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恐龙衍生的大班主题区角活动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主题教学是我园近几年教科研的重点,通过数年的学习、研训、实践、反思,我们对主题教学的实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一是重视将主题内容回归幼儿的生活现实,实现主题与生活的整合,因为没有现实基础的实践是无助于儿童成长的。二是主题的行动性。幼儿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为主。因为行动,所以孩子会产生直接经验,并使经验不断丰富、积累,继而产生交叉、衍生等;因为行动,所以孩子会产生观察、比较、思考、想象等思维;因为行动,所以孩子对主题的探究充满了兴趣,也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兴趣与激情。三是主题设计的情境性。儿童智慧的生成不是单纯、静态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智慧蕴含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中,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或与现实情况相类似的模拟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尝试,有助于幼儿在积累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达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四是关注主题的生成性。因为主题实践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需要随实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师要随时观察儿童的需要,把握儿童的实践状态,根据现实生成教育活动。
  我园在制定学期计划的时候,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两周的机动时间。一是为了让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有实施的时间;二是有些主题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孩子的发现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孩子对主题的兴奋点还在发展中,应允许主题延长。
  大班的一次绘本沙龙活动中,“恐龙迷”虎仔带来了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绘本《你看起来很好吃》,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恐龙故事。真诚善良、呆萌可爱的小甲龙“很好吃”,凶猛外表下又有着孤独和温柔心的霸王龙,引发了孩子们对恐龙的兴趣,就连女孩也不例外,被远古时代的恐龙深深吸引。“霸王龙坏吗?它到底喜欢吃什么?”“霸王龙妈妈怎么照顾自己的宝宝?”“霸王龙到哪去了?”……围绕恐龙的话题层出不穷,已经消逝的恐龙,以其神秘感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
  基于此,教师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系列活动“恐龙”,围绕恐龙的外形特征、种类、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四方面循序渐进展开。师幼共同查阅资料、聚焦问题、交流讨论,教师结合幼儿的前期经验,梳理出“各种各样的恐龙”“恐龙喜欢吃什么”“你看起来很好吃”“恐龙有多高”“恐龙家园”“恐龙到底哪里去了”“恐龙故事”等集体教学活动。在“恐龙”主题背景下,教师积极创设与恐龙紧密相关的区域,既帮助幼儿巩固前期经验,又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和主题的延伸、深入。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自然、自如、自由、自主地去感受体验、操作探索、创作表现。以下就是我园大班教研组追随幼儿兴趣与需求,开展的由恐龙衍生的主题区角活动。
  科探区:恐龙化石考古
  核心经验
  1.体验在沙池挖掘恐龙化石,了解恐龙的基本构造,合作完成恐龙化石的寻找、挖掘、运送、拼装。
  2.丰富有关考古挖掘的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小心操作的控制力,体验考古挖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恐龙化石模型,考古科普丛书。
  2.考古挖掘工具:洛阳铲、挖掘棒、毛刷、牙签、放大镜、手电筒、海绵、毛巾、水盆、塑料垫等。
  活动说明
  第一步:从沙池里寻找恐龙化石块,将找到的化石块用推车或滑轮运送到教室。
  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控制气球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反复操作,涂抹纸浆要均匀,尽量保持衣服干净。
  3.鼓励幼儿先想好故事再作画。
