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推动作用,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论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学生主体;问题;对策
  [DOI] 10.13939/j.cnki.zgsc.2018.2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和强调“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1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引进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方法、应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市场引导机制等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农业向现代化、社会化、集约化、科学化和持续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指的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采用可持续方法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有序实施的手段,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整合作用,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首先,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越加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为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农业经济管理的范畴越加广泛,不仅限于农作物本身,还涉及到农产品领域,特别是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并且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农业生态环境也开始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的理念也被列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管理范畴中,比如,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对不同地区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规划,同时重视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后,农业经济管理由“重数量”开始向“重质量”转变,改善了过去为增产增收过度使用农药、机械或盲目引进新品种等问题,在农产品的开发、引进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环保和节能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还保留着大量的计划经济模式,比如,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实行定额制度,与市场行情有较大脱轨,与农业相关的一些经济活动丧失活力。近十几年来,我国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农村工作会议,都要求完善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走现代化建设道路,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也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2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根据统计,虽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早已出现,并开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推广,但由于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广大群众还是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颁布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没有做到贯彻落实。比如,农产品的质量、技术、深加工、市场等问题,受到落后的理念束缚,还没有得到深入解决。同时,部分农业基层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农业管理和农业经济的关系,造成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与当地情况不符。因此,改变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3 农业经济管理重数量轻质量
  一直以来,受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通常只重視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了质量的提升。因此,我国长期将农产品的产量作为核心,虽然这种观念和做法有效的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但伴随而来的是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品的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及盲目引进外来高产物种,对农作物产地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并且农产品上有大量的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冲突,而且使我国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平均价格,降低了农业收入,我国和美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价格如图1所示。
  2.4 经济管理技术薄弱
  我国大多数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不足,缺少相关技术经费等,导致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农业活动中的应用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目前,美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最高,日本次之,我国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甚至一些落后地区缺乏计算机和网络设施,信息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农业生产中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农业企业和个体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3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经济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健全和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首先,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做出变革,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比如,建立纵向农业、多元、多产业链结合的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其次,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农产品,拓展技术性农产品市场,将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建立现代化农业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时刻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3.2 树立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行为体现理念,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先树立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大多依靠过往经验,一些经验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政府部门应举办各种类型培训,来提高广大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拓宽他们的眼界,普及农业现代化理念。
  3.3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首先,建设市场化农业,改变过去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的的小农经济思想,通过经济管理手段,建设市场化农业,将市场需求最为农业活动导向;其次,建设社会化农业,将过去小规模、隔离式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成符合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规律的集约型社会化农业,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合理配置各种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的有机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抵御市场风险;最后,建设生态农业,农业的发展也要顺应人们不断加强的环保理念,绿色水果、绿色蔬菜的大受欢迎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总要走向,因此,农业生产中要坚持循环利用原则,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药产品,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4 走科技化、信息化道路
  首先,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培养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素质,通过生产、学习、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和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由于我国农村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布广泛,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道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并且提供一定的补助,吸引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加入农业现代化建设;最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济管理不论从体制、观念,还是理论 、技术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树立全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走市场化、社会化和生态型道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全面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玉蕾.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 [J].农业经济, 2016(6):6-8.
  [2] 刘洋.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 [J].河南农业,2017(05):11.
  [3] 郭永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J].农业经济,2015(9):23-24.
  [4] 施明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农业经济研究,2017(1):74.
其他文献
随着系统的逐步开放和数据的不断集中,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正在急剧增加。通过对电信运营商数据泄漏各种场景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各大组织的研究成果、标准规范及最佳
[摘要]自1996年起湖南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给湖南省经济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故湖南省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使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其中,老年护理是老龄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养老保险存在着覆盖面小、基金储备不足、保障范围狭窄的缺点,长期护理保险不仅可以负担起老年人日常方面费用的支出,而且有助于缓解有长期病患老人家庭的身心负担,更重要的是其对稳定社会和谐局面也非常重要。因此,长期护理保险的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第一次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作为党的重要发展战略。那么在新时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