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科间的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逃不开视觉感知。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够弥补言语思维的局限,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是培养视觉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教给学生视觉艺术思维方式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一切艺术中都蕴含着类比,可以说,类比,是艺术创作和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手法。
为此,笔者尝试在小学视觉思维课程中利用类比的方法促进视觉感知力,增强小学生意象表达,培养其视觉思维能力。
一、类比——艺术通感的桥梁
(一)什么是类比
类比就是把己有的事和物与一些表面看来与之毫不相于的事和物联系起来,寻找创新的目标和解决的方法。类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联想,即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二是类比,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通过类比已有事物开启创造未知事物的思路,其中隐含有触类旁通的涵义。
(二)艺术通感的桥梁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对画面色彩会有冷暖的感受;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时,大脑意象中会出现视觉画面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这其实是个触类旁通的过程,而类比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
所有的艺术都是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优秀的艺术都是寓情于意象當中,是情与境的交融的产物。由于艺术有着共同的特性(都是以意象、情感为表达目的),所以通感现象在各类艺术中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艺术的共同特性——情境交融本身就蕴藏着类比,而艺术通感又借助着类比来转化。
二、如何利用类比的方法促进视觉感知力,增强意象表达
在了解艺术通感与类比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小学视觉思维课程的需要,设计了该课程的第一个单元——诗情画意,以促进小学生视觉感知力,增强意象表达。
(一)诗情画意单元(课程)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单元主要以类比的方法利用古诗词与艺术作品共通性促进学生意象表达,增加意象表现的情趣。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本单元有五个内容依次组成:
1.让思绪看得见
2.诗情画意之线条意象
3.诗情画意之色彩意象
4.诗情画意之空间意象
5.诗情画意之《春江花月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达成目标如下:(1)我能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2)我能在分析、对比、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词与绘画的共通性。(3)我能利用彩墨的表现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感受。(4) 我了解古诗词中描写的色彩与绘画色彩语言的相通之处。(5)我了解古诗词与空间形态语言的相通之处,能运用空间形态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6)我知道了诗情画意的含义。
(二)诗情画意——感知艺术的境界,类比蕴藏其中
1.艺术的境界
《虞书》说:“诗言志,歌咏言。”“志”就是近代语所谓的“情感”,“言”就是近代语所指的“表现”。换句话说,诗歌是人类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和绘画一样,也是艺术的一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中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2.诗画同律而异质
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但画与诗毕竟是两种艺术,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现媒介的不同。画的媒介借助于空间,诗的媒介借助于时间。
诗(文学)与画(美术)都是情景融合的产物,都是意象性的表达。因此,诗与画可以类比。语言的诗意化,是通过委婉、隐喻和影射产生意义。诗中蕴含着类比
(三)利用类比促进学生视觉思维的意象化表达
教学中利用类比引导学生视觉思维的意象化表达,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知觉体验中的类比
知觉体验或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体验是一种能动的活动,把作品和自身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进行反思,在这一意义上说,知觉体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类似一个类比过程。
2.联想是知觉体验和类比的基础
意象的产生借助于联想,联想越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文艺上的意象大多数都起于联想的作用。联想是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而类比是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在类比中联想,从而升华思维,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3.利用类比融合主观情趣与客观意象
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将情趣和意象融合起来,是诗和其他艺术所必克服的困难。而类比可以成为它们的桥梁。类比通过在主观情趣和客观意象间找相似和相异之处将它们融合起来。
4.运用类比意象性传达
艺术的起源,是为了交流和传达。艺术家在创造一个意象时,对于如何将该意象传达出去,心里已经多少有些眉目了。创造与传达所用的媒介物常相依为命。在诗是语言文字,在美术就是颜色、形态等。
由诗转换为画的过程,是媒介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类比两者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来完成的。其中,借助了艺术通感的共同点,对比了诗与画媒介的差异,将语言文字转化成了视觉语言,让学生抽象表达。诗情画意单元还同时对不同材质和技法进行了类比,借助了多种材料与表现技法,如水墨、色彩、纸材等,对古诗词进行了意象表现。
