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类纪录片的传播和制作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本文从参与式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出发,辨析传统纪录片和参与式纪录片的异同,探究在新媒体视域下参与式纪录片的特征。
【关键词】参与式;纪录片;真实性;互动性
近几年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创作与新媒体接轨是大势所趋,纪录片不仅仅在传统媒体上播出,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的传播和制作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式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中衍生出来的,它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它更多讲究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有效互动,只有更加清晰的掌握新媒体视域下参与式纪录片的特征,纪录片创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 参与式纪录片的概念
参与式纪录片是指纪录片工作者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在影片中,运用第一视角从观众的切身感受出发通过与被拍摄者的互动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察式真实,而更加注重影片中的参与性和介入性的真实,并在其中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
19世纪90年代《火车进站》的成功掀起了世界纪录片拍摄的热潮。短短一百多年间,纪录片创作者们拍摄出了各种类型的纪录片,其中参与式纪录片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霸占着荧屏,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等纪录片的播出成功,参与式的拍摄方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参与式纪录片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纪录片作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笔者认为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正是运用了参与式的拍摄手法拉近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够从影片中找到文化认同感,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观察式纪录片采取被迫的拍摄方式,导演不干涉事件的发展,更多倾向于“等故事发生”而参与式纪录片则是记者或导演主动带着观众去探寻未知的社会。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的栏目宗旨就是让导演带着观众去祖国不同的地方感受和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在拍摄中记者通过询问或切身感受等方式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这种拍摄方式增强了影片自身的带入感,对于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也给观众留了足够的话语权。
2. 辨析传统纪录片和参与式纪录片的异同
首先,参与式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相比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以事实为依据,讲述真人真事,用真实生活做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表现真实为目的来引发人们思考,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其奠基石也必须是一个“真”字。
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无明显的导演主观客观或有意无意参与的痕迹,传统纪录片更多的采用观察式的拍摄手法,导演尽量不去干涉拍摄对象和拍摄环境,主张客观立场。而参与式纪录片打破了传统上拍摄者不介入的创作底线,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拍摄事件的过程中来,也因此成为影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参与式纪录片在拍摄技法上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不同程度的介入到被拍摄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中。
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帕米尔雄鹰这一集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塔吉克婚礼,塔吉克婚礼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演运用参与式的拍摄方式,让记者带着观众去感受这个世界,将一种系统的体验和研究过程呈现在影片里,给观众一种别样的视听感受,并对这种仪式进行比较完整的、详细地记录。纪录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讲述社会上的真人真事,它以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作为切入点,运用完整的故事链条和真实的情感投入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元素,电视纪录片讲究“四真”即在真实的时间真实的环境中讲述真人真事,这四者缺一不可,因此电视纪录片有着和其他类型电视节目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参与式纪录片创作的一大特点。
3. 参与式纪录片的特征
3.1 创作者的主动介入,承认镜头的存在
对于参与式纪录片来讲,在观众的内心深处是承认导演或记者的参与的,正是有了导演的参与,观众才觉得自己的话语权有了表达的空间,导演就是观众的“代言人”导演代表着观众的意志和想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参与式纪录片让创作者、被拍摄者和观众三者之间找到了某种契合点,所以说有了创作者的积极介入这类影片才会更加生动活泼。对于纪录片来说,记录真实的事件是它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观点的主观性呈现,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摄影机的介入,会使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存在一条无形的鸿沟,势必会给二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或影响。而参与式纪录片使得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对像都成为影片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影片的拍摄,这是参与式纪录片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也同样有参与式拍摄的影子,弗拉哈迪跟随者拍摄纳努克一家人的行程,这不仅仅是一段短暂的迁徙旅程,弗拉哈迪用相机记录下的是一种文化的消亡,即原始的爱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非虚构”原则下,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如建造新的冰屋以促进拍摄的顺利进行,采用“重复”和“主观干预”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拍摄目的等等。再比如央视《远方的家》帕米尔雄鹰这一集中,记者住在当地的村民家,和他们一起聊天并且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向他们学习跳鹰舞吹鹰笛,参加塔吉克婚礼等等,导演在拍摄前期充分了解塔吉克族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拍摄的目的和当地人进行协调讨论,告知当地人此次拍摄的主题。对于影片中塔吉克族婚礼的拍摄,这种“一次性”的民族仪式,在仪式还没有开始之前,导演已经提前和仪式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沟通,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对于涉及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不至于被遗漏。
