边的阿拉伯人保持警惕。试问,这又让以色列人如何克制地维持和平,空怀强横的武力而坐视自己的平民受到不间断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