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学教育越来越贫血,学术规范越来越教条,他却一直道成肉身,坚持以三十七度的体温教书、写作、生活,不狂热,也永不冷却。 饭桌上,罗岗这样描述最可怕的人生:你在师大出生,你爸是师大的,你妈也是师大的,你们住在师大宿舍,你跟对门小姑娘青梅竹马长大,她妈是师大的,她爹也是师大的。你和小姑娘先在师大附幼,然后师大附小,然后师大附中,然后师大,一路同学上来,毕业以后双双留在师大。你们结婚,你们生孩子,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教育越来越贫血,学术规范越来越教条,他却一直道成肉身,坚持以三十七度的体温教书、写作、生活,不狂热,也永不冷却。
饭桌上,罗岗这样描述最可怕的人生:你在师大出生,你爸是师大的,你妈也是师大的,你们住在师大宿舍,你跟对门小姑娘青梅竹马长大,她妈是师大的,她爹也是师大的。你和小姑娘先在师大附幼,然后师大附小,然后师大附中,然后师大,一路同学上来,毕业以后双双留在师大。你们结婚,你们生孩子,孩子继续,师大附幼,附小,附中……
可吴晓东淡淡一笑,他不这么看。《漫读经典》中,他用“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解释了传奇。托纳托雷的影片《海上钢琴师》,他拿来和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对读,“男爵和1900以卓尔不群的姿态守住了自己的边界,也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创造了一种在限制中穷极可能性的生活,最终也守住了自己的传奇的疆域。他们遵循的是另一种逻辑,一种以有限去叩问无限的逻辑,他们穷极的正是限制中的可能。”
以有限叩问无限,几乎就是晓东的姿态。十年前,我们在一次山西之行中认识,罗岗用“北大著名男生”介绍他,他眼神温暖、温文尔雅,一桌女生多少都有些苏曼殊云“恨不相逢未剃时”的感觉,所以大家使劲说话,小时候那样,为了引起别人注意,结果表现出了疯癫。但晓东只是微笑,以不变应万变,没听他说过他妈的,没见他笑到头发乱,在一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他没有一分钟失态,也一分钟不曾苟且。文学教育越来越贫血,学术规范越来越教条,他却一直道成肉身,坚持以三十七度的体温教书、写作、生活,不狂热,也永不冷却。
事实上,正是在晓东身上,我第一次意识到,狂热或者说狂爱,并不是文学研究者的DNA,换句话说,敏感和沉潜才是激情的最佳赋形。
“敏感又沉潜”,这是晓东对青年加缪的概括,后来,“敏感”被他用来描绘过张爱玲,“沉潜”被他用来形容过“S会馆时期的鲁迅”,我觉得这也准确地概括了晓东本人。读《漫读经典》,很多次,我为他无与伦比的诗学解读能力所倾倒,而这种能力使这本书的写作,遥遥地越出了批评范畴,成为创作,成为激情的隐秘表达。
《阳光·苦难·激情》是晓东的一篇早期文章,我记不清自己在各种场合多少次地读过它,因为他文中引到的茨维塔耶娃的著名独白,“我生活中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我看了茨和有关茨的很多文章和书,终于在茨的传记中重新看到这句话,却反而不那么激动。后来我明白,这些引文经过晓东的再叙述,恰似春雨楼头尺八箫,不必再问樱花桥。
所以,拿起《漫读经典》,你可以先把书中的引文看一遍,它们就像加密的线索,勾勒了晓东的抒情地图,说得更准确些,这是一张代表性的抒情地图,一半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中国阅读,一半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陆阅读,合在一起,它显示出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的激情和抱负:二十世纪感情备忘录。
同时,这个备忘录,因为其鲜明的中国胎记,也可以被视为吴晓东对中国感性世界的诗学整理。书中,无论是卡夫卡的寓言,博尔赫斯的想象,还是福克纳的时间、昆德拉的存在,都在指向这些作家的中国旅程。而且有意思的是,异域十篇和本土十篇有着几乎是精心策划的对称性,比如,1990年8月,他写下了《失落者的歌唱》,讨论了萧乾的激情,隔了四个月,他描绘了加缪的激情;2004年3月,他完成《尺八的故事》,追踪了卞之琳的文化乡愁,5月,他写下《二十世纪最后的传奇》,深化了同一个主题,用他的引文来表达:“仿佛可以从草地上悟出长久以来在内心折磨着他的那个东西: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
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很多人事变迁,但晓东一直在北大。这些年,也只在大大小小的一些会议中和晓东碰面,好像总在告别。那年山西会议,我们一帮上海去的打道回府,晓东因为比我们晚走,一个人来送我们一帮人,买了很多吃的喝的,我们在检票口和他挥手,想起一句话,“这样的成员从来也不会很多,但总是至少有一个存在于某处,而这样的人有一个也就够了。”
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人,文学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
其他文献
在充斥着阴霾和沮丧的2008,如果不出意外,奥巴马的强势亮相或将成为历史书写者笔下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政治新星仿佛从世界的边缘走来。他生于夏威夷,长于印尼和美国本土,在梦想和种族漩涡的交缠中成熟。他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显赫的家族荫庇,然而却从社区底层崛起为主流白人政治圈中的黑人领袖。 他被视为“肯尼迪第二”和实现马丁·路德·金“梦想”的最佳人选。这个扛着“改变和希望”大旗的年轻政治家,他
