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新闻在日常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本文认为,一要用“百姓眼光”去采编稿件,增强文章的亲和力;二要对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加文章的亲近性;三要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以平常小事表现大的主题;四要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报道,尽量做到通俗化;五要注重群众语言,注重引入故事,以悬念吸引读者。
【关键词】经济新闻 可读性 创新
时代在进步,经济新闻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新闻形态。新的形势下,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反映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其最本质的一面,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聚焦点。经济新闻在日常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长期以来,经济报道中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内容呆板乏味而缺乏可读性。经济新闻报道写法单一、空洞枯燥等问题,是提高经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笔者作一探讨。
一、用“百姓眼光”去采编稿件,增强文章的亲和力
新闻的魅力在于个人化,只有把人的因素加入到新闻中去,才能更加吸引读者。老百姓之所以不喜欢读经济新闻,主要原因在于新闻中很少加入人的因素。所以,个人化、个案化的新闻,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经济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通过“百姓眼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就现状而言,经济新闻领域细分出的“服务性经济新闻”就很好地体现了“民生化”的理念。但是,如税收开门红、工业经济增幅多少百分点、某企业产销两旺取得新突破等报道,仍摆脱不了生硬的写法。
笔者以为,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报道过高、过空、过大的通病,处处用百姓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引起读者共鸣。笔者曾经撰写稿件《市民家门口的“放心早餐”》,通过描写一位普通市民从过去自己做早餐,到如今买早餐;从买一两样早餐,到如今丰富多样的早餐品种让他挑花了眼,每天换着法吃早餐,写出了本市自从实行“放心早餐工程”以来,带给市民的实惠,以小见大,用老百姓的眼光看市场经济的变化,引起了读者好评。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评判稿件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稿件的成败。当今经济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新名词不断涌现并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如股票市场、价格同盟、假日消费、文化策划……这些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就需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利用翔实的案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引导读者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思考,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要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内容上要独特新奇,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读者。而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如果写得无特色、无起伏、无文采,读者就很难读下去。由此看来,经济新闻报道也只有与受众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把受众最感兴趣的经济信息提供给他们,才能为他们所认同。
二、对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加文章的亲近性
经济新闻通常被人称为“硬新闻”,是因为它的政策性、政治性、指导性较强,题材选择严肃、重大。不少经济报道通篇都是专业术语、枯燥的数据、呆板的叙述和烦琐的论证,因此可读性较低。也有不少经济新闻报道的视野比较狭窄,多为政治性经济新闻,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遵命报道”。还有不少经济新闻报道在行文表达上,更是空话套话太多,令人生厌。
而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方法,对我们采写经济新闻很有启发——即以讲故事的手法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让报道变得浅显、通俗、有趣,普通百姓也能够读懂。“华尔街日报体”正是借鉴了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本人在采写实践中,也尝试着这样去做:笔者在采写淮南市保障性住房及房屋租赁补贴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新闻写作的技巧,避开大段的政策性条文,用老百姓的视角写政策的好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采写《安得广厦千万间,让困难住户俱欢颜》一稿中,我先探访多户已经搬进保障性住房的市民,深度挖掘他们生活的细微变化,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国家政策对住房困难户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开冗长的政策条文,使文章生动活泼。这也是人们日常说的“硬新闻、软着陆”。
三、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以平常小事表现大的主题
淮南作为华东工业粮仓,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城市,百年煤炭开采史,成就了淮南“中国能源之都”的无上荣光。然而,如影随形的采煤沉陷区却成为制约淮南加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沉疴痼疾”。步入各个采煤重点地段,会发现矿井附近都会附带有一个体型巨大的“人造山”,这山便是采煤时遗留出来的矸石。它们往往被作为废料堆积起来,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矸石山,不仅占用耕地,也污染环境;此外还有不少“人造湖”,是采煤后地面下陷的结果。如何把淮南煤矿沉陷区改造这一大主题写好写活,是笔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2010年,笔者走进位于淮南八公山区新庄孜煤矿采煤沉陷区复垦地,只见那里绿树葱葱,瓜果成熟,一派丰收之景。经深入调查发现,那里曾经是被遗弃的沉陷区,里面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市民往往掩面而过。后来这里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变成了一块丰收的乐土,种植、养殖、套种区分工明确,盛产的瓜果清甜可口,产出的鸡鸭肉质鲜美,让笔者为之一惊。于是,笔者深入进行沉陷区治理的这家公司进行细致采访,了解他们如何从一片不毛之地,成就了今天另一番迷人景象,一篇《污水沟上筑金山,矸石山旁修花园》的稿件问世了。此文给淮南地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传递了正能量,这也是我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的尝试,该稿件荣获2010年度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四、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报道,尽量做到通俗化
不少同行都说,经济新闻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还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这就提醒我们:新闻中的经济知识是一种公众知识,经濟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应通俗化。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应该把握住“内容要专业,形式要通俗”这一基本点,也就是说要专业化与通俗化融为一体。我在采写一家混凝土搅拌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保所做的努力时,写出了《沉陷区畔掘“金矿”》一稿,表现该企业在发展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受到好评。
