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电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化教学可以借助多种媒体重现实验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因此众多的物理教师常常用电化教学手段来代替物理实验,这样做既省时又方便,殊不知这样做既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造成了物理课程目标的缺失,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有着电化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电化教学;不可替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中学的物理知识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理、规律。课本中列出的实验是前人研究物理典型方法的适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探究一些物理规律,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学中,它更利于打破时空和课堂条件的限制,便利地揭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直观地显示出来。但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手段,或改变电教辅助性地位和方法,忽略实验课的教学,也会产生误区,违反教学规律,弱化教学效果。
  首先,不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有时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与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作为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动手做各种形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虽然电教手段中的光、声、像等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以直观形象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却始终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有时因器材缺乏,或因教者嫌某些实验太麻烦、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乎,借助电教手段,用录像或投影来代替实验。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浮力的成因”、“光的合成”、“光路”等。其结果如何?就拿“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个实验来说,通过录像学生只能感观到电视上的画面和解说员的讲解。即使由画面感观到随着抽气时间的增长而声音逐渐消失,但总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通过人为的录制、合成的,并起不到亲临其境的效果,学生很难体会到声音是要靠物质来传播的。即使得出结论了只能是机械的照搬课本内容。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电脑电视上歌舞画面再精彩,也还比不上到剧院看现场,哪怕是一般的演出也会让人感到很舒心。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卡拉OK的流行不就是人们这种参与意识的外在体现吗?因此用录像、投影来代替做实验,往往会抑制学生具有的人类天性——“参与”意识,甚至会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产生怀疑,学习兴趣就此会大打折扣,主体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不恰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相关的实验,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应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方法总结规律,进而建立起理论。”这也是哲学中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普遍规律。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也正是遵循这一规律而编写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恰当地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取代实验,必然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或是由于人们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安排减少了。在他们看来,做实验哪里抵得上背实验,用录像、投影让学生看看,同样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这样做既节省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很方便,考试效果也不差,岂不妙哉。于是,花上两节课让学生集中观看那些该做、也能做但又没有做的实验录像,不让学生来验证一下他们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这显然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实验是学生认识过程的起点,通过实验有助于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
  再次,以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物理实验,会造成课程目标的缺失。
  物理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物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感悟探究原理,迁移探究方法,培养学习情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体味知识的价值。在操作上,教师应注重创设“大情境”,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研究,正确归纳和分析实验数据现象,交流和讨论实验结论,科学评价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情感。而电化教学手段把实验以现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过程,使物理教学的过程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不到完整落实,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实验,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只是以动态画面投影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NO2气体与空气在两只相互接触的集气瓶中的扩散现象后,便给出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这样做虽然也能说明问题,但学生却缺乏动手过程,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硝酸与铜片现场制取并收集红棕色NO2气体,再分别将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与装满NO2气体的集气瓶上下接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只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科学评价实验过程。这样做,学生亲历NO2气体的制取过程,亲眼目睹了NO2气体与空气集气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既学会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扩散的知识技能,又获得了物理实验探究的快乐与体验,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验效果就会更好,物理课程目标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使用辅助电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又要注重做好、做全、做实各个应做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去体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让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智力、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刘家骥.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
  [3]王泽农.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其他文献
1960年代有个美国作家Lajos Egri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戏剧写作的艺术》(The Art of Dramatic Writing),书中谈到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所有戏剧皆源于人物。过了近半个世纪,电影和电
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成熟。我国大多数企业看好电子商务的未来,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
宝来到中国已经有15个年头,伴随着大众车型日趋丰富以及市场的变化,宝来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此次宝来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更新换代,并且像大众的“套娃”说不!突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全
针对目前国产遥感数据在农业监测中应用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构建国产遥感数据快速预处理平台的研究目标和具体研究内容,并简要阐述了研究内容的需求背景和基本思路。
我园作为张家港市教育信息化学校,近年来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实施的增添与完善,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为教育教学研究服务,实现我园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领导重视,观念制度齐更新    1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我园领导班子有着较先进的办园理念,从机构组织、人员安排、经费投入到活动开展始终都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并专门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
预应力屋面板先张法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工业厂房及大开间的屋盖工程。作为结构施工中的一项技术,现场预制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本文通过南安省级粮食储备库工程现场生
为进一步推进秸秆还田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农场农机与农业部门历年来进行的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和示范推广的成功基础上,结合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水稻秸秆机械还田为主要途
对口高职考试是一根指挥棒,从一个方面引领着山东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口高职的健康发展。这根指挥棒已经从最初的理论考试,转变为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体的一种考试形式,尽管它目前难以脱离笔试考试的束缚,但考试内容已经有较大的实质改变。如何提高对口高职升学的课堂效益,如何才能让学生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益,是高职班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
对高速铁路工程桥梁上部结构现场预制架设和移动模架造桥机两种主要施工方法,从外部环境、施工费用和满足进度要求几个角度分析,得出两种施工方法的使用条件,引入工程实例,通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术讲授,也不仅仅是上机练习和背诵考试。那么,信息技术课应该怎么样上呢?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应该如何锤炼、提高呢?每一位教师如何增进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我们掌握了更多、更新的新课程理念之后,需要尽快地把理念转化到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去。这就必须找好、找准新理念与新行动之间的有效操作中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被称作“桥梁科学”,它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