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低压配电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样就出现中低压自动化的系统工程。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工程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供电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环节,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实现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所提供电的质量与可靠性。在当今这个大量的供电社會,供电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会给企业和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中低压配电网工程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是有一定存在意义的。本文主要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中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自动化
一、前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开始发展科学技术,所以,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发展缓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实践探索上,还表现在理论建设上。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保证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本文首先对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二、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
1、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供电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投资环境的好坏,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工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实际上,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不间断供电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给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电或限电会导致减产,而忽然的停电则会危害工厂的重要设备。只有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生产的需要。
2、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故障次数,缩小事故范围,缩短事故时间,为恢复供电、快速分析、诊断、报告事故原因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延长使用寿命。最后,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为电力系统计算机管理自动、准确、及时地提供更为详尽、丰富的数据和任何用户的计划停电、供电;可以方便、直观地监控全局内各个用户的用电、供电情况并实现总体控制。
3、中低压配电网工程是我国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薄弱环节。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建设,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大多数都是在高压配电网(35kV以上)层次上进行的,而在中低压配电网工程(配电房这一层次)的自动化问题上,既没有总体的规划,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原则。不仅如此,目前的纵向监控一般只限于变电站的出线以前,对于从变电站馈线到终端用户等属于用电管理范畴的监控,除少数大用户的负荷控制外,尚无其他监控手段。
三、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
1、电力系统自动化现有方案的比较
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和变电站的自动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一下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方法,对于正确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主站、远方终端单元、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其中,RTU装置位于变电站现场,可以自动采集各种开关状态量、模拟量,并经专用通道传递到监控中心的主站系统;有的RTU还可以按监控人员的意图和指令执行特定的遥控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送监控中心主站系统。从变电站RTU可以实现的功能来看,变电站的自动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遥信、遥测、遥控。除此之外,有的系统还可以根据遥测的结果实现电能量总加功能。与此相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实现了遥信、遥测的功能,即传统的SCADA系统;而最新的SCADA 系统则属于另外一类,它应该可以实现所有“三遥”功能。这两类系统对应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同阶段和水平。
2、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特点
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系统由主站、远方终端单元、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 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等五个部分组成。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1)传统的变电站RTU在功能上偏重遥信、遥测,但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对象(开关房、开闭所和配电房)数目繁多,开关操作频繁,更注重遥信、遥控功能。
(2)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对象遍布城市、农村等各种不同环境,被不同层次的用电管理人员(包括农村电工)所操作。更要求其具有安装灵活、易操作、免专业维护、抗恶劣环境等特点。
(3)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RTU,在功能上应具有模块化结构,在硬件上要越简单、越可靠越好。最好是同一套简单硬件,只要简单进行一下设置,就可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规模的要求。由此可见,有必要开发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结构的RTU,以适合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和需要。
3、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
RTU的RS6011G GPRS RTU实现RS6011G远程智能监控终端是集成了模拟信号采集、过程IO控制和无线数据通信于一体的高性监控装置,可以直接接入标准传感器信号或仪表输出的模拟信号、电平信号、干触点、脉冲信号等,是小规模过程信号实施无线监控的最佳手段。RS6011G远程智能监控终端内部具有一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以完成模拟信号的采集、量值转换和滤波处理等,数据的存储周期和上报周期可以根据用户环境的要求而调整,多点组网的方式非常灵活,既可以选择简单方便的GSM SMS短消息方式,也可以选择高效实时的GPRS/CDMA网络方式。监控中心的建立也是非常容易,目前流行的组态软件都可以直接接入,同时我们提供基于互联网WEB发布的电网设备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满足大多数电力用户的需求。这样一种基于采集、传输、控制一体化RS6011G的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RTU实现方案,完全可以满足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的特殊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硬件结构简单,完全免维护;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实现遥控点、遥信点、遥测点的增加;抗恶劣环境;高可靠性;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免硬件调试;费用低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也更加加强了人们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关注和重视。要想提高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程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其自动化系统的程度。本文主要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和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实现方案二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只有更加优化其方案,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保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影响国家电气工程的进度。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要认真研究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系统并不断发展他们的科学知识,才能保证国家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收.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及PLC的实现方案[J].大陆桥视野,2013(2).