  美工区:恐龙家园
  核心经验
  1.运用团、搓、捏、粘合等方式将粘土塑型,表现恐龙的基本特征。
  2.提升立体表现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恐龙典型的外形特征。
  2.各色粘土,竹棒,泥工板等制作小工具。
  活动说明
  幼儿根据自己想做的恐龙身形取合适的粘土,运用抓、捏、团等泥塑方法,做成恐龙身体的各部分,最后组合在一起,按压、粘结牢固,并将这些站立的、趴着打盹的、坐着顾盼的等姿态各异的恐龙放到“恐龙家园”。
  2.史前环境创建: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欧宝积木,搭建恐龙生活时期的史前环境,如火山、森林、湖泊等。
  教师指导
  1.材料充足,场地宽裕,时间充沛。
  2.建构部分可以分三组:恐龙模型建构组,史前植物建构组,史前环境建构组,分组以幼儿自选、适当调整的方式进行。
  3.故事的演绎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布置场景,直接演绎书本上的故事,如绘本《你看起来很好吃》。第二层次是幼儿自编恐龙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创设场景。
  4.展示幼儿搭建的恐龙家园,请中小班弟弟妹妹来参观。场地如需另做他用或需要根据故事情节改动、新建的,教师及时将幼儿搭建的“恐龙家园”拍摄下来,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多次创作的成果,让幼儿体验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益智区:恐龙棋
  核心经验
  1.看恐龙身体的一个部位,找出该恐龙原型,说出该恐龙的食性。
  2.遵守棋盘中的预设规则,执行从魔法盒中临时抽中的指令。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恐龙的习性、外形特征和食性等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2.材料准备:自制数字棋盘,恐龙及食物图片;自制魔法盒一个,里面装任务卡若干。
  3.棋子两颗(一红一黄),骰子一颗。
  活动说明
  1.两名幼儿参与游戏,各执颜色不同的棋子一颗。游戏开始,以“石头剪子布”游戏决定谁先掷骰子,按照骰子上显示的数字从出发点向终点前进,先将自己的棋子走到终点者为胜。
  2.棋盘上的图片为关卡,棋子停留在图片格后要完成“恐龙图片配对”才能过关(配对方法是:根据恐龙局部图找出对应的恐龙,并找到它的食物),过关后到魔法盒里抽一张任务卡作为奖励。任务卡的指令有“让对手后退2格”“再掷一次”“对手停掷一次”“前进到下一张图片”“向对手提一个问题”等,根据抽到的任务卡指令执行。
  3.后方棋子追上前方棋子并剛好重叠时,前方棋子撤回起点。
  4.棋子在快到终点时,若掷出的数字超出离终点的格数,走到终点后再按照超出的点数后退,直到掷出的数字正好走到终点。如:棋子上一次在47停留,这次掷骰子正好是2,那么顺利到达终点49;若是掷出来是5,那么走到终点,再一次后退到46。
  5.掷出的骰子是6,可以奖励再掷一次。
  教师指导
  游戏伊始,督促幼儿遵守规则。游戏熟练之后,鼓励幼儿和同伴、教师、爸爸和妈妈一起创编新的恐龙棋,进行游戏规则和内容的创新。
  恐龙主题在一周的探索和学习之后,部分孩子似乎还意犹未尽,教师们见此情景,并没有将主题的线索立马撤出教室,而是在教室的一角保留了恐龙的许多资料,给部分孩子继续探讨他们的“恐龙世界”提供了空间。
  对孩子的深刻了解与尊重是主题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和出发点,根据孩子的经验和兴趣来设计具体可操作的系列活动是主题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最终,我们要提升的是孩子童年生活的质量——快乐、深刻、有意义。
其他文献
“国际学生(学习表现)评价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针对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名15岁学生的数学、科学与阅读等能力进行评量的国际性学习表现计划,这是目前世
入园时,等童童进了教室,童童妈妈和我说:“今天是童童的生日,姨妈送童童一串五彩项链和粉色发卡。童童装在书包里,我想拿出来放家里,她就是不让。刘老师,请你看好她,不让她拿出来玩。”  女生都爱漂亮,童童一定会向小朋友们偷偷炫耀一番。没猜错,教室里没有发现童童,厕所门半掩着。我推门进去,童童神色慌慌张张的,脸都红了,手背在后面。这时,笑笑说“老师,童童有非常非常漂亮的项链,还有粉色的发卡。”童童边往后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幸福是孩子给的。”作为一名教师,当我们进行着各类教研活动的同时,也别忘了静下心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聊聊天,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和孩子共处,享受和孩子共同进步的快乐。  “哪个是前面”  刚升中班不久,每天中午起床穿衣服时,可然都会拎着他的裤子来问我:“黄老师,哪个是前面啊?”我都会快速地回答他:“有洞洞的在前面。”第二天起床,他又拎着一条牛仔裤问:“黄老师,哪个是前面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