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经典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其首创了“以讽谕为歌颂”的大赋模式,并成为大赋创作的文体象征;二是其“以田猎为讲武”的开放性叙写,既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征伐匈奴的需要,又在后代被不断延续与开发;三是其“以推类为巨衍”奠定了汉大赋的体式,迎合了朝廷好大喜功与文人炫才的心理,并被历代遵用。由此可知,《子虚》《上林》赋经典化的历史经验是,既以开创性获得所在时代的盛誉,又给后世树立了承续的榜样与探究学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