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皴法”是山水畫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并且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山水画体系。皴法是表现山石的质感的一种技法,创新的皴法才是推动山水画发展的宝贵财富。而元代的美术氛围浓厚繁盛,在这个时间涌现出大量的作品,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自然画面和技法、布局、意境都有着过人之处。从审美和学术层面上进行学习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牛毛皴、解索皴作为把王蒙的皴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皴法;王蒙;艺术语言
一、王蒙所处时代背景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地位。无论是点皴、线皴还是面皴,它是画家想象出来的一种方法,也表达出画家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元代是一个社会背景极其复杂的朝代,但经济、政治、文化在此阶段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大批的书画人才,王蒙是其中的一位。王蒙的作品在中国书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肯定有它重要性和可取性之处。王蒙所运用的皴法,意不在本身,而是作为表达画家审美和内心活动的的一个载体,是画家自己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王蒙学识渊博,他的诗、书、文、印。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皴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早已不仅仅是山石纹理的表现方法,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研究与探索王蒙的皴法对提高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王蒙元代山水画家擅长诗文和书法,也借鉴了董源、巨然的技法。王蒙的作品风格是画面紧密构图善用“高远法”和“深远法”,善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和点法。后人把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称为“元四家”。《元代画家史料》中说:“王蒙山水画师从董源、巨然,善用墨法” 王蒙,元朝末年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王蒙的绘画中也融入了王维、董源、巨然等画家的风格。王蒙曾居住在黄鹤山几十年,过着非常悠闲的生活。王蒙“元四家”之一,他能够载入中国画史,为后人所称赞,是因为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的独特见识。他用独特的皴法和构图结合时代背景创立了解索皴法和牛毛皴法,建立起具有自己的风格的山水画,为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添加了崭新的线条美。王蒙的作品在元四家的技法里也最为多样,他笔墨的洒脱与画风的特色都与他的艺术修养相连,他个人的天分与后来的努力成就了他在山水画的突出成绩。王蒙具备良好的家教,学识全面,自我的修养也相当。王蒙流传下来的山水画作品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王蒙可以各家皴法融为一体,将笔墨技法的特性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为元代山水画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蒙的晚年是获取艺术成就最高时期,在元代画家里独具特色。
二、王蒙皴法的形成
早期是王蒙山水画的发展时期,在外亲赵氏家族里学习基础,这一时期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风格,基本都在描绘草堂边的庭院景色,表达生活的愉悦、明快。前人的经验以及外亲的辅助为王蒙带来引路的作用,通过描绘及生活的自我感悟为“解索皴”奠定了基础王蒙在诗歌中获取极大的灵感,此期间王蒙代表作品有《溪山风雨图册》、《草亭观水》、《松壑高士图》、《山中归隐图》等。《溪山风雨图》描绘出风雨交加、群山起伏、水波激荡的画面,从摇摆的树梢与打伞的路人烘托出风雨的气氛。用笔轻松灵活,皴法展现出苍茫的特征,对植物、山石刻画的密实精细。技法中带有董、巨、李、郭等先人的风格。此时期的画风用笔较为密集,将树林、坡岸、水草、草屋等纳入画面中,表达出了江南水乡的寂静。
中年时期王蒙处于读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大多祥和安静,透露出此时王蒙与世无争的心境,多描绘读书时的状态。王蒙有外亲的传授,慢慢形成自己的格局。这时期充满了浓浓的文人气息,代表作品有《琴鹤轩图》,画面当中出现茂盛的树林,并且用刻笔皴擦出山体的质感。这个时期的构图多采用高远的手法,树木山石都精心刻画。王蒙内心的转变也从画面当中表现出来。这个时期王蒙过着归隐山林的最初阶段,遨游在山水之间。
晚年是将王蒙毕生精力凝聚的时期,在皴法创新的基础上笔法更为繁琐。在吸收前人之所长后,将解索皴、牛毛皴不断改革,更在着色、墨法、虚实之间构建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这一时期,画面内容的表达是一种超脱世外的精神,也是王蒙皴法的成熟时期,在个性与情感中找寻到最高境界,传世之作《青卞隐居图》、 《夏山高隐图》、《夏日山居图》在此时期完成。此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内涵更加幽远,山峦更具有连贯性,气派的画面带有一种生命的运动与呼吸。王蒙开创出“牛毛皴”,而牛毛皴是“披麻皴”与“解索皴”的新形皴法,王蒙还借鉴了“云头皴”,牛毛皴细如丝,像牛毛一样有着疏密相间的特点,熟练的将三种皴法运用在画面上。数家皴法就这样通过王蒙的笔,合理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生动而又贴切的同时创作出的气派画面。王蒙在这一时期是对前人山水画整合与创新的过程,在构图、皴法、色彩、墨法的运用更为大气。
三、结语
