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逐年增大,“免费午餐”式的资助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做法,总结出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须抓住“七大环节”,科学规范认定过程,进而做好贫困生认定和分级。
高校贫困生认定助扶自《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贫困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以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为例2011年全年的资助总额高达140.69万元。同时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扩大:我院贫困生总数450人,比例高达23.6%,数量之大,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贫困生的认定、教育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和重要环节,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方法。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学生方面:贫困生证明材料真假难辨。通常对贫困生的认识从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开据的贫困证明开始,藉此来获得该生的“真实信息”,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学校方面:由于走访贫困生家庭情况需要较高的成本,高校往往是通过扩大贫困生比例或电话联系基层组织等方法来解决。前一种方法使得资助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后一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在真假性上存在一定的疑问。
二、重视贫困生认定七大环节,科学规范贫困生认定过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本研究将贫困生认定过程分为“七关”:证明关——调查关——诚信关——统计关——认定关——考察关——助扶关,各环节相互结合,相互交叉。
(一)证明关——校政联合,严查证明
校政结合是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对于认定环节中最基本的一关,建议民政部门要有责任地开据“贫困证明”。本研究经电话咨询10个地方民政部门,且询问江苏省内众多高校中有经验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者,大家一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应促成高校与地方民政部门相联系,开设贫困生认定核查绿色通道,同时民政部门实行“实名制”开具证明,将认定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而逐渐形成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办法。
(二)调查关——注重细节,严格审查
如果说贫困生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那么调查就是贫困生认定的核心。通过总结近年来我院在贫困生认定过程的实践经验,概括出以下调查途径:(1)报名当天,安排学生关注新生和父母的衣着言行,询问学费缴纳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2)新生开学当晚填写《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3)勤走访学生宿舍,留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4)学校组织以“百名教师家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逐年积累走访经验和建立地方联络网,我们一定能组织建成一张较为全面、有效的调查网络,更好地促进帮困助学工作。
(三)诚信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大学新生入学后一定要做好诚信教育:(1)在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调查,找有可能是“被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2)学院组织召开贫困生诚信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诚信教育片和介绍贫困生事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来之不易,进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班级定期开展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班级主题活动,如观看教育短片、学习先进事迹、诚信主题辩论赛等,从根本上教育学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统计关——入学初后,分层统计
统计贫困生信息为今后开展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入学初要严格审核,严把“入库关”。将学生一般性家庭情况录入贫特困生数据库:家庭年收入、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等,另外还要调查生源地人均年收入、生源地人均年消费水平、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收入、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水平。同时还必须将办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经办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录入系统,以备调查。
(五)认定关——讲求细准,分级明确
贫困生认定讲求:细(标准详细)、准(分级准确)。本研究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出发: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将贫困生分为四级:特困(生存型贫困)、较特困(亚生存型贫困)、贫困(生活型贫困)、一般贫困(亚生活型贫困)。同时,基于90后大学生个体间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家庭暂时困难学生,我们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考察关——严格考察,从严处理
在认定过程中,我院走出原有以经济困难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格局,按学期和学年考察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表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表现在认定过程中的比重。参考相关规定,我们主要考察:(1)统计关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指标,同时还包括:各学期相比较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否改善等;(2)消费行为。(3)是否出入娱乐场所或存在其他高消费行为;(4)是否存在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者;(5)其他与贫困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如发现贫特困生中有以上行为,初犯者批评教育,并转告其父母;再犯者从严处理,降低资助力度;屡教不改者,取消贫特困生资格。
(七)助扶关——资助扶持,全面考虑
助扶主要包括经济扶持、学习帮扶和生活照应。经济扶持即以工代赈,本研究通过随机问卷形式,调查100名贫困大学生,93%的学生愿意参加勤工助学。这种变“输血”为“造血”型的资助,既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又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学习帮扶即贫困学生和其他学生形成学习互助。学习帮扶这种形式既能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又能增强贫困生对集体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包容,消除戒心和疑心,让他感觉到“我也能帮助别人”。生活照应指学院对贫困生、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在生活上相互照应。我院积极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堡垒作用,注意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多与他们交谈,主动发现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和学院。
三、结语与展望
以上是本研究在我院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的一些调查和具体措施,其中还有很多建议需要继续落实和考证。同时,本课题组正在尝试将上述“七关”所有信息录入“贫困生基本情况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的方法与高校贫困生认定相结合,建立“高校贫困生认定评价模型”,最终建立“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系统”,这需要长期的研究和不断完善,最终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党振峰.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6):219-221.
[2]许敏,范勇,杨春艳.论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后续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26):42-43.
