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我国教育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本文分析其存在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有效性
所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转变较慢,部分仍旧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1.2 教师对语文课的任务把握不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农村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片面地理解课标的要求,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等就可以了,还是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忽视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
1.3 阅读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正逐步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走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互动增加了,但学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教师看好学生的成绩,大搞“习题战”。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1.4 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低劣还在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2.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
教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
2.2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3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精心设计一些对学习内容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启发、质疑、解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乐中学,乐中探索。
2.4 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组织的有效性首先要求语言组织的准确、简练。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优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但又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设计面向不同学生的分层练习和分层学习活动。
2.5 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2.5.1 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5.2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在《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理解;学习了《火烧云》后,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像什么,用彩笔画一画,然后仿照课文配上优美的文字,这样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科学、音乐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5.3 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田地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2.6 注重激励评价,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在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更要对学情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教师的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春风化雨般的点拨、润物无声的指导,将彰显出教学的独特魅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感化的心和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暂时的错误,尽可能多地尊重、激励、体验和欣赏每个学生,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温馨的阳光。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石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金华教育》,2006.8.
[2] 李俊.《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小学语文教学》,2004.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有效性
所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转变较慢,部分仍旧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1.2 教师对语文课的任务把握不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农村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片面地理解课标的要求,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等就可以了,还是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忽视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
1.3 阅读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正逐步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走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互动增加了,但学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教师看好学生的成绩,大搞“习题战”。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1.4 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低劣还在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2.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
教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
2.2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3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精心设计一些对学习内容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启发、质疑、解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乐中学,乐中探索。
2.4 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组织的有效性首先要求语言组织的准确、简练。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优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但又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设计面向不同学生的分层练习和分层学习活动。
2.5 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2.5.1 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5.2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在《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理解;学习了《火烧云》后,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像什么,用彩笔画一画,然后仿照课文配上优美的文字,这样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科学、音乐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5.3 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田地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2.6 注重激励评价,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在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更要对学情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教师的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春风化雨般的点拨、润物无声的指导,将彰显出教学的独特魅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感化的心和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暂时的错误,尽可能多地尊重、激励、体验和欣赏每个学生,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温馨的阳光。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石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金华教育》,2006.8.
[2] 李俊.《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小学语文教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