表現真实的人和事是所有类型的纪录片所共同追求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真实,参与式纪录片就是让导演带着观众去发现真实,这种介入性的拍摄形式是参与式纪录片表现真实的有力武器。从纪录片的操作上来看,因为有了摄像机的介入,纪录片的真实与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是有差别的,在此摄像机既是“介入者”也是“倾听者”从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来看,纪录片讲述的是事件的完整过程,运用蒙太奇手法剪辑拼接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而参与式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比较单一,多采用第一人称线性叙事的手法,导演在哪故事就在哪里发生,影片的制作者完全掌握着影片的叙事方向。同时参与式纪录片也追求互动的真实,在拍摄初期,导演就已经融入到了拍摄对象的生活中,这样在真正拍摄时被拍摄对象就会毫不避讳地向导演诉说自己的故事,两者在合作信任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影片制作。
3.2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互动的真实
在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者的互动中寻求真实是参与式纪录片的最大特征,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运用第一视角“我”的感受出发来达到叙事的目的,也就是说影片制作者代表最广大观众的“利益”出现在银幕上,他的使命就是想观众所想,做观众想做。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的观察型纪录片不同,前者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拍摄制作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导演意图,通过创作者和拍摄对象以及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达到影片拍摄目的。参与式纪录片在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上更为平等而且密切,央视《远方的家》在拍摄时拍摄对象朝向镜头打招呼,主持人在镜头前参与活动,并且引导被拍摄者在镜头前有一个真诚的文化交流,这些行为在观察式纪录片中是很难呈现的影像内容,却是参与式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方法。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去带领观众认识这个世界,让观众仿佛就置身于记者所处的真实环境中,记者通过和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采访,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有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4.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新媒体更加追求双向互动,这与参与式纪录片的互动性与介入性特征不谋而合。纪录片的类型随着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参与式纪录片就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表现之一,但无论如何发展,纪录片的真实性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参考文献:
[1]李翔.用纪录片改造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阚羽佳.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式纪录片的比较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10):68-69.
[3]周文,刘丛倩.参与的影响——参与式纪录片《海豚湾》启示录[J].中国电视,2010(12):46-49.
[4]詹孝玲.参与式纪录片中的仪式化元素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8):56.
作者简介:李朴,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方向。
【关键词】参与式;纪录片;真实性;互动性
近几年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创作与新媒体接轨是大势所趋,纪录片不仅仅在传统媒体上播出,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的传播和制作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式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中衍生出来的,它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它更多讲究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有效互动,只有更加清晰的掌握新媒体视域下参与式纪录片的特征,纪录片创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 参与式纪录片的概念
参与式纪录片是指纪录片工作者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在影片中,运用第一视角从观众的切身感受出发通过与被拍摄者的互动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察式真实,而更加注重影片中的参与性和介入性的真实,并在其中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
19世纪90年代《火车进站》的成功掀起了世界纪录片拍摄的热潮。短短一百多年间,纪录片创作者们拍摄出了各种类型的纪录片,其中参与式纪录片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霸占着荧屏,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等纪录片的播出成功,参与式的拍摄方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参与式纪录片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纪录片作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笔者认为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正是运用了参与式的拍摄手法拉近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够从影片中找到文化认同感,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观察式纪录片采取被迫的拍摄方式,导演不干涉事件的发展,更多倾向于“等故事发生”而参与式纪录片则是记者或导演主动带着观众去探寻未知的社会。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的栏目宗旨就是让导演带着观众去祖国不同的地方感受和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在拍摄中记者通过询问或切身感受等方式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这种拍摄方式增强了影片自身的带入感,对于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也给观众留了足够的话语权。
2. 辨析传统纪录片和参与式纪录片的异同
首先,参与式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相比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以事实为依据,讲述真人真事,用真实生活做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表现真实为目的来引发人们思考,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其奠基石也必须是一个“真”字。
