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读历史,就是静观一条大河
历史滚滚向前,永不停歇,就像一条河,后浪推前浪,浪花恰如一首首或凄美或壮丽的史诗。朵朵浪花腾起,瞬间又被后面的浪花掩藏。史实即使被后人不断考证并确认,后人势必也定会淹没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后来的人再次推翻从而建立起新的理论和学说。
历史不是段一段的生硬链接。就像条河,有点风吹草动,河道就改换了面目,偏离了本来的航道,沿着另外的轨迹继续前行。我将手头的资料摆在面前,想顺藤摸瓜寻找到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条古河道的脉络。
整整3个夜晚,我都在执著于这样
件事情。这件事情束缚住了我的思维,搅混了我的脑浆,阻塞了我的宣泄。我开始愤愤不平,谴责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无解误解和纠结。
我之所以为了条河的渊源,下如此工夫,源自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泉城。
这与“泉城”何以成为“泉城”有关。因为我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即使偶然发生,定有其必然潜伏。
泉城之形成,绝非因为这座城市地下有堵壁立干仞的岩层存在而如此简单。
现在看来,济南整个水脉,水系,水道,水源,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来自四面八方地上地下。天上人间的水,竟然都汇集在这样一座城市。来自泉城西南百40余呈之外的平阴之水,来自南部50里外的泰山余脉之水,来自东部百里之外的章丘之水,兵分三路大军,或浩浩荡荡,大张旗鼓,或激流暗潜,不露痕迹,从地表地下两个层面汇聚而来。
为何如此多的水脉和水道都看中了这块宝地?破解这个谜面,并非复杂难料,仅仅罗列出海拔,答案便清晰可现+
章丘平均海拔924米,平阴平均海拔233米,而济南呢?最高海拔1108.3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明眼人眼就可看出,济南周边地表形态,恰恰呈现一个大“同”字结构,东,西、南三面高地,北面一马平川,半包围里,正幸福生活着575万人口。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无非是想引出这台“英雄会”的主角,一位已经归隐千年的高人,也就是使我纠结许久的河道——古济水。
让我们从故纸堆中,寻找古济水的蛛丝马迹:
《尔雅释水》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古济水,这条清澈无染、独流入海的大河,怎能在历史中悄无声息?清秀如斯,壮美如斯,一旦形成规模,定会让人高山抑止,临江感怀。她是否如五岳独尊的泰山一样,受到过帝王隆重的禅封呢?
史书对此毫不躲藏:唐玄宗曾加封四渎,“封江渎为广源公,封淮渎为长源公,封河渎为灵源公,封济渎为清源公。”河南济源市,现存祭祀济水之济渎庙,占地200亩,仍保留70余间宋、元、明清时期建筑,可以想见其昔日的兴盛繁荣,并附加了人们对其感叹后的尊敬和崇尚。
那条河,现在何处?为何不见它的踪影?这也是我纠结的地方。翻开史书,河道所经之处,变迁无常,脉络繁杂,河道更易无任何规律可循,变来变去,竟变得无影无踪,消失于当下的地表地貌之上,地图手册之中。
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有王莽时大旱济水枯绝的记载。其实当时济水断流,主要还是由于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的一次河决,受患达四郡32县,济水和汴渠都被它侵毁,直至东汉初王景治河才把这两条水道修复。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原因。西汉以来,汴水和济水同在一处受河,同是黄河的支津。它们也同受黄河淤决之害。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汴渠是政治重心,是中原与经济重心江淮地区漕运转输的大动脉,也就特别受唐宋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不惜花费血本进行修浚,使其能在一较长时期内维持不敝。而济水,其命运却大为不同。因其下游偏于东夷,故无论在经济或军事方面,均不占重要地位,也就听任它日渐湮废了。
但无论怎样,兴或者废,流或者涸,所有史书,却都落笔在几乎同一个地方——济南,此谓济水之南也,不得不令人联翩浮想。
尽管,今天我们已然见不到这条清流,但往昔济水河畔的城市,依旧将它深情怀想:济源,济宁、济南,济阳,济州,济阴……,然后,终流到海不复还。
一条古河道,串起了一座座古城,史实已经验明正身,济水的存在毋庸置疑。它从王屋山下点点滴滴汇集,一路走来,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串起无数故事,在泉城济南挥洒释放了热情与善意,与当地土著的大明湖和趵突泉合二为一后,又夹杂着泉水的旁支直贯大海。
这些‘济’字当头的城市姓名,尤其是泉城济南,自然凝聚着济水的历史沧桑,记录着济水的品德,是济水的丰碑。
但很遗憾,正如西夏党项,正如古格象雄,正如许许多多,这条古济水随着不断地改道迁移,吐故纳新,披荆斩棘千百年,终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再也难寻它的痕迹。
之所以称为“古济水”,显而易见,那是一条已经“作古”的河流!
