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波大学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索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在目标定位、模式创新、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开创了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
宁波大学地处浙江东部,该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社会经济快速提升,民营企业活跃发达。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勇于进取的民企精神对宁波大学这样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宁波大学确定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学校自2000年起。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及运行和保障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包含了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五个子计划。
一、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思路
1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要因地制宜,紧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地方性的高校,学校把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牢牢根植于浙东文化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文化土壤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当中。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造就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文化素养是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是核心。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在不断完善前一阶段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学校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原来分散的第二课堂活动整合为包括科研创新训练、创业训练、科技竞赛、人文素养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五方面的完整计划,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所必备的能力和技能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3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模式创新是最有效的途径。突破高校闭门培养的局限性,创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模式。重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探索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政府创业园区、企业研发基地、基层实践场所等为科技文化活动的广阔天地,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目标
根据近几年对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浙江籍学生占76%,毕业生约90%留在浙江或东南沿海工作。生源与就业去向决定了我校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涵要求。我们认识到,作为地方学校,宁波大学要实现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立足地方,注重特色;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搭建平台、体现主体;整合资源,形成互动”。
“立足地方、注重特色”:准确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具备地方文化基因和区域独特精神风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发挥模式创新优势,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合作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机制。
“搭建平台、体现选择”:以“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大学校园、实践基地、创业园区、研发中心等为平台,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项目,使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整合资源,形成互动”:整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培训、学术讲座、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活动,形成“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赋予学分。在教师岗位聘任中明确指导任务,并加以考核,以此调动师生参与这项计划的积极性。
因此,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载体,确立了“培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备独立或协作开展科技研发服务地方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明显的浙东文化精神,社会适应性强,在职业生涯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管理运行
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构建了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
学校、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工作,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发展与服务处\学生工作部、科技处、社科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各项校级活动,根据学校委托承担面向全校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规划和组织开展院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计划的实施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程序:(1)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负责制定各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颁布实施。(2)各项目负责部门,根据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组织项目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形成每学年(或每学期)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编印项目指南,并在“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3)各学院组织学生选择项目,并做好初审工作,汇总学生选项情况后报各项目负责部门。(4)各项目负责部门审查、确定学生选项情况后,在“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5)各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委托的学院根据确定的学生选项项目,具体实施对项目的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并根据项目管理和学分认定细则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成绩记载与学分认定。(6)各项目活动结束后,由项目负责部门将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成绩及学分认定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务处),教务处进行成绩和学分的最终认定,并负责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管理系统)。
所有训练计划的项目实行课程化管理,每学期流动开设,学生可充分考虑个性特点、能力和特长,以及职 业发展规划等,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训练内容、形式、过程等进行多层次选择,以真正体现“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学院、学生互动的创新创业训练机制。
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条件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奖励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1 学校每年安排预算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项目活动进行资助,以保障计划的运行和“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每年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考核指标中,并根据成果情况设立相应活动的优秀组织奖,用于奖励组织、管理单位和获奖学生所在学院。
3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公司等,并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吸引其投入建设。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参与政府创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提供基地。
4 制定了《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宁波大学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宁波大学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
5 从2007级本科生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学分,本科生至少要取得4个创新创业学分是毕业的基本条件。
五、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初步成效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制订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等文化素质类选修课程113门,建立了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14门文化素质课程被省立项资助,56门文化素质课程被学校立项资助。在教材建设上,结合学校优秀教材建设,以立项的形式,资助建设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出版文化素质类教材近50本,有11个文化素质类教材建设项目被省级立项建设,在第一课堂突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
2 打造系列“精品讲座”,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展思想道德、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等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科技等水平,形成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政府和企事业领导主讲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和宁大师生“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等一批精品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已超过了100期,先后邀请了韩启德、杨叔子、何祚庥等30多名院士和冯小宁、梁晓声、高震东等20多位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做讲座。该系列讲座被《中国教育报》称作“道德教育的品牌”,2007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以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为目的,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搭建桥梁。
3 促进校社、校企联动,发挥全社会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尤其是海外宁波帮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感人事迹和人物,开展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教育;组建各类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镇海口海防遗址博物馆、余姚市河姆渡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共建了160余个校外实践与人文教育基地,为文化素质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工程技术、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文化素质教育教授,开展“百名厂长经理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与社会的结合度。
4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软件设计实训基地和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创作实践基地等10余个省级实践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法律诊所等4个校级实践基地;通过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开展创新型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形式,形成以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学科专业参与培养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创业实践初显成效。
5 实施“精品社团”和“一院一品”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施“精品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科技、文艺、体育竞技、社会服务等四大类型为主的学生社团格局。白桦林话剧社获得“浙江省十佳学生社团”和“宁波市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学生越剧社、心理学研究协会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启动校园文化“一院一品培育与认证计划”,培育学院文化品牌项目,树立文化素质培养的品牌意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各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计划中的有关项目活动,根据其活动情况或按取得相应项目的成果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包括创新学分、素质学分、技能学分三类),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该计划将原来各自分散的第二课堂活动及其管理进行了整合,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从而构建了总体统筹、分类实施的新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实现了校内教育、教学、管理资源的共享。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开拓校外资源,对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进行了新探索。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