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无明显的导演主观客观或有意无意参与的痕迹,传统纪录片更多的采用观察式的拍摄手法,导演尽量不去干涉拍摄对象和拍摄环境,主张客观立场。而参与式纪录片打破了传统上拍摄者不介入的创作底线,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拍摄事件的过程中来,也因此成为影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参与式纪录片在拍摄技法上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不同程度的介入到被拍摄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中。
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帕米尔雄鹰这一集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塔吉克婚礼,塔吉克婚礼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演运用参与式的拍摄方式,让记者带着观众去感受这个世界,将一种系统的体验和研究过程呈现在影片里,给观众一种别样的视听感受,并对这种仪式进行比较完整的、详细地记录。纪录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讲述社会上的真人真事,它以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作为切入点,运用完整的故事链条和真实的情感投入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元素,电视纪录片讲究“四真”即在真实的时间真实的环境中讲述真人真事,这四者缺一不可,因此电视纪录片有着和其他类型电视节目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参与式纪录片创作的一大特点。
3. 参与式纪录片的特征
3.1 创作者的主动介入,承认镜头的存在
对于参与式纪录片来讲,在观众的内心深处是承认导演或记者的参与的,正是有了导演的参与,观众才觉得自己的话语权有了表达的空间,导演就是观众的“代言人”导演代表着观众的意志和想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参与式纪录片让创作者、被拍摄者和观众三者之间找到了某种契合点,所以说有了创作者的积极介入这类影片才会更加生动活泼。对于纪录片来说,记录真实的事件是它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观点的主观性呈现,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摄影机的介入,会使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存在一条无形的鸿沟,势必会给二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或影响。而参与式纪录片使得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对像都成为影片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影片的拍摄,这是参与式纪录片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也同样有参与式拍摄的影子,弗拉哈迪跟随者拍摄纳努克一家人的行程,这不仅仅是一段短暂的迁徙旅程,弗拉哈迪用相机记录下的是一种文化的消亡,即原始的爱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非虚构”原则下,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如建造新的冰屋以促进拍摄的顺利进行,采用“重复”和“主观干预”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拍摄目的等等。再比如央视《远方的家》帕米尔雄鹰这一集中,记者住在当地的村民家,和他们一起聊天并且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向他们学习跳鹰舞吹鹰笛,参加塔吉克婚礼等等,导演在拍摄前期充分了解塔吉克族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拍摄的目的和当地人进行协调讨论,告知当地人此次拍摄的主题。对于影片中塔吉克族婚礼的拍摄,这种“一次性”的民族仪式,在仪式还没有开始之前,导演已经提前和仪式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沟通,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对于涉及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不至于被遗漏。
表現真实的人和事是所有类型的纪录片所共同追求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真实,参与式纪录片就是让导演带着观众去发现真实,这种介入性的拍摄形式是参与式纪录片表现真实的有力武器。从纪录片的操作上来看,因为有了摄像机的介入,纪录片的真实与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是有差别的,在此摄像机既是“介入者”也是“倾听者”从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来看,纪录片讲述的是事件的完整过程,运用蒙太奇手法剪辑拼接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而参与式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比较单一,多采用第一人称线性叙事的手法,导演在哪故事就在哪里发生,影片的制作者完全掌握着影片的叙事方向。同时参与式纪录片也追求互动的真实,在拍摄初期,导演就已经融入到了拍摄对象的生活中,这样在真正拍摄时被拍摄对象就会毫不避讳地向导演诉说自己的故事,两者在合作信任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影片制作。
3.2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互动的真实
在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者的互动中寻求真实是参与式纪录片的最大特征,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运用第一视角“我”的感受出发来达到叙事的目的,也就是说影片制作者代表最广大观众的“利益”出现在银幕上,他的使命就是想观众所想,做观众想做。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的观察型纪录片不同,前者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拍摄制作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导演意图,通过创作者和拍摄对象以及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达到影片拍摄目的。参与式纪录片在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上更为平等而且密切,央视《远方的家》在拍摄时拍摄对象朝向镜头打招呼,主持人在镜头前参与活动,并且引导被拍摄者在镜头前有一个真诚的文化交流,这些行为在观察式纪录片中是很难呈现的影像内容,却是参与式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方法。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去带领观众认识这个世界,让观众仿佛就置身于记者所处的真实环境中,记者通过和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采访,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有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4.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新媒体更加追求双向互动,这与参与式纪录片的互动性与介入性特征不谋而合。纪录片的类型随着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参与式纪录片就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表现之一,但无论如何发展,纪录片的真实性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参考文献:
[1]李翔.用纪录片改造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阚羽佳.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式纪录片的比较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10):68-69.
[3]周文,刘丛倩.参与的影响——参与式纪录片《海豚湾》启示录[J].中国电视,2010(12):46-49.
[4]詹孝玲.参与式纪录片中的仪式化元素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8):56.
作者简介:李朴,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