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开始于2000年。2000年7月,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保定学院15名优秀毕业生选择到新疆且末县任教,从此开启“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并且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艰苦的西部。2002年,10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到西藏任教,在高寒缺氧的高原深深扎下志愿服务的根。此后,每年保定学院都有毕业生加入到项目中来,截至2019年,已有一百余名毕业生到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志愿服务,为当地的基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光倒回2000年的春天,且末县因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专门来到内地招聘教师。之前,他们去了很多大学进行招聘,都失望而归。
当他们来到保定学院时,令人没想到的是,保定学院竟有100余名优秀学生报名。本来计划招聘七八名教师,最后竟把名额增加到了15名,河北高校一批就有15名毕业生志愿到且末任教,这在且末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15人中,6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当年河北省优秀毕业生。在河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选择,西行是为了实现支教理想。最终,这15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郑重签订了赴新疆就业协议书。之前,这15个孩子都从未去过新疆,更没有听说过且末……
火车走了两天一夜,从库尔勒下了火车后改乘汽车,汽车又走了两天,穿越沙漠公路,整整5000公里的漫漫征程,这是从保定到且末的距离。从第一次看到沙漠的激动,到一路走去全是沙漠的荒凉,他们的心也从开始的豪情万丈变得焦虑起来。
空阔寂寥的漫漫黄沙,一望无际,没有任何绿色,也没有任何生机。当所有人的心情快跌入低谷时,他们看到了一块牌子:征战“死亡”之海,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块牌子深深震撼了同学们,李桂芝回忆说:“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只要努力,沙漠也能变成绿洲?”
侯朝茹是15人中的一个,“在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我就有了去西部支教的念头,正好看到且末急需教师,就报名了。”侯朝茹讲起十几年前的往事,坎坷和困难都是简单地几句带过,她说的最多的是快樂和收获。唯一让她愧疚的是,作为子女,不能照顾好父母,“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心底的痛。”侯朝茹说,不过也正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坚定了在这片土地扎根的决心。
刚到且末几天,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间昏暗下来。一场沙暴漫天而来,室内能见度不到2米,到处是呛人的土味。正在上课的候朝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瞬间呆住了。身处沙漠边缘,沙尘总是这样毫无征兆地前来探访。然而,挑战不止如此,一段时间后,干燥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嘴唇干裂、咽喉疼痛、流鼻血……
离家万里,环境恶劣,侯朝茹和李桂芝都坦陈,其实每个人都曾想到过离开,但却没有人舍得离开!
因为这里有最温暖的爱。李桂芝曾被学生艾尼江的母亲送来的三个香梨,甜了十几年。那一年,家庭贫困的艾尼江交不上300元学杂费,李桂芝担心孩子就此辍学,自己掏腰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几天后,艾尼江的母亲来到她的办公室,从口袋里掏出三个香梨,郑重地递给她,“老师,您吃!”
“那三个香梨,是我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李桂芝说,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温暖了此后的每个日子。中考时,艾尼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深圳内高班。告别时,艾尼江抱着李桂芝哭着说:“老师,我舍不得离开你!”
这些真挚的情感,每天都在上演着,他们怎么能舍得离开呢?
2000年,李桂芝离开保定学院到且末支教时,荀轶娜刚刚考入保定学院。三年后,她循着学长、学姐的足迹来到且末,成了李桂芝的同事。
这位清秀美丽的英语老师,刚来到且末三个多月,有一天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嗓子发不出声音了。
“当时我感到很害怕,很焦虑,学生们看着我,教室里安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这是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节课。”荀轶娜说。
那天,她对着孩子们哭了,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从此,她戴着耳机、挂着扩音器上课!之所以坚持下来,荀轶娜说,是因为老师的责任,也因为对学生的爱。“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开阔了视野,很多学生又回到且末,成了我的同事,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荀轶娜说。
2013年10月31日,新华网河北频道推出通讯报道《情动沙漠红柳育人——保定学院志愿者扎根新疆支教纪实》,这是媒体第一次深入报道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事迹。3000多字的报道展现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勇于追梦、甘于奉献,像红柳一样扎根西部的历程,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高度使命感。随后,毕业生们的优秀事迹经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持续关注,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2014年,侯朝茹、李桂芝和同学们,转眼已经在新疆且末待了14年了,他们商量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他们在新疆的学习和生活。写这封信,就是想把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坚守,他们十几年来扎根西部的信念表达出来,他们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他们从未奢望过会收到总书记的回信!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了——
保定学院赴西部支教的青年朋友们:
你们的来信收悉。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你们在信中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习近平
2014年4月2日
2014年5月7日下午,且末县召开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保定学院且末县支教毕业生作了交流发言。谈到开心处,会场充满笑声;讲到精彩时,掌声不断响起。保定学院且末县支教毕业生一致表示要把总书记的鼓励和希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坚持做好支教工作,践行梦想,奉献边疆。
