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丹东杂草稻的形态与微卫星标记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稻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19对籼粳特异性水稻微卫星标记,分析比较了4份丹东杂草稻(WS、WL、BS和BL)与标准籼粳对照品种之间的差异.同时应用程式指数法根据稃毛、酚反应、穗轴第1节间长度、抽穗时壳色、叶毛和谷粒长宽比等6项指标对杂草稻的籼粳属性进行分析.分子标记分析及形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L属粳型,另外三份杂草稻属于偏粳型.另外,发现丹东杂草稻和粳稻测验种的亲缘关系比东乡野生稻更近,表明杂草稻属于粳偏栽培型.由此推测丹东杂草稻可能是由古老栽培稻演变而来.试验结果对进一步了解研究杂草稻特性并在育种中利用其有利基因具有
其他文献
华中地区某河道水质污染情况严重,已到达黑臭水体的范畴。文中通过对该河道进行实地调研与水质检测,分析了该河道水质特点以及其演变成黑臭水体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截污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都爱美、追求美、感受美。那么,我们教师怎样让美的感受也深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初学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发现并追求英语语言
对T优158等同熟期组合进行生育特性试验,结果表明,T优158组合丰产性、稳定性好,苗期、穗期耐寒性强,穗期耐热性好,适宜闽西南部低海拔做早稻种植及闽西作晚稻种植。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超级早稻品种,2006年被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成为诸暨市早稻当家品种之一。经2006~2007两年的直播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水体的黑臭趋势不断加剧,城市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文中以治理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为例,在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生态系
对43~50°N的东北寒地优质稻米生态区稻米品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就其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和先进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