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看学生的作文时,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读学生习作时心情也自然不同。当看到水平太差的习作时难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是甩手弃之。这样老师评阅再多的“文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提高。用快乐的心,鼓励孩子上进的心;用快乐的心,等待孩子进步的过程;用快乐的心看待作文的“重复”。这样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关键词:作文;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49-02
作为语文教师,无可避免的要大量的接触学生的写作。可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读学生习作时心情也自然不同。当看到比较不错的学生习作时,自然是乐在其中、赞不绝口。可是当看到水平太差的习作时难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是甩手弃之。我原来也是这样的语文教师,但因为受一位名师的指点,我终于认识到,以学生“文儿”的好坏决定教师读学生“文儿”的心态是不对的,而且这样做,即使老师老师评阅再多的“文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提高。只有始终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内心的感受,把真实的内心用文字描述出来,才能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一、用快乐的心,鼓励孩子上进的心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丰富的世界都能用文字表述出来。只是有些学生的这些潜在能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作这些“宝藏”探宝者。让那些深埋在大脑深处的宝藏都显露出来,实现他应有的价值。比如:学生的日记交上来了,写的不错的自然不必详述,可是如果遇到这样的日记:“今天早上吃完饭,就上学了,到学校上了四节课就放学了。中午到家吃完饭又上学了,下午上了我最喜欢的体育,可是过的太快了。放学铃响的时候,同学们就都回家了。”这样的日记对于初中生来说,自然是非常不成功的文儿。可是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批评他,说他怎么笨,也许能激发他的斗志,可对于确实不知道怎么写文儿的孩子来说,也许他就再也没有斗志了。害怕再被批评,也许下次他就不交了。简单的不讲方式的批评,不但不能催他进步,反而会使他放弃学习。可是如果你以一种快乐的心,看到学生会清晰的把一天的事情记述下来,并以这种快乐的心,鼓励孩子将这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叙述详细。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启发他写出详细的内容。如,体育课,你为什么说你是最喜欢的呢?那么这节课有你喜欢的内容吗?你周围的同学在这节课做的怎么样?表现好的同学,你怎样看待?表现不好的,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这样一来,我想就是再不会写东西的孩子,也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求上进的心理,都希望别人认可。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但鼓励也需要技巧,不能盲目攀比。对基础好成绩好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能促进孩子的进步,可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用横向比的方法,只能打消他的积极性。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纵向的比较。以孩子的现在水平和过去某一阶段的成绩在对比中找出差距。对一个孩子纵向的比较就能使孩子看到成绩和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和力量,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浓厚更踊跃。有个叫吴国珍的同学,七年级刚接手的时候,背书都不会,更不用说写作了,无论做什么都是抄,别人背书她抄书,别人写日记她抄日记。但是通过一年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她终于会自己独立背书和写日记了,虽然比别的孩子还是差,但比原来的自己强太多了。这就是进步。
优秀的老师不能以一个尺度或标准衡量学生,既要横向比又要纵向比,横向比能看到孩子的弱项,纵向比能发现孩子的优势。我在教学中根据全班孩子接受程度的不同现状,采取分层次教学法,便于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和接受,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则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二、用快乐的心,等待孩子进步的过程
任何事情的进步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提高,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美术招生广告上标有“强化班”、“速成班”等字样的宣传,以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快速教育的方法违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认知规律。大凡好的教育都需要孩子有一个不断思考、认识、理解、消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真正对知识理解与把握。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更不能拔苗助长,杀鸡取卵。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孩子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三、用快乐的心看待作文的“重复”
鲁迅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确实是这样。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也是修改了很多次吗?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更应该运用“重复”了。当这种重复出现时,我们要学会用快乐的心态去读。这样才能使作文尽善尽美、创造梦想。
学生作文写完,教师批改,然后发回,教师讲评。学生一听就结束了,作文课上完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因为他对自己的不足,很难正确的改进。我觉得,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不怕麻烦,让学生再次重写作文,不是没有要求的重写,而是将就是的修改意见,学生的修改思路,重新放到原作文中修改。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無论怎么“重复”,教师都不能厌烦,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态,用你的心态去影响学生的心情。
写作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孩子心灵释放的过程,更是展示自我,个性张扬的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丰富快乐的情感体验远比写一篇墨守成规的好文章重要,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接纳孩子写作的任何效果,少一些批评与约束,多一些鼓励与放松,多一些耐心与等待。我们一个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带给孩子的将是无穷的力量和自信。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培养孩子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吗?教师的教育并不是天赋,而是靠对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炼和经验总结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技巧,并用一颗真诚、快乐、积极向上的心影响学生,让孩子的作文焕发光彩!