周正国是且末县中学化学教师,他的话语中充满诗意:“我就是河北的一颗蒲公英种子,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沿着新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扎根于且末,坚守于边疆……”
周正国的传奇是,不仅自己扎根且末,还带来了一个保定姑娘一起建设新疆。2007年,他回家探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当地中学教学的刘庆霞,短短一周,两人闪婚,刘庆霞追随他的脚步来到新疆塔城支教。3年后,刘庆霞调到且末,一家人幸福团圆。
“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奉献且末的决心,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大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铭记总书记‘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的教诲,为且末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32岁的赵国宝和姐姐赵艳菊均毕业于保定学院,并先后来到且末县中学任教。2009年3月,他们的父母也离开河北来到且末县定居。
“让青丝熬成雪,我也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中国梦。我们要继续努力工作,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且末县中学语文教师井慧芳说:“我们身边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有志于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的广大青年学生和西部支教志愿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不仅是对我们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更是对广大青年的激励和鼓舞。”
“我要在西部丈量我的人生。”这是涞源的辛忠起临行前的宣言,“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多年后,他这样说。聊起且末的环境,辛忠起说,来到戈壁荒漠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浩瀚无垠的漫漫沙海,干燥呛人的空气中弥漫着塔克拉玛干的沙尘。不过,近些年随着新疆发展,当地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苏普、庞胜利、荀轶娜……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都是一部浓缩的西部支教历史。
广漠的戈壁滩上,有一种植物叫红柳。红柳的根可以绵延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红柳的存在靠的就是这样的根。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学子就像是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为广袤贫瘠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把知识和希望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
為了信念,恪守承诺,他们用民族团结的大爱、用矢志坚守的信念、用无私奉献的品质奏响了当代青春之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是对他们最好的印证,一个个勇于担当、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还有那安放在西部的青春和梦想,注定被历史铭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同时,总书记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西部支教毕业生的肯定,也是对保定学院办学方向和育人成果的肯定。河北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会以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为榜样,转变就业观念,把眼光更多投向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基层。“我们也将创造更多条件,让他们在广阔天地,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梦想之中,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是啊,正如青年人有梦,但不少人沉于梦想而惰于行动,岂不知梦想唯有靠实干实现。西部支教的学子给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追梦课,那是一路的艰难和坎坷,经历过才能称得上青春无悔。祖国也有梦,正是像他们一样,一代代的中国人艰苦奋斗和不懈追寻,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且末人的真情与他们的责任让他们选择留下
时光倒回2000年的春天,且末县因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专门来到内地招聘教师。之前,他们去了很多大学进行招聘,都失望而归。
当他们来到保定学院时,令人没想到的是,保定学院竟有100余名优秀学生报名。本来计划招聘七八名教师,最后竟把名额增加到了15名,河北高校一批就有15名毕业生志愿到且末任教,这在且末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15人中,6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当年河北省优秀毕业生。在河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选择,西行是为了实现支教理想。最终,这15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郑重签订了赴新疆就业协议书。之前,这15个孩子都从未去过新疆,更没有听说过且末……
火车走了两天一夜,从库尔勒下了火车后改乘汽车,汽车又走了两天,穿越沙漠公路,整整5000公里的漫漫征程,这是从保定到且末的距离。从第一次看到沙漠的激动,到一路走去全是沙漠的荒凉,他们的心也从开始的豪情万丈变得焦虑起来。
空阔寂寥的漫漫黄沙,一望无际,没有任何绿色,也没有任何生机。当所有人的心情快跌入低谷时,他们看到了一块牌子:征战“死亡”之海,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块牌子深深震撼了同学们,李桂芝回忆说:“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只要努力,沙漠也能变成绿洲?”
侯朝茹是15人中的一个,“在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我就有了去西部支教的念头,正好看到且末急需教师,就报名了。”侯朝茹讲起十几年前的往事,坎坷和困难都是简单地几句带过,她说的最多的是快樂和收获。唯一让她愧疚的是,作为子女,不能照顾好父母,“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心底的痛。”侯朝茹说,不过也正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坚定了在这片土地扎根的决心。
刚到且末几天,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间昏暗下来。一场沙暴漫天而来,室内能见度不到2米,到处是呛人的土味。正在上课的候朝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瞬间呆住了。身处沙漠边缘,沙尘总是这样毫无征兆地前来探访。然而,挑战不止如此,一段时间后,干燥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嘴唇干裂、咽喉疼痛、流鼻血……
离家万里,环境恶劣,侯朝茹和李桂芝都坦陈,其实每个人都曾想到过离开,但却没有人舍得离开!