[3]庞丽娟,胡福贞,韩小雨.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39-42.
高校贫困生认定助扶自《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贫困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以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为例2011年全年的资助总额高达140.69万元。同时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扩大:我院贫困生总数450人,比例高达23.6%,数量之大,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贫困生的认定、教育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和重要环节,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方法。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学生方面:贫困生证明材料真假难辨。通常对贫困生的认识从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开据的贫困证明开始,藉此来获得该生的“真实信息”,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学校方面:由于走访贫困生家庭情况需要较高的成本,高校往往是通过扩大贫困生比例或电话联系基层组织等方法来解决。前一种方法使得资助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后一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在真假性上存在一定的疑问。
二、重视贫困生认定七大环节,科学规范贫困生认定过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本研究将贫困生认定过程分为“七关”:证明关——调查关——诚信关——统计关——认定关——考察关——助扶关,各环节相互结合,相互交叉。
(一)证明关——校政联合,严查证明
校政结合是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对于认定环节中最基本的一关,建议民政部门要有责任地开据“贫困证明”。本研究经电话咨询10个地方民政部门,且询问江苏省内众多高校中有经验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者,大家一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应促成高校与地方民政部门相联系,开设贫困生认定核查绿色通道,同时民政部门实行“实名制”开具证明,将认定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而逐渐形成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办法。
(二)调查关——注重细节,严格审查
如果说贫困生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那么调查就是贫困生认定的核心。通过总结近年来我院在贫困生认定过程的实践经验,概括出以下调查途径:(1)报名当天,安排学生关注新生和父母的衣着言行,询问学费缴纳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2)新生开学当晚填写《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3)勤走访学生宿舍,留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4)学校组织以“百名教师家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逐年积累走访经验和建立地方联络网,我们一定能组织建成一张较为全面、有效的调查网络,更好地促进帮困助学工作。
(三)诚信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大学新生入学后一定要做好诚信教育:(1)在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调查,找有可能是“被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2)学院组织召开贫困生诚信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诚信教育片和介绍贫困生事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来之不易,进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班级定期开展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班级主题活动,如观看教育短片、学习先进事迹、诚信主题辩论赛等,从根本上教育学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统计关——入学初后,分层统计
统计贫困生信息为今后开展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入学初要严格审核,严把“入库关”。将学生一般性家庭情况录入贫特困生数据库:家庭年收入、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等,另外还要调查生源地人均年收入、生源地人均年消费水平、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收入、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水平。同时还必须将办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经办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录入系统,以备调查。
(五)认定关——讲求细准,分级明确
贫困生认定讲求:细(标准详细)、准(分级准确)。本研究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出发: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将贫困生分为四级:特困(生存型贫困)、较特困(亚生存型贫困)、贫困(生活型贫困)、一般贫困(亚生活型贫困)。同时,基于90后大学生个体间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家庭暂时困难学生,我们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考察关——严格考察,从严处理
在认定过程中,我院走出原有以经济困难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格局,按学期和学年考察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表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表现在认定过程中的比重。参考相关规定,我们主要考察:(1)统计关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指标,同时还包括:各学期相比较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否改善等;(2)消费行为。(3)是否出入娱乐场所或存在其他高消费行为;(4)是否存在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者;(5)其他与贫困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如发现贫特困生中有以上行为,初犯者批评教育,并转告其父母;再犯者从严处理,降低资助力度;屡教不改者,取消贫特困生资格。
(七)助扶关——资助扶持,全面考虑
助扶主要包括经济扶持、学习帮扶和生活照应。经济扶持即以工代赈,本研究通过随机问卷形式,调查100名贫困大学生,93%的学生愿意参加勤工助学。这种变“输血”为“造血”型的资助,既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又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学习帮扶即贫困学生和其他学生形成学习互助。学习帮扶这种形式既能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又能增强贫困生对集体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包容,消除戒心和疑心,让他感觉到“我也能帮助别人”。生活照应指学院对贫困生、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在生活上相互照应。我院积极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堡垒作用,注意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多与他们交谈,主动发现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和学院。
三、结语与展望
以上是本研究在我院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的一些调查和具体措施,其中还有很多建议需要继续落实和考证。同时,本课题组正在尝试将上述“七关”所有信息录入“贫困生基本情况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的方法与高校贫困生认定相结合,建立“高校贫困生认定评价模型”,最终建立“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系统”,这需要长期的研究和不断完善,最终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党振峰.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6):219-221.
[2]许敏,范勇,杨春艳.论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后续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26):42-43.
[3]庞丽娟,胡福贞,韩小雨.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