事实当真如此?正如我们在南美洲发现了玛雅文化,对这个突然消失的文明细细考究,或许与万里之遥的喜马拉雅山脉下的古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敢保证,已然消失的古济水,不以另外的形态,任劳任怨幕后英雄般滋养着沿岸的风土呢?
《尚书·禹贡》中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又北东入于海,”史书记载:王屋山上云气化水,滴入天坛峰西崖下太乙池中,潜流百里,至平原涌而为泉,是为济水之源。济水在“四渎”中,独特之处是“清”,济渎庙山门便称“清源洞府门”。济水独运长波,奔流而东之时,不愿和黄河浑流,便潜流地下。白居易亦有《题济水》诗云:“自今称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随文献和诗歌一样,古济水自古就有“三伏三见”的说法,那么,我们可否假设,济水并未作古,而是仅仅激流暗潜于地下,一路从西南向东北,滚滚而来而去,亦曾驻足于泉城地下,与泉水台二为后,挟裹着泉水和泥沙,继续向前呢?
我从不对不知之事进行否定,正如我绝不说古济水已经隐匿于历史一样。历史正如这条古河,曾经发生的史实,我们所知者不过一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文化的显影需要我们定格后继续探寻过去,现在,未来显现出来的蛛丝马迹。
历史滚滚向前,永不停歇,就像一条河,后浪推前浪,浪花恰如一首首或凄美或壮丽的史诗。朵朵浪花腾起,瞬间又被后面的浪花掩藏。史实即使被后人不断考证并确认,后人势必也定会淹没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后来的人再次推翻从而建立起新的理论和学说。
历史不是段一段的生硬链接。就像条河,有点风吹草动,河道就改换了面目,偏离了本来的航道,沿着另外的轨迹继续前行。我将手头的资料摆在面前,想顺藤摸瓜寻找到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条古河道的脉络。
整整3个夜晚,我都在执著于这样
件事情。这件事情束缚住了我的思维,搅混了我的脑浆,阻塞了我的宣泄。我开始愤愤不平,谴责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无解误解和纠结。
我之所以为了条河的渊源,下如此工夫,源自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泉城。
这与“泉城”何以成为“泉城”有关。因为我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即使偶然发生,定有其必然潜伏。
泉城之形成,绝非因为这座城市地下有堵壁立干仞的岩层存在而如此简单。
现在看来,济南整个水脉,水系,水道,水源,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来自四面八方地上地下。天上人间的水,竟然都汇集在这样一座城市。来自泉城西南百40余呈之外的平阴之水,来自南部50里外的泰山余脉之水,来自东部百里之外的章丘之水,兵分三路大军,或浩浩荡荡,大张旗鼓,或激流暗潜,不露痕迹,从地表地下两个层面汇聚而来。
为何如此多的水脉和水道都看中了这块宝地?破解这个谜面,并非复杂难料,仅仅罗列出海拔,答案便清晰可现+
章丘平均海拔924米,平阴平均海拔233米,而济南呢?最高海拔1108.3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明眼人眼就可看出,济南周边地表形态,恰恰呈现一个大“同”字结构,东,西、南三面高地,北面一马平川,半包围里,正幸福生活着575万人口。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无非是想引出这台“英雄会”的主角,一位已经归隐千年的高人,也就是使我纠结许久的河道——古济水。
让我们从故纸堆中,寻找古济水的蛛丝马迹:
《尔雅释水》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古济水,这条清澈无染、独流入海的大河,怎能在历史中悄无声息?清秀如斯,壮美如斯,一旦形成规模,定会让人高山抑止,临江感怀。她是否如五岳独尊的泰山一样,受到过帝王隆重的禅封呢?