[2]徐陆飞、徐建源,基于GPRS的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J],低压电器,2009(17)。
[3] 肖磊.有关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2, (10):71.
【关键词】 中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自动化
一、前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开始发展科学技术,所以,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发展缓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实践探索上,还表现在理论建设上。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保证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本文首先对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二、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
1、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供电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投资环境的好坏,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工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实际上,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不间断供电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给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电或限电会导致减产,而忽然的停电则会危害工厂的重要设备。只有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生产的需要。
2、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故障次数,缩小事故范围,缩短事故时间,为恢复供电、快速分析、诊断、报告事故原因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延长使用寿命。最后,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为电力系统计算机管理自动、准确、及时地提供更为详尽、丰富的数据和任何用户的计划停电、供电;可以方便、直观地监控全局内各个用户的用电、供电情况并实现总体控制。
3、中低压配电网工程是我国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薄弱环节。配电网工程自动化建设,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大多数都是在高压配电网(35kV以上)层次上进行的,而在中低压配电网工程(配电房这一层次)的自动化问题上,既没有总体的规划,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原则。不仅如此,目前的纵向监控一般只限于变电站的出线以前,对于从变电站馈线到终端用户等属于用电管理范畴的监控,除少数大用户的负荷控制外,尚无其他监控手段。
三、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
1、电力系统自动化现有方案的比较
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和变电站的自动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一下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方法,对于正确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主站、远方终端单元、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其中,RTU装置位于变电站现场,可以自动采集各种开关状态量、模拟量,并经专用通道传递到监控中心的主站系统;有的RTU还可以按监控人员的意图和指令执行特定的遥控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送监控中心主站系统。从变电站RTU可以实现的功能来看,变电站的自动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遥信、遥测、遥控。除此之外,有的系统还可以根据遥测的结果实现电能量总加功能。与此相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实现了遥信、遥测的功能,即传统的SCADA系统;而最新的SCADA 系统则属于另外一类,它应该可以实现所有“三遥”功能。这两类系统对应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同阶段和水平。
2、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特点
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系统由主站、远方终端单元、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 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等五个部分组成。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1)传统的变电站RTU在功能上偏重遥信、遥测,但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对象(开关房、开闭所和配电房)数目繁多,开关操作频繁,更注重遥信、遥控功能。
(2)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对象遍布城市、农村等各种不同环境,被不同层次的用电管理人员(包括农村电工)所操作。更要求其具有安装灵活、易操作、免专业维护、抗恶劣环境等特点。
(3)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RTU,在功能上应具有模块化结构,在硬件上要越简单、越可靠越好。最好是同一套简单硬件,只要简单进行一下设置,就可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规模的要求。由此可见,有必要开发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结构的RTU,以适合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和需要。
3、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
RTU的RS6011G GPRS RTU实现RS6011G远程智能监控终端是集成了模拟信号采集、过程IO控制和无线数据通信于一体的高性监控装置,可以直接接入标准传感器信号或仪表输出的模拟信号、电平信号、干触点、脉冲信号等,是小规模过程信号实施无线监控的最佳手段。RS6011G远程智能监控终端内部具有一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以完成模拟信号的采集、量值转换和滤波处理等,数据的存储周期和上报周期可以根据用户环境的要求而调整,多点组网的方式非常灵活,既可以选择简单方便的GSM SMS短消息方式,也可以选择高效实时的GPRS/CDMA网络方式。监控中心的建立也是非常容易,目前流行的组态软件都可以直接接入,同时我们提供基于互联网WEB发布的电网设备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满足大多数电力用户的需求。这样一种基于采集、传输、控制一体化RS6011G的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RTU实现方案,完全可以满足中低压配网工程自动化的特殊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硬件结构简单,完全免维护;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实现遥控点、遥信点、遥测点的增加;抗恶劣环境;高可靠性;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免硬件调试;费用低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也更加加强了人们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关注和重视。要想提高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程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其自动化系统的程度。本文主要对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必要性和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自动化的实现方案二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只有更加优化其方案,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保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影响国家电气工程的进度。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要认真研究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的自动化系统并不断发展他们的科学知识,才能保证国家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收.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及PLC的实现方案[J].大陆桥视野,2013(2).
[2]徐陆飞、徐建源,基于GPRS的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J],低压电器,2009(17)。
[3] 肖磊.有关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2,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