诗与画都是情景融合的产物,都是意象性的表达,都离不开类比。情趣意象必须借助物理的媒介传达出去,成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美术技能的学习。不同的技能技巧在表现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类比。在由诗的欣赏到画的创作过程中,运用类比方法让学生的视知觉体验意象性表达,逐渐形成个性化作品,培养其视觉思维能力。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是培养视觉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教给学生视觉艺术思维方式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一切艺术中都蕴含着类比,可以说,类比,是艺术创作和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手法。
为此,笔者尝试在小学视觉思维课程中利用类比的方法促进视觉感知力,增强小学生意象表达,培养其视觉思维能力。
一、类比——艺术通感的桥梁
(一)什么是类比
类比就是把己有的事和物与一些表面看来与之毫不相于的事和物联系起来,寻找创新的目标和解决的方法。类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联想,即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二是类比,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通过类比已有事物开启创造未知事物的思路,其中隐含有触类旁通的涵义。
(二)艺术通感的桥梁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对画面色彩会有冷暖的感受;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时,大脑意象中会出现视觉画面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这其实是个触类旁通的过程,而类比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
所有的艺术都是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优秀的艺术都是寓情于意象當中,是情与境的交融的产物。由于艺术有着共同的特性(都是以意象、情感为表达目的),所以通感现象在各类艺术中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艺术的共同特性——情境交融本身就蕴藏着类比,而艺术通感又借助着类比来转化。
二、如何利用类比的方法促进视觉感知力,增强意象表达
在了解艺术通感与类比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小学视觉思维课程的需要,设计了该课程的第一个单元——诗情画意,以促进小学生视觉感知力,增强意象表达。
(一)诗情画意单元(课程)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单元主要以类比的方法利用古诗词与艺术作品共通性促进学生意象表达,增加意象表现的情趣。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本单元有五个内容依次组成:
1.让思绪看得见
2.诗情画意之线条意象
3.诗情画意之色彩意象
4.诗情画意之空间意象
5.诗情画意之《春江花月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达成目标如下:(1)我能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2)我能在分析、对比、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词与绘画的共通性。(3)我能利用彩墨的表现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感受。(4) 我了解古诗词中描写的色彩与绘画色彩语言的相通之处。(5)我了解古诗词与空间形态语言的相通之处,能运用空间形态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6)我知道了诗情画意的含义。
(二)诗情画意——感知艺术的境界,类比蕴藏其中
1.艺术的境界
《虞书》说:“诗言志,歌咏言。”“志”就是近代语所谓的“情感”,“言”就是近代语所指的“表现”。换句话说,诗歌是人类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和绘画一样,也是艺术的一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中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2.诗画同律而异质
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但画与诗毕竟是两种艺术,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现媒介的不同。画的媒介借助于空间,诗的媒介借助于时间。
诗(文学)与画(美术)都是情景融合的产物,都是意象性的表达。因此,诗与画可以类比。语言的诗意化,是通过委婉、隐喻和影射产生意义。诗中蕴含着类比
(三)利用类比促进学生视觉思维的意象化表达
教学中利用类比引导学生视觉思维的意象化表达,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知觉体验中的类比
知觉体验或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体验是一种能动的活动,把作品和自身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进行反思,在这一意义上说,知觉体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类似一个类比过程。
2.联想是知觉体验和类比的基础
意象的产生借助于联想,联想越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文艺上的意象大多数都起于联想的作用。联想是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而类比是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在类比中联想,从而升华思维,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3.利用类比融合主观情趣与客观意象
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将情趣和意象融合起来,是诗和其他艺术所必克服的困难。而类比可以成为它们的桥梁。类比通过在主观情趣和客观意象间找相似和相异之处将它们融合起来。
4.运用类比意象性传达
艺术的起源,是为了交流和传达。艺术家在创造一个意象时,对于如何将该意象传达出去,心里已经多少有些眉目了。创造与传达所用的媒介物常相依为命。在诗是语言文字,在美术就是颜色、形态等。
由诗转换为画的过程,是媒介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类比两者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来完成的。其中,借助了艺术通感的共同点,对比了诗与画媒介的差异,将语言文字转化成了视觉语言,让学生抽象表达。诗情画意单元还同时对不同材质和技法进行了类比,借助了多种材料与表现技法,如水墨、色彩、纸材等,对古诗词进行了意象表现。
诗与画都是情景融合的产物,都是意象性的表达,都离不开类比。情趣意象必须借助物理的媒介传达出去,成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美术技能的学习。不同的技能技巧在表现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类比。在由诗的欣赏到画的创作过程中,运用类比方法让学生的视知觉体验意象性表达,逐渐形成个性化作品,培养其视觉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