史书对此毫不躲藏:唐玄宗曾加封四渎,“封江渎为广源公,封淮渎为长源公,封河渎为灵源公,封济渎为清源公。”河南济源市,现存祭祀济水之济渎庙,占地200亩,仍保留70余间宋、元、明清时期建筑,可以想见其昔日的兴盛繁荣,并附加了人们对其感叹后的尊敬和崇尚。
那条河,现在何处?为何不见它的踪影?这也是我纠结的地方。翻开史书,河道所经之处,变迁无常,脉络繁杂,河道更易无任何规律可循,变来变去,竟变得无影无踪,消失于当下的地表地貌之上,地图手册之中。
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有王莽时大旱济水枯绝的记载。其实当时济水断流,主要还是由于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的一次河决,受患达四郡32县,济水和汴渠都被它侵毁,直至东汉初王景治河才把这两条水道修复。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原因。西汉以来,汴水和济水同在一处受河,同是黄河的支津。它们也同受黄河淤决之害。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汴渠是政治重心,是中原与经济重心江淮地区漕运转输的大动脉,也就特别受唐宋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不惜花费血本进行修浚,使其能在一较长时期内维持不敝。而济水,其命运却大为不同。因其下游偏于东夷,故无论在经济或军事方面,均不占重要地位,也就听任它日渐湮废了。
但无论怎样,兴或者废,流或者涸,所有史书,却都落笔在几乎同一个地方——济南,此谓济水之南也,不得不令人联翩浮想。
尽管,今天我们已然见不到这条清流,但往昔济水河畔的城市,依旧将它深情怀想:济源,济宁、济南,济阳,济州,济阴……,然后,终流到海不复还。
一条古河道,串起了一座座古城,史实已经验明正身,济水的存在毋庸置疑。它从王屋山下点点滴滴汇集,一路走来,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串起无数故事,在泉城济南挥洒释放了热情与善意,与当地土著的大明湖和趵突泉合二为一后,又夹杂着泉水的旁支直贯大海。
这些‘济’字当头的城市姓名,尤其是泉城济南,自然凝聚着济水的历史沧桑,记录着济水的品德,是济水的丰碑。
但很遗憾,正如西夏党项,正如古格象雄,正如许许多多,这条古济水随着不断地改道迁移,吐故纳新,披荆斩棘千百年,终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再也难寻它的痕迹。
之所以称为“古济水”,显而易见,那是一条已经“作古”的河流!
事实当真如此?正如我们在南美洲发现了玛雅文化,对这个突然消失的文明细细考究,或许与万里之遥的喜马拉雅山脉下的古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敢保证,已然消失的古济水,不以另外的形态,任劳任怨幕后英雄般滋养着沿岸的风土呢?
《尚书·禹贡》中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又北东入于海,”史书记载:王屋山上云气化水,滴入天坛峰西崖下太乙池中,潜流百里,至平原涌而为泉,是为济水之源。济水在“四渎”中,独特之处是“清”,济渎庙山门便称“清源洞府门”。济水独运长波,奔流而东之时,不愿和黄河浑流,便潜流地下。白居易亦有《题济水》诗云:“自今称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随文献和诗歌一样,古济水自古就有“三伏三见”的说法,那么,我们可否假设,济水并未作古,而是仅仅激流暗潜于地下,一路从西南向东北,滚滚而来而去,亦曾驻足于泉城地下,与泉水台二为后,挟裹着泉水和泥沙,继续向前呢?
我从不对不知之事进行否定,正如我绝不说古济水已经隐匿于历史一样。历史正如这条古河,曾经发生的史实,我们所知者不过一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文化的显影需要我们定格后继续探寻过去,现在,未来显现出来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