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渐从网上醒来,他们不愿再被数字绑架。希望每天都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安静地反思自我,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伟大的情怀。
网瘾成常态
连最活跃的文都宅在家里上网了,我们几个哥们从此作鸟兽散,各回各家了。前两年网瘾还是一个十分热的社会话题,今天,网瘾成为我们的常态,你再提网瘾似乎已经落后。
一位常期奔走在官场的大学同学现在天天挂在同学群里,因为他的同学都上网了,他在现实中感到寂寞。一位17 岁的年轻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被别的17岁隔离。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微博,会面对怎样的压力?他将体会到一种绝望的孤独。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发端的互联网革命以来,我们听到太多对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溢美之词。然而,人们渐渐发现,信息时代的种种美好许诺并没有实现,网络造就了一大批网虫,嗜网成瘾,随着网络上成长起来的,是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一代人。他们并不是更加聪明、开放,而是缺少远见,没有真正的创造力。
还有一些青年人,喜欢活在稳定的圈子里消沉避世,闲时在网上发些牢骚而已。
网络造就愚蠢?
“最愚蠢的一代”,美国埃默里大学英文教授马克·鲍尔莱因的新书题目耸人听闻。它的副标题同样引人争议,“数字时代如何使美国青年变得愚蠢并威胁我们的未来,或不要相信任何三十岁以下的人”。因为这本书,他得罪了8700万“愚蠢的”美国年轻人。
在书中,他提出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为什么?
“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IM(即时通讯)和手机短信上了。”鲍尔莱因在书中给出答案。
被誉为“中国青年思想者”的许知远,读了马克·鲍尔莱恩这本书有感而发,写下“谁是最愚蠢的一代”一文,他因此得罪了中国1亿青年网民。
娱化的大众
在网络文化流行的时代,年轻人似乎被娱乐化了。
从当年网络写手痞子蔡以轻舞飞扬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到今天大大小小网站上涌现出无数个新锐的写手和他们作品,作家的光环在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这样暗淡;草根的崛起总令人应接不暇,当年的木子美的性爱说冲击掉的只是人们的一丝好奇,今天若摆在人们面前,就是一个平常,以前芙蓉姐姐的S形,又蒙上励志女神的光环再到后来的平淡……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一样,无数个所谓名人飘过屏幕,又有几个人能让人记住。
网络这条大河不断地挟带更多的年轻人下海,气势越来越宏大,年轻人追求名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以前还稍稍地使出一点手段就能出名,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吃了太多的抗生素了,年轻人要出名,手段也逐步突破各种界线,于是观众天天看到一些啼笑皆非的桥段。观众也被娱乐化。实用主义成为中国网络文化的标志。
只能说,年轻人过份地依懒网络。在信息化的汪洋大海里,他们渴望找到歇息的落脚点,又不愿离开这片汪洋,于是这里成为他们寻找精神寄托的最佳所在。
挣脱数字的绑架
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渐从网上醒来,他们不愿再被数字绑架。
年轻人希望网络上能找到更多文化资源和访问更多的网站,而不是总出现“无法显示网页”这恼人的一幕。新闻网站上少些八卦消息和色情图片,炒作之类的无深度的东西越少越好。
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自己能欣赏到更多过目不忘的美术展览,有更多名副其实的文化沙龙、芭蕾舞剧和音乐会。
更多的年轻人希望每天都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安静地反思自我,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伟大的情怀。
一位网友说,他希望——越来越多有品质的小人物活跃在鲜活的世俗生活中,能60%地为他人着想;无私、善良、人品好、有责任感等词汇不要像“稀缺物品”一样弥足珍贵;每个人起床,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时,都觉得内心明媚和温暖,充满力量;如我一样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或信仰,仰望星空的时候,感到的不只是星空的浩瀚,还有身为人类的幸福。
网瘾成常态
连最活跃的文都宅在家里上网了,我们几个哥们从此作鸟兽散,各回各家了。前两年网瘾还是一个十分热的社会话题,今天,网瘾成为我们的常态,你再提网瘾似乎已经落后。
一位常期奔走在官场的大学同学现在天天挂在同学群里,因为他的同学都上网了,他在现实中感到寂寞。一位17 岁的年轻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被别的17岁隔离。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微博,会面对怎样的压力?他将体会到一种绝望的孤独。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发端的互联网革命以来,我们听到太多对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溢美之词。然而,人们渐渐发现,信息时代的种种美好许诺并没有实现,网络造就了一大批网虫,嗜网成瘾,随着网络上成长起来的,是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一代人。他们并不是更加聪明、开放,而是缺少远见,没有真正的创造力。
还有一些青年人,喜欢活在稳定的圈子里消沉避世,闲时在网上发些牢骚而已。
网络造就愚蠢?
“最愚蠢的一代”,美国埃默里大学英文教授马克·鲍尔莱因的新书题目耸人听闻。它的副标题同样引人争议,“数字时代如何使美国青年变得愚蠢并威胁我们的未来,或不要相信任何三十岁以下的人”。因为这本书,他得罪了8700万“愚蠢的”美国年轻人。
在书中,他提出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为什么?
“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IM(即时通讯)和手机短信上了。”鲍尔莱因在书中给出答案。
被誉为“中国青年思想者”的许知远,读了马克·鲍尔莱恩这本书有感而发,写下“谁是最愚蠢的一代”一文,他因此得罪了中国1亿青年网民。
娱化的大众
在网络文化流行的时代,年轻人似乎被娱乐化了。
从当年网络写手痞子蔡以轻舞飞扬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到今天大大小小网站上涌现出无数个新锐的写手和他们作品,作家的光环在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这样暗淡;草根的崛起总令人应接不暇,当年的木子美的性爱说冲击掉的只是人们的一丝好奇,今天若摆在人们面前,就是一个平常,以前芙蓉姐姐的S形,又蒙上励志女神的光环再到后来的平淡……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一样,无数个所谓名人飘过屏幕,又有几个人能让人记住。
网络这条大河不断地挟带更多的年轻人下海,气势越来越宏大,年轻人追求名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以前还稍稍地使出一点手段就能出名,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吃了太多的抗生素了,年轻人要出名,手段也逐步突破各种界线,于是观众天天看到一些啼笑皆非的桥段。观众也被娱乐化。实用主义成为中国网络文化的标志。
只能说,年轻人过份地依懒网络。在信息化的汪洋大海里,他们渴望找到歇息的落脚点,又不愿离开这片汪洋,于是这里成为他们寻找精神寄托的最佳所在。
挣脱数字的绑架
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渐从网上醒来,他们不愿再被数字绑架。
年轻人希望网络上能找到更多文化资源和访问更多的网站,而不是总出现“无法显示网页”这恼人的一幕。新闻网站上少些八卦消息和色情图片,炒作之类的无深度的东西越少越好。
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自己能欣赏到更多过目不忘的美术展览,有更多名副其实的文化沙龙、芭蕾舞剧和音乐会。
更多的年轻人希望每天都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安静地反思自我,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伟大的情怀。
一位网友说,他希望——越来越多有品质的小人物活跃在鲜活的世俗生活中,能60%地为他人着想;无私、善良、人品好、有责任感等词汇不要像“稀缺物品”一样弥足珍贵;每个人起床,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时,都觉得内心明媚和温暖,充满力量;如我一样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或信仰,仰望星空的时候,感到的不只是星空的浩瀚,还有身为人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