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前人解析出不少的认识和方法。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认识和方法,有更本质的描述可以加以概括,即“角度灵活”和“层次丰富”,大部分的技巧都可以被这两点涵盖。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塑造;角度;层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在作者笔下,每个主要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活灵活现、各有各的神采。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技巧呢?关于此论题,学界讨论颇多。有谓 “多维构筑”者,即将人物多层面的形象分别在不同事件中加以展示,再共同构筑出人物立体丰富的形象;有谓“两山对峙”者,即将重要性相当的两个人物合写,以达到互相凸显的目的;有谓“烘云托月”者,即以衬托的方式,以他人的语言行为来彰显所写人物的形象。另外,还有所谓的“影子描写术”“诗词暗示法”“器物象征法”等。对于这些人物塑造的技巧,有没有更本质的描述方式呢?笔者认为将这些写作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角度灵活,二是层次丰富。
一、角度灵活
从塑造人物的视角来看,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角度是对“本人”进行正面的描写。如第三回对黛玉外貌神态的直接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又如对宝玉容貌衣着的描摹: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剑袖,束这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蛎璎珞,又有一根五花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两段描写都是对人物的外在形貌进行直接刻画,是所谓的正面描写。当然,正面描写也包括对塑造对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而这些描写的共同特点都是所要塑造人物本身。
第二种角度是从“他人”或“他物”进行侧面表现。如冷子兴对宝玉的描述:
(冷子兴道)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命根一样。
第二回冷子兴这段话是对宝玉的第一次描述,不仅交代了宝玉的身世、姓名,还交代了其性格、主要家长与他的关系。这段叙述为宝玉出场做了铺垫,补充了正面描写的空缺,在艺术手法上更为立体。除了“他人”的语言,“他人”的形象亦可成为塑造红楼人物的工具。脂批曾指出“晴为黛影,袭为钗 副”,意谓从晴雯和袭人身上,即可反映出黛玉和宝钗的人物形象特征。这也正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影子描写术”。
另外,写“他物”亦可起到“旁见侧出”的艺术效果。如作者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暗示出宝钗端庄高贵的品格,以“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梅花暗示出李纨安分守己的性情,又以“玫瑰花”别号暗示出探春兼具美丽和泼辣的人物形象等,都体现出“以物衬人”的笔法。
第三种角度是将几个人一并关照,以差异来凸显人物形象。这种“并置”可以是两个人。如四十四回中,鳳姐回房途中遇到的两个替贾琏放风的小丫头,一个“见他两个来了,回身就跑”“只装听不见”,另一个却“见躲不过了,越性跑了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在对比中,第一个小丫头的怯懦和第二个小丫头的油滑都跃然纸上。这种“并置”也可以是多个人。如四十九回中,贾母让琥珀带话给宝钗不要管紧了宝琴,于是有了一段对话: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这点福气!你倒去罢,恐怕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玩,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塑造;角度;层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在作者笔下,每个主要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活灵活现、各有各的神采。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技巧呢?关于此论题,学界讨论颇多。有谓 “多维构筑”者,即将人物多层面的形象分别在不同事件中加以展示,再共同构筑出人物立体丰富的形象;有谓“两山对峙”者,即将重要性相当的两个人物合写,以达到互相凸显的目的;有谓“烘云托月”者,即以衬托的方式,以他人的语言行为来彰显所写人物的形象。另外,还有所谓的“影子描写术”“诗词暗示法”“器物象征法”等。对于这些人物塑造的技巧,有没有更本质的描述方式呢?笔者认为将这些写作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角度灵活,二是层次丰富。
一、角度灵活
从塑造人物的视角来看,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角度是对“本人”进行正面的描写。如第三回对黛玉外貌神态的直接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又如对宝玉容貌衣着的描摹: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剑袖,束这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蛎璎珞,又有一根五花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两段描写都是对人物的外在形貌进行直接刻画,是所谓的正面描写。当然,正面描写也包括对塑造对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而这些描写的共同特点都是所要塑造人物本身。
第二种角度是从“他人”或“他物”进行侧面表现。如冷子兴对宝玉的描述:
(冷子兴道)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命根一样。
第二回冷子兴这段话是对宝玉的第一次描述,不仅交代了宝玉的身世、姓名,还交代了其性格、主要家长与他的关系。这段叙述为宝玉出场做了铺垫,补充了正面描写的空缺,在艺术手法上更为立体。除了“他人”的语言,“他人”的形象亦可成为塑造红楼人物的工具。脂批曾指出“晴为黛影,袭为钗 副”,意谓从晴雯和袭人身上,即可反映出黛玉和宝钗的人物形象特征。这也正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影子描写术”。
另外,写“他物”亦可起到“旁见侧出”的艺术效果。如作者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暗示出宝钗端庄高贵的品格,以“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梅花暗示出李纨安分守己的性情,又以“玫瑰花”别号暗示出探春兼具美丽和泼辣的人物形象等,都体现出“以物衬人”的笔法。
第三种角度是将几个人一并关照,以差异来凸显人物形象。这种“并置”可以是两个人。如四十四回中,鳳姐回房途中遇到的两个替贾琏放风的小丫头,一个“见他两个来了,回身就跑”“只装听不见”,另一个却“见躲不过了,越性跑了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在对比中,第一个小丫头的怯懦和第二个小丫头的油滑都跃然纸上。这种“并置”也可以是多个人。如四十九回中,贾母让琥珀带话给宝钗不要管紧了宝琴,于是有了一段对话: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这点福气!你倒去罢,恐怕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玩,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