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化教学可以借助多种媒体重现实验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因此众多的物理教师常常用电化教学手段来代替物理实验,这样做既省时又方便,殊不知这样做既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造成了物理课程目标的缺失,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有着电化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电化教学;不可替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中学的物理知识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理、规律。课本中列出的实验是前人研究物理典型方法的适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探究一些物理规律,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学中,它更利于打破时空和课堂条件的限制,便利地揭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直观地显示出来。但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手段,或改变电教辅助性地位和方法,忽略实验课的教学,也会产生误区,违反教学规律,弱化教学效果。
首先,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有时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与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作为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动手做各种形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虽然电教手段中的光、声、像等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以直观形象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却始终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有时因器材缺乏,或因教者嫌某些实验太麻烦、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乎,借助电教手段,用录像或投影来代替实验。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浮力的成因”、“光的合成”、“光路”等。其结果如何?就拿“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个实验来说,通过录像学生只能感观到电视上的画面和解说员的讲解。即使由画面感观到随着抽气时间的增长而声音逐渐消失,但总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通过人为的录制、合成的,并起不到亲临其境的效果,学生很难体会到声音是要靠物质来传播的。即使得出结论了只能是机械的照搬课本内容。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电脑电视上歌舞画面再精彩,也还比不上到剧院看现场,哪怕是一般的演出也会让人感到很舒心。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卡拉OK的流行不就是人们这种参与意识的外在体现吗?因此用录像、投影来代替做实验,往往会抑制学生具有的人类天性——“参与”意识,甚至会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产生怀疑,学习兴趣就此会大打折扣,主体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不恰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相关的实验,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应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方法总结规律,进而建立起理论。”这也是哲学中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普遍规律。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也正是遵循这一规律而编写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恰当地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取代实验,必然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或是由于人们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安排减少了。在他们看来,做实验哪里抵得上背实验,用录像、投影让学生看看,同样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这样做既节省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很方便,考试效果也不差,岂不妙哉。于是,花上两节课让学生集中观看那些该做、也能做但又没有做的实验录像,不让学生来验证一下他们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这显然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实验是学生认识过程的起点,通过实验有助于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
再次,以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物理实验,会造成课程目标的缺失。
物理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物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感悟探究原理,迁移探究方法,培养学习情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体味知识的价值。在操作上,教师应注重创设“大情境”,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研究,正确归纳和分析实验数据现象,交流和讨论实验结论,科学评价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情感。而电化教学手段把实验以现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过程,使物理教学的过程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不到完整落实,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实验,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只是以动态画面投影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NO2气体与空气在两只相互接触的集气瓶中的扩散现象后,便给出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这样做虽然也能说明问题,但学生却缺乏动手过程,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硝酸与铜片现场制取并收集红棕色NO2气体,再分别将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与装满NO2气体的集气瓶上下接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只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科学评价实验过程。这样做,学生亲历NO2气体的制取过程,亲眼目睹了NO2气体与空气集气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既学会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扩散的知识技能,又获得了物理实验探究的快乐与体验,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验效果就会更好,物理课程目标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使用辅助电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又要注重做好、做全、做实各个应做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去体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让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智力、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刘家骥.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
[3]王泽农.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关键词】实验;电化教学;不可替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中学的物理知识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理、规律。课本中列出的实验是前人研究物理典型方法的适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探究一些物理规律,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学中,它更利于打破时空和课堂条件的限制,便利地揭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直观地显示出来。但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手段,或改变电教辅助性地位和方法,忽略实验课的教学,也会产生误区,违反教学规律,弱化教学效果。
首先,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有时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与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作为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动手做各种形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虽然电教手段中的光、声、像等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以直观形象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却始终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有时因器材缺乏,或因教者嫌某些实验太麻烦、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乎,借助电教手段,用录像或投影来代替实验。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浮力的成因”、“光的合成”、“光路”等。其结果如何?就拿“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个实验来说,通过录像学生只能感观到电视上的画面和解说员的讲解。即使由画面感观到随着抽气时间的增长而声音逐渐消失,但总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通过人为的录制、合成的,并起不到亲临其境的效果,学生很难体会到声音是要靠物质来传播的。即使得出结论了只能是机械的照搬课本内容。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电脑电视上歌舞画面再精彩,也还比不上到剧院看现场,哪怕是一般的演出也会让人感到很舒心。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卡拉OK的流行不就是人们这种参与意识的外在体现吗?因此用录像、投影来代替做实验,往往会抑制学生具有的人类天性——“参与”意识,甚至会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产生怀疑,学习兴趣就此会大打折扣,主体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不恰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相关的实验,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应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方法总结规律,进而建立起理论。”这也是哲学中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普遍规律。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也正是遵循这一规律而编写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恰当地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取代实验,必然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或是由于人们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安排减少了。在他们看来,做实验哪里抵得上背实验,用录像、投影让学生看看,同样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这样做既节省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很方便,考试效果也不差,岂不妙哉。于是,花上两节课让学生集中观看那些该做、也能做但又没有做的实验录像,不让学生来验证一下他们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这显然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实验是学生认识过程的起点,通过实验有助于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
再次,以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物理实验,会造成课程目标的缺失。
物理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物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感悟探究原理,迁移探究方法,培养学习情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体味知识的价值。在操作上,教师应注重创设“大情境”,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研究,正确归纳和分析实验数据现象,交流和讨论实验结论,科学评价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情感。而电化教学手段把实验以现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过程,使物理教学的过程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不到完整落实,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实验,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只是以动态画面投影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NO2气体与空气在两只相互接触的集气瓶中的扩散现象后,便给出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这样做虽然也能说明问题,但学生却缺乏动手过程,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硝酸与铜片现场制取并收集红棕色NO2气体,再分别将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与装满NO2气体的集气瓶上下接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只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科学评价实验过程。这样做,学生亲历NO2气体的制取过程,亲眼目睹了NO2气体与空气集气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既学会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扩散的知识技能,又获得了物理实验探究的快乐与体验,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验效果就会更好,物理课程目标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使用辅助电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又要注重做好、做全、做实各个应做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去体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让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智力、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刘家骥.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
[3]王泽农.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