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粘膜病理组织学的关系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将186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做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胃镜对胃黏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胃黏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86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两种慢性胃炎符合率分别为95.9%(116/121)、51.4%(36/70),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诊断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略低,但某些特定的胃镜表现有助于病理组织学诊断。
  关键词: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关系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2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16-01
  慢性胃炎系是指由不同病因而引发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胃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常分为三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的食用,胆汁反流,环境变化等,临床上慢性胃炎多数无症状或仅伴有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舌炎、消瘦、有贫血、腹泻等症状,少数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常较明显,并可有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2]常伴进食过程中或餐后的疼痛,无规律性,绝大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剧烈绞痛。现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8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间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8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5例,女性81例,年龄在22-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岁。
  1.2方法。胃镜检查和活检:应用Olympus-XQ230电子胃镜对每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患者胃黏膜胃镜下形态特征,并按规定于胃窦小弯及胃体小弯处取黏膜组织,胃镜下主要观察:是否充血水肿,红白相间,糜烂、渗血或出血情况,黏膜是否粗糙高低不平等。
  病理组织学检查:将活检的黏膜用10%的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后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诊断。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总体而言,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黏膜形态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红白相间红相为主,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平薄,血管显露为主。186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符合率为95.9%(116/121),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51.4%(36/70),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系是指由不同病因而引发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性病变,是胃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常分为三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3]后者常累及贲门,伴有胃泌素分泌减少及G细胞丧失,亦可累及胃体,伴泌酸腺的受损,导致胃酸、内源性因子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4]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的食用,药物刺激,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胆汁反流,X线照射,环境变化等,临床上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胃黏膜的病变程度与症状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仅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舌炎、消瘦、有贫血、腹泻等症状[5],少数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常较明显,并可有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常伴进食过程中或餐后的疼痛,无规律性,绝大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剧烈绞痛[6]。
  慢性胃炎的主要诊断方法是电子胃镜和病理组织活检。[7]浅表性胃炎病变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表现为弥漫性胃黏膜的表面黏液分泌增多,伴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渗出物,病变处的黏膜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似麻疹样,有时可伴有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色泽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也可呈红白相间,白区凹陷,黏膜皱襞变细或平坦[8],因萎缩时腺体破坏致胃黏膜变薄可见呈紫蓝色的黏膜下血管,病变主要在胃窦部或呈弥漫状,若伴有增生性的改变,黏膜表面可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活检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亦可行病理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9]。
  本研究结果显示186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符合率为95.9%(116/121),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51.4%(36/70),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诊断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略低,但某些特定的胃镜表现可有助于病理组织学诊断,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黄勤,房静远,于成功,等.慢性胃炎的临床与病理学诊断进展[J].胃肠病学,2013,18(2):65~71
  [2]李静,陈烨,周永柏,等.H.heilmannii与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6):299~303
  [3]李菊兰,朱戎,李娅林.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镜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881
  [4]赵俊精,张永娟,周文花.慢性萎缩性胃炎148例胃镜及病理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2):220~221
  [5]张和成.慢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4):236~237
  [6]夏伟.隆起糜烂性胃炎12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研究,2010,22(24):3129
  [7]刘军.智能分光比色放大内镜与染色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对比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2):811-813
  [8]董超,郭君,刘焱等.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对胃良性病变诊断与胃镜对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873-6875
  [9]任海涛,徐樨巍,李爱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血细胞毒素相关性基因A、空泡毒素蛋白、尿毒酶、热休克蛋白60和硝基还原酶的分布及其诊断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3):1009-10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脑中风临床确诊患者8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孤立性纤维肿瘤的临床症状、病例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对孤立性纤维肿瘤的认识。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被确诊为孤立性纤维肿瘤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4例患者对比观察,其中行CT检查的有20例,平扫和常规增强的有12例,平扫和三期增强的有6例,单纯平扫的有4例,MR平扫和增强的有9例(其中有2例为动态增强扫描)。  结果:24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对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寻找合理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应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经过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其餐后2h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婴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重组护理流程,包括非营养性吮吸,喂养之后进行俯卧位和腹部抚摸等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婴儿的鼻管留置时间为(10.27±4.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面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1.2.1创面处理方式。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男1月期间来我院采取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  结果:观察组能够严格遵循医生嘱咐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康秀梅(1982-),女,硕士学位,医师。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影像对于附睾炎的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附睾炎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对附睾炎的声像特征开展分析,同时和手术病理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结果开展对照比较,探究超声影像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在100例附睾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影像的诊断符合数为97例,诊断符合数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特点。  方法:通过对我医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及相关信息的分析。  结果:大部分患者认知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尤其视力及言语能力明显降低。  关键词:酒精精神障碍认知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3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24-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国人经骶前间隙纵向腰骶间融合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以及重要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评价该手术入路在国人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沿骶前间隙手术入路扩大、逐层解剖,观察该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及周围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并测量相邻重要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  结果:骶前间隙与直肠之间无重要解剖结构,活动度良好,骶前静脉丛的变异较大,左右髂内静脉在S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