关键词:作文;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49-02
作为语文教师,无可避免的要大量的接触学生的写作。可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读学生习作时心情也自然不同。当看到比较不错的学生习作时,自然是乐在其中、赞不绝口。可是当看到水平太差的习作时难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是甩手弃之。我原来也是这样的语文教师,但因为受一位名师的指点,我终于认识到,以学生“文儿”的好坏决定教师读学生“文儿”的心态是不对的,而且这样做,即使老师老师评阅再多的“文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提高。只有始终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内心的感受,把真实的内心用文字描述出来,才能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一、用快乐的心,鼓励孩子上进的心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丰富的世界都能用文字表述出来。只是有些学生的这些潜在能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作这些“宝藏”探宝者。让那些深埋在大脑深处的宝藏都显露出来,实现他应有的价值。比如:学生的日记交上来了,写的不错的自然不必详述,可是如果遇到这样的日记:“今天早上吃完饭,就上学了,到学校上了四节课就放学了。中午到家吃完饭又上学了,下午上了我最喜欢的体育,可是过的太快了。放学铃响的时候,同学们就都回家了。”这样的日记对于初中生来说,自然是非常不成功的文儿。可是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批评他,说他怎么笨,也许能激发他的斗志,可对于确实不知道怎么写文儿的孩子来说,也许他就再也没有斗志了。害怕再被批评,也许下次他就不交了。简单的不讲方式的批评,不但不能催他进步,反而会使他放弃学习。可是如果你以一种快乐的心,看到学生会清晰的把一天的事情记述下来,并以这种快乐的心,鼓励孩子将这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叙述详细。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启发他写出详细的内容。如,体育课,你为什么说你是最喜欢的呢?那么这节课有你喜欢的内容吗?你周围的同学在这节课做的怎么样?表现好的同学,你怎样看待?表现不好的,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这样一来,我想就是再不会写东西的孩子,也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求上进的心理,都希望别人认可。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但鼓励也需要技巧,不能盲目攀比。对基础好成绩好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能促进孩子的进步,可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用横向比的方法,只能打消他的积极性。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纵向的比较。以孩子的现在水平和过去某一阶段的成绩在对比中找出差距。对一个孩子纵向的比较就能使孩子看到成绩和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和力量,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浓厚更踊跃。有个叫吴国珍的同学,七年级刚接手的时候,背书都不会,更不用说写作了,无论做什么都是抄,别人背书她抄书,别人写日记她抄日记。但是通过一年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她终于会自己独立背书和写日记了,虽然比别的孩子还是差,但比原来的自己强太多了。这就是进步。
优秀的老师不能以一个尺度或标准衡量学生,既要横向比又要纵向比,横向比能看到孩子的弱项,纵向比能发现孩子的优势。我在教学中根据全班孩子接受程度的不同现状,采取分层次教学法,便于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和接受,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则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二、用快乐的心,等待孩子进步的过程
任何事情的进步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提高,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美术招生广告上标有“强化班”、“速成班”等字样的宣传,以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快速教育的方法违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认知规律。大凡好的教育都需要孩子有一个不断思考、认识、理解、消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真正对知识理解与把握。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更不能拔苗助长,杀鸡取卵。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孩子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三、用快乐的心看待作文的“重复”
鲁迅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确实是这样。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也是修改了很多次吗?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更应该运用“重复”了。当这种重复出现时,我们要学会用快乐的心态去读。这样才能使作文尽善尽美、创造梦想。
学生作文写完,教师批改,然后发回,教师讲评。学生一听就结束了,作文课上完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因为他对自己的不足,很难正确的改进。我觉得,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不怕麻烦,让学生再次重写作文,不是没有要求的重写,而是将就是的修改意见,学生的修改思路,重新放到原作文中修改。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無论怎么“重复”,教师都不能厌烦,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态,用你的心态去影响学生的心情。
写作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孩子心灵释放的过程,更是展示自我,个性张扬的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丰富快乐的情感体验远比写一篇墨守成规的好文章重要,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接纳孩子写作的任何效果,少一些批评与约束,多一些鼓励与放松,多一些耐心与等待。我们一个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带给孩子的将是无穷的力量和自信。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培养孩子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吗?教师的教育并不是天赋,而是靠对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炼和经验总结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技巧,并用一颗真诚、快乐、积极向上的心影响学生,让孩子的作文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