因为这里有最温暖的爱。李桂芝曾被学生艾尼江的母亲送来的三个香梨,甜了十几年。那一年,家庭贫困的艾尼江交不上300元学杂费,李桂芝担心孩子就此辍学,自己掏腰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几天后,艾尼江的母亲来到她的办公室,从口袋里掏出三个香梨,郑重地递给她,“老师,您吃!”
“那三个香梨,是我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李桂芝说,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温暖了此后的每个日子。中考时,艾尼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深圳内高班。告别时,艾尼江抱着李桂芝哭着说:“老师,我舍不得离开你!”
这些真挚的情感,每天都在上演着,他们怎么能舍得离开呢?
2000年,李桂芝离开保定学院到且末支教时,荀轶娜刚刚考入保定学院。三年后,她循着学长、学姐的足迹来到且末,成了李桂芝的同事。
这位清秀美丽的英语老师,刚来到且末三个多月,有一天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嗓子发不出声音了。
“当时我感到很害怕,很焦虑,学生们看着我,教室里安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这是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节课。”荀轶娜说。
那天,她对着孩子们哭了,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从此,她戴着耳机、挂着扩音器上课!之所以坚持下来,荀轶娜说,是因为老师的责任,也因为对学生的爱。“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开阔了视野,很多学生又回到且末,成了我的同事,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荀轶娜说。
保定学院的“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收到总书记的回信
2013年10月31日,新华网河北频道推出通讯报道《情动沙漠红柳育人——保定学院志愿者扎根新疆支教纪实》,这是媒体第一次深入报道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事迹。3000多字的报道展现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勇于追梦、甘于奉献,像红柳一样扎根西部的历程,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高度使命感。随后,毕业生们的优秀事迹经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持续关注,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2014年,侯朝茹、李桂芝和同学们,转眼已经在新疆且末待了14年了,他们商量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他们在新疆的学习和生活。写这封信,就是想把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坚守,他们十几年来扎根西部的信念表达出来,他们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他们从未奢望过会收到总书记的回信!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了——
保定学院赴西部支教的青年朋友们:
你们的来信收悉。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你们在信中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习近平
2014年4月2日
每一个扎根西部的志愿者,都是一部浓缩的西部支教历史
2014年5月7日下午,且末县召开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保定学院且末县支教毕业生作了交流发言。谈到开心处,会场充满笑声;讲到精彩时,掌声不断响起。保定学院且末县支教毕业生一致表示要把总书记的鼓励和希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坚持做好支教工作,践行梦想,奉献边疆。
周正国是且末县中学化学教师,他的话语中充满诗意:“我就是河北的一颗蒲公英种子,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沿着新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扎根于且末,坚守于边疆……”
周正国的传奇是,不仅自己扎根且末,还带来了一个保定姑娘一起建设新疆。2007年,他回家探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当地中学教学的刘庆霞,短短一周,两人闪婚,刘庆霞追随他的脚步来到新疆塔城支教。3年后,刘庆霞调到且末,一家人幸福团圆。
“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奉献且末的决心,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大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铭记总书记‘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的教诲,为且末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32岁的赵国宝和姐姐赵艳菊均毕业于保定学院,并先后来到且末县中学任教。2009年3月,他们的父母也离开河北来到且末县定居。
“让青丝熬成雪,我也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中国梦。我们要继续努力工作,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且末县中学语文教师井慧芳说:“我们身边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有志于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的广大青年学生和西部支教志愿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不仅是对我们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更是对广大青年的激励和鼓舞。”
“我要在西部丈量我的人生。”这是涞源的辛忠起临行前的宣言,“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多年后,他这样说。聊起且末的环境,辛忠起说,来到戈壁荒漠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浩瀚无垠的漫漫沙海,干燥呛人的空气中弥漫着塔克拉玛干的沙尘。不过,近些年随着新疆发展,当地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苏普、庞胜利、荀轶娜……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都是一部浓缩的西部支教历史。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广漠的戈壁滩上,有一种植物叫红柳。红柳的根可以绵延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红柳的存在靠的就是这样的根。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学子就像是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为广袤贫瘠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把知识和希望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
為了信念,恪守承诺,他们用民族团结的大爱、用矢志坚守的信念、用无私奉献的品质奏响了当代青春之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是对他们最好的印证,一个个勇于担当、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还有那安放在西部的青春和梦想,注定被历史铭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同时,总书记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西部支教毕业生的肯定,也是对保定学院办学方向和育人成果的肯定。河北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会以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为榜样,转变就业观念,把眼光更多投向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基层。“我们也将创造更多条件,让他们在广阔天地,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梦想之中,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是啊,正如青年人有梦,但不少人沉于梦想而惰于行动,岂不知梦想唯有靠实干实现。西部支教的学子给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追梦课,那是一路的艰难和坎坷,经历过才能称得上青春无悔。祖国也有梦,正是像他们一样,一代代的中国人艰苦奋斗和不懈追寻,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