【关键词】经济新闻 可读性 创新
时代在进步,经济新闻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新闻形态。新的形势下,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反映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其最本质的一面,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聚焦点。经济新闻在日常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长期以来,经济报道中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内容呆板乏味而缺乏可读性。经济新闻报道写法单一、空洞枯燥等问题,是提高经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笔者作一探讨。
一、用“百姓眼光”去采编稿件,增强文章的亲和力
新闻的魅力在于个人化,只有把人的因素加入到新闻中去,才能更加吸引读者。老百姓之所以不喜欢读经济新闻,主要原因在于新闻中很少加入人的因素。所以,个人化、个案化的新闻,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经济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通过“百姓眼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就现状而言,经济新闻领域细分出的“服务性经济新闻”就很好地体现了“民生化”的理念。但是,如税收开门红、工业经济增幅多少百分点、某企业产销两旺取得新突破等报道,仍摆脱不了生硬的写法。
笔者以为,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报道过高、过空、过大的通病,处处用百姓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引起读者共鸣。笔者曾经撰写稿件《市民家门口的“放心早餐”》,通过描写一位普通市民从过去自己做早餐,到如今买早餐;从买一两样早餐,到如今丰富多样的早餐品种让他挑花了眼,每天换着法吃早餐,写出了本市自从实行“放心早餐工程”以来,带给市民的实惠,以小见大,用老百姓的眼光看市场经济的变化,引起了读者好评。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评判稿件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稿件的成败。当今经济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新名词不断涌现并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如股票市场、价格同盟、假日消费、文化策划……这些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就需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利用翔实的案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引导读者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思考,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要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内容上要独特新奇,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读者。而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如果写得无特色、无起伏、无文采,读者就很难读下去。由此看来,经济新闻报道也只有与受众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把受众最感兴趣的经济信息提供给他们,才能为他们所认同。
二、对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加文章的亲近性
经济新闻通常被人称为“硬新闻”,是因为它的政策性、政治性、指导性较强,题材选择严肃、重大。不少经济报道通篇都是专业术语、枯燥的数据、呆板的叙述和烦琐的论证,因此可读性较低。也有不少经济新闻报道的视野比较狭窄,多为政治性经济新闻,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遵命报道”。还有不少经济新闻报道在行文表达上,更是空话套话太多,令人生厌。
而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方法,对我们采写经济新闻很有启发——即以讲故事的手法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让报道变得浅显、通俗、有趣,普通百姓也能够读懂。“华尔街日报体”正是借鉴了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本人在采写实践中,也尝试着这样去做:笔者在采写淮南市保障性住房及房屋租赁补贴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新闻写作的技巧,避开大段的政策性条文,用老百姓的视角写政策的好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采写《安得广厦千万间,让困难住户俱欢颜》一稿中,我先探访多户已经搬进保障性住房的市民,深度挖掘他们生活的细微变化,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国家政策对住房困难户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开冗长的政策条文,使文章生动活泼。这也是人们日常说的“硬新闻、软着陆”。
三、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以平常小事表现大的主题
淮南作为华东工业粮仓,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城市,百年煤炭开采史,成就了淮南“中国能源之都”的无上荣光。然而,如影随形的采煤沉陷区却成为制约淮南加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沉疴痼疾”。步入各个采煤重点地段,会发现矿井附近都会附带有一个体型巨大的“人造山”,这山便是采煤时遗留出来的矸石。它们往往被作为废料堆积起来,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矸石山,不仅占用耕地,也污染环境;此外还有不少“人造湖”,是采煤后地面下陷的结果。如何把淮南煤矿沉陷区改造这一大主题写好写活,是笔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2010年,笔者走进位于淮南八公山区新庄孜煤矿采煤沉陷区复垦地,只见那里绿树葱葱,瓜果成熟,一派丰收之景。经深入调查发现,那里曾经是被遗弃的沉陷区,里面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市民往往掩面而过。后来这里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变成了一块丰收的乐土,种植、养殖、套种区分工明确,盛产的瓜果清甜可口,产出的鸡鸭肉质鲜美,让笔者为之一惊。于是,笔者深入进行沉陷区治理的这家公司进行细致采访,了解他们如何从一片不毛之地,成就了今天另一番迷人景象,一篇《污水沟上筑金山,矸石山旁修花园》的稿件问世了。此文给淮南地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传递了正能量,这也是我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的尝试,该稿件荣获2010年度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四、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报道,尽量做到通俗化
不少同行都说,经济新闻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还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这就提醒我们:新闻中的经济知识是一种公众知识,经濟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应通俗化。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应该把握住“内容要专业,形式要通俗”这一基本点,也就是说要专业化与通俗化融为一体。我在采写一家混凝土搅拌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保所做的努力时,写出了《沉陷区畔掘“金矿”》一稿,表现该企业在发展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