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进步 关注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甄别式评价,而是转变为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渠道反馈。其中,单一评价主体向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转变,是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反省、反思——自我评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尝试使孩子们变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抓住契机——个性自我评价。少先队的教育阵地就是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在孩子们的身边发生的事情中,我为他们创设各种自我反思的契机,让他们思考老奶奶摔倒后我该怎么办,篮球比赛失败以后我该怎么办等。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思想、真实的反思语录是学生对自己学习习惯的一种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开始。
  关注变化——阶段自我评价。为了能使学生时常关注自己各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我注意定时引导孩子们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利用好学生综合评价手册,让学生对自己的道德水平、学业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体育健康水平、审美水平等进行自我反思,做出真实的自我判断,不停地修正自己的问题,一步步走向成功。
  确立目标——全面自我评价。在时时自我评价、阶段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为自己树立奋斗目标,并进行“纵向”自我评价。学生在为自己制定小而实的奋斗目标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与修正,正确的价值观也在这过程中渐渐形成。
  感情、感动——家庭评价
  学生的性格和才能受到家庭、父母的深刻影响。所以,在评价这一推动学生进一步发掘自己潜力的环节上,需要家庭评价来丰富情感体验。
  生活评价——全面关注成长。家长会中,老师向全体家长和学生倡议:建立家庭劳动岗位、评选家庭劳动能手。学生在家主动承担劳动责任,能培养热爱劳动、关心父母的好习惯。学校请家长为孩子写一封“推荐信”,评价孩子在家劳动情况,推荐自己的孩子为“班级家庭劳动能手”。于是,家长的信如雪片般飞进班级,教师的高声朗读、家长的殷殷期待,成为了孩子们继续尝试家庭劳动的动力。
  情感评价——提高情商的秘诀。情感评价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能够促进孩子们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妇女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我们让家长向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工作、讲述抚养孩子的辛苦、讲述自己看到孩子进步的喜悦、讲述对孩子们殷殷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浓浓的爱意,亲情不断加深。这样的评价更温馨、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赞赏、欣赏——学校评价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仅关注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能力发展和习惯养成。
  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少先队大队评价。为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少先队大队创设了一个个展示平台:体育节、民俗节、科技制作展……学生在每个活动中体验着成功的愉悦、分享着参与的快乐,学习热情被一次次点燃……
  人人都是成功者——中队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老师和队干部仔细设计出:最佳助手奖、自主学习奖、热心助人奖、保护环境奖……这样的评比使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实现自我价值。
  关注生命,陪伴成长——辅导员评价。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个体,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我尝试以表扬信的形式向全班、向家长汇报孩子动态点滴进步;以短信表扬通过家长的口述,使孩子以最快速度接收到教师充满赞扬和关怀的评价。
  编辑 于萍
其他文献
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于2009年参与中央音乐学院“让音乐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教育发展”的课题研究,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确立了“爱乐教育”思想——爱育智识,乐纳人生。学校将“生命因我而动听”作为学校的校训,希望每个生命都在这里精彩怒放,每个生命都能享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  我们的课程  我们在“爱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围绕着学校“追求真、善、美的幸福人生”这一学生培养目标,从课程的整合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书籍中越是经典的内容越是浓缩的,越是经典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诵读经典能使人感悟生命的价值,润泽生命、丰盈生命。  在语文课堂中感知方法,感悟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
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教学,约翰哈迪的《可见性学习》一书中介绍了影响学习状况的800个元因素,其中,影响值高的元因素有:为教师提供有效评估、给学生提供有效反馈、元认知策略教学、师生关系、对每一位学生抱有高期望值。影响值中的元因素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影响值低的元因素有:教学与学习风格相匹配、按能力分组、缩小班级规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我们选取3个元因素进行分析。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把文本读背、理解等内容融会贯通,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运用恰当方法指导学生提升感悟,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巧读背  读法指导的巧妙设计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不断积累的基础。例如,白居易的《小儿垂钓》,老师通过四步就让学生连读带背。第一步,同桌互读,纠正错别字。第二步,自己读,读出明显的节奏。第三步,指名读纠正节奏,提高难度,加入感情。第四步,通过填空读的方式直接引导学生积累。最
金海湖二小作为深山区小学,充分挖掘豆类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就地取材,于1997年始开展豆塑创作活动。自2004年起,学校使豆塑制作走上了课程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之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创编特色豆塑教材  经过实践与探索,学校创编了低、中、高三级豆塑课程教材。  低年级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豆塑制作兴趣为主线,以现有作品为载体,以认识豆子类型形态、认识各种豆塑制作工具、能进行动物类单幅画创作
形体健康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帮助。2011-2013年,学校通过“初中生形体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初步了解了当前初中生形体健康现状和形体不良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了学校形体健康教育中养成干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首先进行抽样调查,明确初中生形体健
管理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是用制度和其他手段告诉教师该做什么,做成什么样。“理”是根据教师的特点,聘用在不同的岗位,形成梯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管”和“理”的主体目标是人,而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观点不一、看法各异。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制度、经济、荣誉、处罚等方法都可以实现对人的管理。但是,管的力量是向下的,容易使人产生对抗情绪,更不愿意接受改变,所以,这些方法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