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零食营养教育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儿童零食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11所小学二年级学生2 758名,于2015年4—7月开展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儿童经常食用的健康零食如水果类、面包蛋糕类、纯牛奶酸奶的比例上升(χ2值分别为20.25,4.46,4.77,P值均<0.05),而非健康零食如果冻、饼干薯片类、油炸烧烤类以及碳酸饮料的食用比例明显下降(χ2值分别为36.53,85.03,96.75,115.83,P值均<0.05)。每天吃零食超过3次的不良零食行为有所改善(χ2=5.44,P<0.05),健康零食行为如吃零食前洗手、吃零食后刷牙或漱口、每天喝奶类每天吃水果的比例有所上升(χ2值分别为13.75,19.41,49.54,15.65,P值均<0.01)。自购零食时考虑的合理因素如营养和卫生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不良的影响因素如好吃、赠送玩具/小礼物、包装以及电视广告的比例有所下降(χ2值分别为53.58,91.70,14.18,20.91,13.12,4.26,P值均<0.05)。结论零食营养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
其他文献
“如果新教育能把阅读这件事情抓住,让教师和学生热爱阅读,我也无愧此生了”  以发起并推进“新教育实验”著称的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推进全民阅读、力倡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在所著的《我的阅读观》一书后记中直言不讳地宣称:“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入,实验项目的不断拓展,参与新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增加,我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如果新教育真正能把阅读这件事情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