人们常说一幅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王蒙看透官场性格严谨,所画之作也透漏着繁密,丰富的意境。临摹王蒙有一段时间,可是却总觉得不得法,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少或是看到了却表现不出来,不过现在慢慢领悟与参透其中笔法,画画是一个需要静心的过程,并要用心去体会,反复临习反复揣摩,方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皴法;王蒙;艺术语言
一、王蒙所处时代背景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地位。无论是点皴、线皴还是面皴,它是画家想象出来的一种方法,也表达出画家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元代是一个社会背景极其复杂的朝代,但经济、政治、文化在此阶段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大批的书画人才,王蒙是其中的一位。王蒙的作品在中国书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肯定有它重要性和可取性之处。王蒙所运用的皴法,意不在本身,而是作为表达画家审美和内心活动的的一个载体,是画家自己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王蒙学识渊博,他的诗、书、文、印。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皴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早已不仅仅是山石纹理的表现方法,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研究与探索王蒙的皴法对提高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王蒙元代山水画家擅长诗文和书法,也借鉴了董源、巨然的技法。王蒙的作品风格是画面紧密构图善用“高远法”和“深远法”,善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和点法。后人把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称为“元四家”。《元代画家史料》中说:“王蒙山水画师从董源、巨然,善用墨法” 王蒙,元朝末年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王蒙的绘画中也融入了王维、董源、巨然等画家的风格。王蒙曾居住在黄鹤山几十年,过着非常悠闲的生活。王蒙“元四家”之一,他能够载入中国画史,为后人所称赞,是因为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的独特见识。他用独特的皴法和构图结合时代背景创立了解索皴法和牛毛皴法,建立起具有自己的风格的山水画,为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添加了崭新的线条美。王蒙的作品在元四家的技法里也最为多样,他笔墨的洒脱与画风的特色都与他的艺术修养相连,他个人的天分与后来的努力成就了他在山水画的突出成绩。王蒙具备良好的家教,学识全面,自我的修养也相当。王蒙流传下来的山水画作品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王蒙可以各家皴法融为一体,将笔墨技法的特性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为元代山水画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蒙的晚年是获取艺术成就最高时期,在元代画家里独具特色。
二、王蒙皴法的形成
早期是王蒙山水画的发展时期,在外亲赵氏家族里学习基础,这一时期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风格,基本都在描绘草堂边的庭院景色,表达生活的愉悦、明快。前人的经验以及外亲的辅助为王蒙带来引路的作用,通过描绘及生活的自我感悟为“解索皴”奠定了基础王蒙在诗歌中获取极大的灵感,此期间王蒙代表作品有《溪山风雨图册》、《草亭观水》、《松壑高士图》、《山中归隐图》等。《溪山风雨图》描绘出风雨交加、群山起伏、水波激荡的画面,从摇摆的树梢与打伞的路人烘托出风雨的气氛。用笔轻松灵活,皴法展现出苍茫的特征,对植物、山石刻画的密实精细。技法中带有董、巨、李、郭等先人的风格。此时期的画风用笔较为密集,将树林、坡岸、水草、草屋等纳入画面中,表达出了江南水乡的寂静。
中年时期王蒙处于读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大多祥和安静,透露出此时王蒙与世无争的心境,多描绘读书时的状态。王蒙有外亲的传授,慢慢形成自己的格局。这时期充满了浓浓的文人气息,代表作品有《琴鹤轩图》,画面当中出现茂盛的树林,并且用刻笔皴擦出山体的质感。这个时期的构图多采用高远的手法,树木山石都精心刻画。王蒙内心的转变也从画面当中表现出来。这个时期王蒙过着归隐山林的最初阶段,遨游在山水之间。
晚年是将王蒙毕生精力凝聚的时期,在皴法创新的基础上笔法更为繁琐。在吸收前人之所长后,将解索皴、牛毛皴不断改革,更在着色、墨法、虚实之间构建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这一时期,画面内容的表达是一种超脱世外的精神,也是王蒙皴法的成熟时期,在个性与情感中找寻到最高境界,传世之作《青卞隐居图》、 《夏山高隐图》、《夏日山居图》在此时期完成。此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内涵更加幽远,山峦更具有连贯性,气派的画面带有一种生命的运动与呼吸。王蒙开创出“牛毛皴”,而牛毛皴是“披麻皴”与“解索皴”的新形皴法,王蒙还借鉴了“云头皴”,牛毛皴细如丝,像牛毛一样有着疏密相间的特点,熟练的将三种皴法运用在画面上。数家皴法就这样通过王蒙的笔,合理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生动而又贴切的同时创作出的气派画面。王蒙在这一时期是对前人山水画整合与创新的过程,在构图、皴法、色彩、墨法的运用更为大气。
三、结语
人们常说一幅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王蒙看透官场性格严谨,所画之作也透漏着繁密,丰富的意境。临摹王蒙有一段时间,可是却总觉得不得法,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少或是看到了却表现不出来,不过现在慢慢领悟与参透其中笔法,画画是一个需要静心的过程,并要用心去体会,反复临习反复揣摩,方能有所收获。