在曼彻斯特那个礼堂里,我看到的是满眼的年轻人,他们声嘶力竭地欢呼着他们的英雄、他们的胜利。 如果愿意冒一点点的风险,我们已经可以预言:用不了多久,美国将迎来一场政治、社会层面的深刻变革。 当前的选情越来越清晰地表明:美国人似乎下定了决心,要在220年后接纳第一位黑人总统。当然,选民真正希望的,是奥巴马能引领美国走出迷失了多年的困局,给美国带来崭新的气象。 所有新鲜的东西,总是诱惑而神秘的
据他的牌友说,奥巴马打牌时小心谨慎,轻易不受干扰,并且不会暴露意图,除非牌局对他有利。他不倾向于冒险碰运气,而是喜欢稳扎稳打。 47岁的奥巴马离白宫越来越近。 从4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州议员,到如今国会中唯一一位黑人参议员;从去年2月正式宣布参加总统选举,到今年击败呼声甚高的希拉里,身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一路制造着惊叹号。 这位精力充沛的年轻政治家崛起得太快,以至于他的家庭、个性以及
如果奥巴马顺利当选,国会和白宫将成为民主党的一统天下,从而极大地改变美国的政治生态。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位“帝国总统”。 离11月4日的大选日越来越近,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最后较量上,媒体对两名候选人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也已到了饱和程度。人们似乎忘了,在美国土地上还有一场选战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那就是美国国会的选举。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国会众议院的全部435个席位,参议
当下月华盛顿国际金融峰会拟定新秩序原则时,加强内部监管、堵塞腐败漏洞、增强国际民主,也应被列为一个重要原则。 记得一年前,世界银行的行长还是沃尔福威茨。作为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和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沃氏并非等闲之辈。 然而他却最终栽到了腐败问题上,而且还是桃色腐败——沃氏走马上任世行行长前,他的女友丽扎女士是世行的官员。为利益回避起见,丽扎后借调至美国国务院工作。 这似乎更说明沃氏的廉洁
我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是花4800元选择了钢琴。从投资理财角度看,这是一个致命的拐点。 不必掩饰对财富的向往。事实上,当对财富的崇尚成为一种风气的时候,没人可以置身风气之外。 问题是,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身处“抑财”的高压之下,以至于我们必须以十余年的致富动员,来撬动三十年的“抑富”教育。 大约1992年前后,上海人的“财商”才刚刚被启动,在这之前,“做生意的”仍然被视作“眼睛红,头发蓬”
中国人走向对方的初始愿望是结交朋友;西方人发现他人的原始欲望是寻找敌人。 殊途同归西游记 从80年代读台湾西游者的文字,到90年代同样的阅读被大陆游者取代,20多年的“洗头洗脑”让我产生过很多幻觉。随着自己在西方客居日久,我渐渐发现这两批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游记”,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缺憾。两地中国人在几乎没有多少共同背景的情况下“西游”,产生的结果居然如此类同,就好比两地的葡萄最后竟然酿
怎么样才能既不让房企大面积倒闭导致行业崩盘,又不让前期的宏观调控失效? 当“房地产救市风”从地震灾区成都吹向西部的重庆、西安,经由中部蔓延至东南沿海,进而席卷长三角重镇杭州和上海后,遭遇了众多学者和民间舆论的嘘声。而在10月22日,一直保持沉默、不置可否的中央政府终于给“抢跑”的地方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仅出手了包括降低首付、减息免税在内更为宏大的一揽子救市政策,并允许各地政府自行制定鼓励住
可以大胆预言,米兰“拾贝”,堪称妙手。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形势堪忧的情况下,米兰俱乐部此举可谓是当下足球市场上最成功的“抄底”案例。 2009年贝克汉姆的新版挂历甫一上市,全球销量就已经突破了50万本;贝克汉姆加盟意甲的消息甫一披露,印有其名字的75号米兰红黑剑条衫就被抢购一空……贝克汉姆就是贝克汉姆,尽管33岁的他在英格兰队为替补,尽管已经远离主流足球世界已经一年有余,但是魅力依然,尤其是最
看到网上“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为标题的消息,一时不信。 已经有些日子,市面上把在媒体做事的人,叫作新闻民工。既是民工,就会天然发生报酬的事宜。这里的票子,指的当然不是单位工资表上的那些数字,而是装在新闻“信封”里的车马铜钿。给者投桃,受者报李,这有来有往的事,已是公开的秘密。 也早听说,有些假记者,专司打假,写若干文字,或当面或电话,说就要在某某地界上的版面发表,社会反响会很大呀。被告知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