宁波大学地处浙江东部,该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社会经济快速提升,民营企业活跃发达。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勇于进取的民企精神对宁波大学这样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宁波大学确定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学校自2000年起。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及运行和保障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包含了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五个子计划。
一、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思路
1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要因地制宜,紧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地方性的高校,学校把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牢牢根植于浙东文化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文化土壤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当中。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造就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文化素养是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是核心。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在不断完善前一阶段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学校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原来分散的第二课堂活动整合为包括科研创新训练、创业训练、科技竞赛、人文素养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五方面的完整计划,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所必备的能力和技能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3 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模式创新是最有效的途径。突破高校闭门培养的局限性,创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模式。重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探索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政府创业园区、企业研发基地、基层实践场所等为科技文化活动的广阔天地,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目标
根据近几年对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浙江籍学生占76%,毕业生约90%留在浙江或东南沿海工作。生源与就业去向决定了我校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涵要求。我们认识到,作为地方学校,宁波大学要实现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立足地方,注重特色;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搭建平台、体现主体;整合资源,形成互动”。
“立足地方、注重特色”:准确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具备地方文化基因和区域独特精神风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发挥模式创新优势,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合作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机制。
“搭建平台、体现选择”:以“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大学校园、实践基地、创业园区、研发中心等为平台,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项目,使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整合资源,形成互动”:整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培训、学术讲座、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活动,形成“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赋予学分。在教师岗位聘任中明确指导任务,并加以考核,以此调动师生参与这项计划的积极性。
因此,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载体,确立了“培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备独立或协作开展科技研发服务地方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明显的浙东文化精神,社会适应性强,在职业生涯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管理运行
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构建了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
学校、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工作,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发展与服务处\学生工作部、科技处、社科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各项校级活动,根据学校委托承担面向全校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规划和组织开展院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计划的实施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程序:(1)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负责制定各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颁布实施。(2)各项目负责部门,根据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组织项目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形成每学年(或每学期)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编印项目指南,并在“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3)各学院组织学生选择项目,并做好初审工作,汇总学生选项情况后报各项目负责部门。(4)各项目负责部门审查、确定学生选项情况后,在“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5)各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委托的学院根据确定的学生选项项目,具体实施对项目的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并根据项目管理和学分认定细则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成绩记载与学分认定。(6)各项目活动结束后,由项目负责部门将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成绩及学分认定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务处),教务处进行成绩和学分的最终认定,并负责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管理系统)。
所有训练计划的项目实行课程化管理,每学期流动开设,学生可充分考虑个性特点、能力和特长,以及职 业发展规划等,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训练内容、形式、过程等进行多层次选择,以真正体现“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学院、学生互动的创新创业训练机制。
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条件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奖励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1 学校每年安排预算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项目活动进行资助,以保障计划的运行和“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每年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考核指标中,并根据成果情况设立相应活动的优秀组织奖,用于奖励组织、管理单位和获奖学生所在学院。
3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公司等,并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吸引其投入建设。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参与政府创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提供基地。
4 制定了《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宁波大学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宁波大学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
5 从2007级本科生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学分,本科生至少要取得4个创新创业学分是毕业的基本条件。
五、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初步成效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制订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等文化素质类选修课程113门,建立了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14门文化素质课程被省立项资助,56门文化素质课程被学校立项资助。在教材建设上,结合学校优秀教材建设,以立项的形式,资助建设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出版文化素质类教材近50本,有11个文化素质类教材建设项目被省级立项建设,在第一课堂突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
2 打造系列“精品讲座”,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展思想道德、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等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科技等水平,形成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政府和企事业领导主讲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和宁大师生“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等一批精品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已超过了100期,先后邀请了韩启德、杨叔子、何祚庥等30多名院士和冯小宁、梁晓声、高震东等20多位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做讲座。该系列讲座被《中国教育报》称作“道德教育的品牌”,2007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以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为目的,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搭建桥梁。
3 促进校社、校企联动,发挥全社会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尤其是海外宁波帮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感人事迹和人物,开展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教育;组建各类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镇海口海防遗址博物馆、余姚市河姆渡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共建了160余个校外实践与人文教育基地,为文化素质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工程技术、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文化素质教育教授,开展“百名厂长经理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与社会的结合度。
4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软件设计实训基地和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创作实践基地等10余个省级实践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法律诊所等4个校级实践基地;通过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开展创新型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形式,形成以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学科专业参与培养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创业实践初显成效。
5 实施“精品社团”和“一院一品”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施“精品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科技、文艺、体育竞技、社会服务等四大类型为主的学生社团格局。白桦林话剧社获得“浙江省十佳学生社团”和“宁波市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学生越剧社、心理学研究协会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启动校园文化“一院一品培育与认证计划”,培育学院文化品牌项目,树立文化素质培养的品牌意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各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计划中的有关项目活动,根据其活动情况或按取得相应项目的成果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包括创新学分、素质学分、技能学分三类),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该计划将原来各自分散的第二课堂活动及其管理进行了整合,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从而构建了总体统筹、分类实施的新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实现了校内教育、教学、管理资源的共享。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开拓校外资源,对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进行了新探索。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