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心肌酶测定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华夏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心肌酶谱在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对1997~2000年在我科住院的窒息后心肌受累的新生儿38例作心肌酶谱(GOT、LDH、CK、CK-MB)测定并观察动态变化.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①有窒息史,1min Apgar评分≤7分;②有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如心音低钝、心率减慢(<100次/min)、心率增快(>160次/min)、青紫、呼吸增快等;③心电图示心肌受累、ST移位、T波低平或倒置、低电压等;④心肌酶谱检查均升高;⑤均排外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轻度窒息17例,重度窒息2
其他文献
尼卡地平与依那普利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我院对单用前者疗效不佳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两药联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世界卫生组织
新生儿窒息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影响其长期生存质量的临床急危症.随着围产保健水平的提高,重度窒息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复苏成功率亦明显提高.但目前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造成器
护理质量评估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1].
肺炎性假瘤临床上少见,但近年来随剖胸探查的增多有增加趋势。由于其发病年龄、症状、X线表现与肺癌酷似,加上对其X线认识不足,初次多易误诊为肺癌。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有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