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招生考试整体难度已有所下降。高中招生数学考试越来越接近标准化考试,即试题越来越基础,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基本数学素质。因此在复习初中数学之前就要对高中招生数学考试的基本命题趋势和试题难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笔者对高中招生数学考试要求的定位,制定适合自己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研析考纲,夯实基础,注重联系,加强训练,反思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
一研析考纲
中考数学作为标准化考试,其命题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中考数学试题,在《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的规范下,试题保持相对稳定、有所发展的原则下,突出考查知识的基础性与综合性,注重考查数学思维方法宗旨不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的重点不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主要就是研究分析《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依据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的基本要求,题型、类别和难度特点,准确定位。
考试重点如下:1.数系与代数式分类与具体识别应用;2分式的化简与求值;3.方程;4.不等式;5.函数;6.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应用;7.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及应用;8.圆的相关性质及应用;9.平面内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10.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简单的统计知识。
二、夯实基础
中考数学所考查的重点就是考生的数学基本功,在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只有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牢牢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在考试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解题不得要领。对于基本知识、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关键在理解,而且理解也存在程度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的层次上,对一些易推导的定理,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动手推一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描述,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写。这些基本功都很重要,到临场考试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三、注重联系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综合题一般不太可能单独考查某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复习时就应该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学科内部知识点的纵向联系,例如求方程近似解就是利用函数与方程关系。其次,还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求压强、速度、受力分析等就要用到物理学相关知识,等等。这些在综合练习时都是应该总结和注意的地方。
四、加强训练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中考数学考试要想取得好成绩就离不开大量有效的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与巩固。数学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五、反思提高
中考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知识覆盖面广,一些稍有难度的试题一般比较灵活,对知识点串联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通过逐步的训练,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在考试时才更有机会较快找到突破口。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并彻底弄清楚知识点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六、注重考试方法技能的训练
中考数学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下课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應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平时复习时要很细心地加以总结,对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找到薄弱环节,数学复习其实并没有捷径,这个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临场发挥也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数学水平的稳定发挥,甚至可以帮助灵感的降临,从而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试题。
七、在解题思路的梳理中寻找优化的策略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在归类复习中类化知识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刘浩才智2018-12-20
[2]刍议微专题在中考数学复习中的应用赵正萍中学数学2018-12-20
[3]浅析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穆道龙中国校外教育2018-12-20
[4]初中数学信息化有效教学探索蔡雅婷课程教育研究2018-11-02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
一研析考纲
中考数学作为标准化考试,其命题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中考数学试题,在《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的规范下,试题保持相对稳定、有所发展的原则下,突出考查知识的基础性与综合性,注重考查数学思维方法宗旨不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的重点不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主要就是研究分析《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依据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的基本要求,题型、类别和难度特点,准确定位。
考试重点如下:1.数系与代数式分类与具体识别应用;2分式的化简与求值;3.方程;4.不等式;5.函数;6.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应用;7.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及应用;8.圆的相关性质及应用;9.平面内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10.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简单的统计知识。
二、夯实基础
中考数学所考查的重点就是考生的数学基本功,在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只有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牢牢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在考试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解题不得要领。对于基本知识、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关键在理解,而且理解也存在程度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的层次上,对一些易推导的定理,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动手推一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描述,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写。这些基本功都很重要,到临场考试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三、注重联系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综合题一般不太可能单独考查某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复习时就应该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学科内部知识点的纵向联系,例如求方程近似解就是利用函数与方程关系。其次,还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求压强、速度、受力分析等就要用到物理学相关知识,等等。这些在综合练习时都是应该总结和注意的地方。
四、加强训练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中考数学考试要想取得好成绩就离不开大量有效的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与巩固。数学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五、反思提高
中考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知识覆盖面广,一些稍有难度的试题一般比较灵活,对知识点串联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通过逐步的训练,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在考试时才更有机会较快找到突破口。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并彻底弄清楚知识点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六、注重考试方法技能的训练
中考数学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下课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應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平时复习时要很细心地加以总结,对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找到薄弱环节,数学复习其实并没有捷径,这个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临场发挥也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数学水平的稳定发挥,甚至可以帮助灵感的降临,从而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试题。
七、在解题思路的梳理中寻找优化的策略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在归类复习中类化知识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刘浩才智2018-12-20
[2]刍议微专题在中考数学复习中的应用赵正萍中学数学2018-12-20
[3]浅析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穆道龙中国校外教育2018-12-20
[4]初中数学信息化有效教学探索蔡雅婷课程教育研究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